读文笔记 “宝宝”一词的前世今生

 

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宝宝”一词的前世今生

~本文选自公众号“十五言”
钱 静  


现如今在网上,很多人都喜欢用“宝宝”这个词,比如他们会说“宝宝的内心是崩溃的”、“宝宝好想哭”、“宝宝心里苦”之类的。但你知道吗? “宝宝”这个词,根本不是凭空出现并流行起来的。早在明代,这个词就已经出现了,而且一直流传演变到现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宝宝”这个词的前生今世:
用“宝宝”来指代小朋友,要追溯到明代,但源头更早是在元代。那个时候,“保保”,就是保护的保,是一个表示尊重的称呼。后来逐渐被写成了宝贝的宝,可能是因为宝贝的“宝”这个字,能传达宝贵、爱护的意思吧。

虽然“宝宝”这个词在明代逐渐固定成现在的写法了,但它最初其实不特指小孩子,还有别的用法。比如说,明代晚期的时候,有文人曾经提到过,当时江南地方的习俗,“宝宝”可以是小孩叫妈妈的一种“爱辞”。也就是说,不单是可以叫小孩子“宝宝”,也可以反着用,总之表达的是一种亲昵的称呼。
而在浙江,当时的民间养蚕人,把蚕叫做‘宝宝’”,这个用法,一直保留到现在。江南一带的人,都喜欢管蚕叫“蚕宝宝”。蚕跟宝宝有啥关系呢?因为,春天的时候,蚕的产茧量大,往往会给养蚕的人带去很好的收益,所以自然他们就爱护、宝贝这些小东西,仔细地照顾它们。

而在晚清和民国的报刊里,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报道里的市井小民,名字也叫“宝宝”,尤其是那个时候的上海,毫不夸张地说,遍地都是“宝宝”。这种流行,也发生在风月场所。在晚清和民国的文献里,可以找到超级多的青楼名妓,都以“宝宝”为名。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品《老残游记》,在这本书里,“宝宝”这个名字,居然和“媛媛”一起,被作者刘鹗当成南方烟花女子的代名词,“媛”就是“名媛”的“媛”。这就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南方,有多不胜数的青楼女子,都叫“宝宝”。
小孩被称为“宝宝”,也是从民国初年那会儿开始的。当时,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这种“宝宝”的用法,已经大量出现在报纸杂志上了。比如说,以“宝宝”健康为诉求的商品广告,或者是知名人物的亲生“宝宝”照片,都能登报纸,为的是提高报纸销量或是创收。

所以说啊,现如今电视里的天线“宝宝”,或者纸尿裤广告里的“宝宝”,其实都可以往前追溯到蒙元时期的。

主播小评:“宝宝”这个词的含义,在几百年时间里,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变化,到了今天,似乎又有些戏谑意味。谁又能知道几十年以后, “宝宝”这个词,还会衍生出什么奇怪的意思来呢?

其实,不单是这个词,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人类语言里,几乎每一个字或词都有它演化的线索。词语其实会自生自灭。有些词,可能会因为不合时宜而死掉;与此同时,像“宝宝”这样的词,原本有其他的意思,也可能被时代赋予新的意义,突然又流行起来。这充分说明,人类语言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演进的,遇到一个新鲜的词,不仅应该知道它现在的含义,也应该了解这个词的背后,是否有着深厚的历史变迁。
明日笔记预告

▎《为什么癌症无法消灭?》 康雷科与您分享


    关注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