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眼】用图画写日记——儿童画特质之二

 

文/台北苏荷儿童美术馆馆长林千铃想什么就能画什么,是艺术大师千锤百炼之后才能达到的水平,但是小孩子一开始...



文/ 台北苏荷儿童美术馆馆长 林千铃

想什么就能画什么,是艺术大师千锤百炼之后才能达到的水平,但是小孩子一开始就在这个创造的最高点上。人们赞颂孩子是艺术家,不是说他们会画、能画,而是他们敢画的惊人表现力,这种无所顾忌、不计得失的纯净心念,到六岁以后必然逐渐消失,加上他们的画一直在改变中,所以学龄前的图像更显得短暂而珍贵。

我们所见的这个世界,到底孩子看见多少,知道多少?看见知道以后,能画出来的又有多少?而在画出来的图像中,他们想表达的是什么?这些都是教育者必须正视的问题。孩子的绘画表现力与他的感知觉息息相关,从感觉到知觉需要经过一大段学习过程。听到人家弹钢琴,知道高音低音、大小声音调,这就是感觉,感觉是指感觉器官的基本反应。但是如果能够识别这些音符构成的曲调,那么你已经体验到知觉。一般人对知觉和感觉难以分别,但是必须经历相当程度的刺激和学习,感觉才能成为知觉。

幼儿绘画随着身心的成熟逐渐改变,生理方面的视觉、手部肌肉相关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心理方面情感情绪的感觉感受,都会影响画面的呈现。儿童期的绘画意义,重点不在于像艺术家一般的艺术创作,它是一个成长的纪录,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它们的种种特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可以循着这些轨迹,探索孩子成长的心理历程。

儿童画是成长经验的纪录

幼儿生活的经验非常少,很多事物有过经验也没能留下深刻印象。经常反复出现在画面上的事物,都是他们所熟悉,并且日日在生活中体验的部分。他们常见的人、常用的器具、常到的地方、常看的影片、常吃的食物、常玩的玩具、常听的故事等等,会一再地被描绘在画面上。有些孩子虽然画不出精准的图形,却反复地告诉你,他在画房子、飞机、蛋糕、冰淇淋……

有时候新年刚过,不管画什么题目,孩子的画面上都会出现一个一个奇怪的红色方形,那是新年得到的红包,那是他对新年“红包”有了新概念和新体会。孩子也可能把才学会的溜滑梯,或才看过的动画主角表现在画作中。也许高兴起来,他会写上才学会的英文字母,或几个不成形的汉字,例如图一这幅画作。

当然,以成人的逻辑看来,又画图又写字,破坏了画面的美感,但是这些就像写日记一样,诉说着他们经历的成长学习过程,在告诉大人们他们的所感所知,所累积的生活经验。

画心里想的,而不是画眼睛见的

他们对线条、形状、色彩的选择,通过象征的方法,把自己希望表达的心理想法变成实际可见的图像。他们的野心只是要在纸上把所想的变成所见的,并没有能力依着眼前的事物,如实地画出来。

孩子会想画出现在眼前的景物,也就是写生,但是画出来的东西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不管是一盆花、房子、车子、船或飞机,一只鸟或猫也好,即使是摆在眼前的东西,他们画出来的也完全不是同一回事,花也不是花,船也不是船。而你所要面对的真理是,学龄前的儿童,尤其四五岁的幼儿,他们作画的最大特征,即是画心里想到的,不是画眼睛看见的。(例如图二、三、四)



他们没办法精确再现眼前的景物,这正是毕加索创作的奥秘,“我画我所想,非画我所见”。这灵感正来自幼儿的创作思维模式。他的立体派名作《女孩与船》,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图五)。
现实的世界没有这样的人和物,艺术家想要用几何中的三角形,表现同一时间、不同视点的女孩的脸,他画的是这个“想法”,不是画眼前的女孩。

只是用图画写日记,不是艺术创作

成人心中不快时,常会用语言倾诉或用文字书写抒发无法缓解的压力,而孩子们呢?他们没有精确的语言文字释放压抑的情感,只能一贯地以哭闹的方式抗议。但是如果他们握有“涂鸦”这个利器,能够利用图画转移情绪,这就是父母成功地在教育的过程中为孩子们开辟出了另一个值得赞许的表达通道。

有时眼看着孩子才被责骂过,在教室里什么都不愿意画,只是用力地重复手的动作,甚至死命地用笔戳着画纸,颜料弄得一桌子都是,纸也戳破了,但涨红的愤怒的脸孔逐渐放松,他们转移了才发生的愤怒情绪,将心思放在颜色的游戏上。父母有时会雪上加霜,聚集在孩子做事不认真、不珍惜学习机会,不爱惜材料等等的态度,在情绪上再度引发情绪,其实这时候让画画成为情绪宣泄的重要工具,比学了什么都更重要。

五岁以后拥有图像表现力的孩子,甚至已经能在纸上“为所欲为”,他们可以把自己画成伟大的复仇者,杀死一向欺负他的那个“坏人”。这个坏人或许是堂兄、同学、邻居的大哥哥。在现实的世界处在弱小被欺的一方,但是在画纸上谁都可以化身为强者超人,获得想像的满足,又可以扳回失去的公理正义,所以,男孩子喜爱画超人自有其道理。

在画面上看到暴力或血腥,你也无须惊讶,教育者在图画上不应该只着眼好坏或对错的问题,甚至批评孩子观念的恰当性与道德性,其实就像写日记一样,孩子记录了愤愤难平的感觉,抒发了情绪,也在纸上报了一箭之仇。如果一味站在批评者的角度,以“不乖”、“不当”的眼光指责,甚至要在画面上作道德教育,都会错过教育的重点。图画中所透露的心情故事,正是我们进入小小心灵的最佳途径,它们可以成为沟通理解的重要桥梁。


    关注 学前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