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寒亭/牟家院:2016 麦子树首届乡村戏剧节(秋季)10月3日开幕【附演出内容】

 









设计 :  三十儿立设计   张戈



山东 潍坊 牟家院村      图片:   陈小静

田园将芜胡不归
经过近半年的张罗,2016麦子树首届乡村戏剧节(秋季)将于10月3日开幕,为期三天。从北方之北到南方之南,从城乡结合部到闹市中心。从沈从文故乡的傩戏到莫言老家的茂腔,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心怀梦想、热爱生活的人们在秋天如约而至,

四方之内,穹顶之下,土地之上。

一个北方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村子,大家因戏剧而相逢。戏剧节没有麦子树徐灯先生的大力相助就不能落地,没有天南海北大家的热情参与就不能成形。愿乡村戏剧节顺利,大家快乐幸福。感谢这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的人们。

2016首届乡村戏剧节(秋季)组委会
出品
潍坊麦子树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
见山工作室
山东云雁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靑众设计       潍物
三十儿立设计
红山艺术空间
诗与艺术主题书店
可乐妈妈爱学习
文化潍坊
雅心书店
佐目影堂
陈年放映室
小康如是观
茶十居
击壤歌
白驹草堂
古春茶事
万物草堂
姚空间
曦工坊
特别鸣谢
牟家院村 全体村民
乡村戏剧节(秋季)主题
 
 芜
时间:2016年10月3、4、5日三天
地点:山东潍坊 牟家院村
芜    首届乡村戏剧节( 秋季)活动流程
开幕    10月3日 上午九点30分
主持人 /  马鸿女士
牟家院村 村长牟灵君 致欢迎词    
麦子树      徐灯先生致词
 9:40--11:30    千人大集戏剧巡游  
 12:00--13:30    午餐(打辣酱,大饼卷鸡蛋)
 14:00--17:00   戏剧展演 
17:00--18:00   晚饭(大饼卷鸡蛋、打辣酱)
 
18:00---21:30   纪录片展映,交流
 22:00     晚安
注:【3、4、5 三日白天戏剧演出,晚上纪录片放映】
(村内有两处饭店同时容纳300人就餐,观众食宿自理)
一   戏剧展演 单元   
湖南辰州傩戏
山东茂腔
凌云焰肢体游击队
香港孙国富默剧
北京收锐剧社
北京 白爱莲  杨艺
广州肢觉剧场
沈阳幸福超市戏剧社
上海王俊晓一人一故事剧场
北京曦工坊 戏剧工作室
江西自由戏剧小组
注(演出前一周会有部分团队驻村训练)
二  纪录片展映 单元 
 3、4、5日每晚 18:00---21:30 纪录片放映、交流
徐星        纪录片
文慧《听三奶奶讲从前的事情》
邹雪平《 孩子的村子》
郭睿《爷爷的饥荒》
王海安《 进攻张高村 》
郑龙《咚咚推》
李新民《花木林,小强啊小强》

【具体演出及展映内容以当天安排为准】
2016麦子树首届乡村戏剧节(秋季)
戏剧展演单元参演嘉宾简介及剧目


一  、湖南辰州傩戏辰州傩戏是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流传最广的傩戏,三百年前就已经相当盛行。沅陵县七甲坪镇历来傩戏盛行, 1998年9月,在沅湘傩戏傩文化研讨会期间,来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及国内学者云集沅陵县七甲坪,观摩辰州傩戏和傩技的表演,获得好评。

2006年辰州傩戏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傩戏,俗称傩愿戏,流行于湖南省辰州地域、贵州省东部及武陵山等地区,用锣鼓伴奏,人声接唱和伴唱,是人民群众举行酬神还愿仪式后唱的戏,唱腔简单朴实,有先锋调、开山腔、算匠腔、童儿腔、师娘调、仙姑调、土地腔、悲调、平调等。湖南辰州傩戏以八搬为主,也上演别的戏曲。

演出人员:徐小平 杨长爱  蒋傩山   滕树清  田儒洋  侯元珍   裴自珍   杨满珍    赖坤华  林冬花

10月3日演出

《搬先锋》是“ 八搬 ” 首演 戏

先锋开路,扫除五瘟百怪,送财、送子、以最古老原始的表演形式祝愿主人多财多子、五谷丰登等内容。

《搬开山》开山大将、东洋大将洗澡,不慎将神斧掉在大海之中,海水深不可测,实难寻找,只好到十字街请算匠算一算。

《搬算匠》是八搬第三上演节目,开山大将请他算神斧,算匠的家里请先生娘,行走的路途之中,二人有一段你一言我一语妙趣横生的对话表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10月4日演出

《搬童儿》《搬师娘》童儿搬出师娘到湖南凤凰还愿以求多财、多子、人丁兴旺。是一段风趣滑稽的经典小戏。唱腔淳朴幽默,用童儿腔、师娘腔等演唱。

10月5日演出

《搬土地》深山土地,是为主家还愿、送财、送喜、送五谷丰登、送富、送贵等。唱腔土地腔,有着浓郁湖南湘西地方色彩。

《仙姑送子》七仙姑奉玉皇大帝之命到凡间为主家还愿,送子,请去土地带路、仙姑土地在行走时的一段演唱,唱腔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特点。二、山东茂腔

茂腔是流行于山东省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汉族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山东省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市,被誉为"胶东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名称,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唱腔单纯易学,伴奏乐器简单,易被市民、农民所接受。茂腔共有140多个剧目,较完整的有108个,代表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等。特别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演出人员:臧传晔     胡桂平     王春玲

琴师:宋新武    杨术国

三、凌云焰肢体游击队演出人员:李凝    三元   常江

李凝:剧场&电影导演,肢体教育艺术家,戏剧治疗导师。

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受邀于重要艺术节及或电影节,频获奖项或引发争议,李凝已成为中国实验电影与肢体剧场领域的代表人物。

李凝毕业于美术学院雕塑专业,1997年即成立自己的艺术团体“凌云焰肢体游击队The Physical Guerrillas“,巡回演出于国内外。从“凌云焰肢体游击队”到 如今已经走向世界的“j城制造”(MadeInJ-town)电影实验室,20年来,李凝始终进行着中国剧场和电影界最前沿的探索研究。 2016年,李凝受邀出任杭州青年剧团艺术总监。

近年亦受邀于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阿姆斯特丹“JULIDANS”国际艺术节,瑞士的“CLUTURE SCAPE”艺术节进行表演和放映交流活动。自2010年起,他还受邀参与法国Ilimitrof Company情境剧团的创编工作,在奥利亚克情景艺术节、比利时根特艺术节、英国斯托克等大型艺术节巡回演出。 李凝多次获得各国基金会的资助以完成其剧场或电影作品,比如荷兰的Done 基金会(曾于2006、2007、2008,3年连续给予李凝和凌云焰支持),欧盟文化项目Chin-A-Moves,以及中国独立电影基金Indie Cinema Fund等。四、北京  白爱莲  杨艺

演出人员:白爱莲   杨艺    村民

白爱莲  编剧/导演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博士

现为北京京剧院导演

主要导演作品 戏曲小剧场《浮生六记》《倾国》《审头刺汤》

剧本翻译 话剧《晚餐》

杨艺  导演/演员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 硕士

主要作品有 大型秦腔历史剧《魏孝文帝》,大型现代评剧《杨三姐告状之后》副导演

小剧场戏曲《欲》,编剧/导演  改编于美国剧作家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

中法之春艺术节《效应w》演员

2014年央视戏曲春晚《吴越人家》导演

戏曲小剧场《倾国》技术导演

五、广东肢觉剧场

演出剧目:《芜 -- 记大地上的无名者》

演出日期:10月3日

演出人员:孙国富  何芳芳  H20  姜思达  林田  罗娜  卓晓丹   村民导演:孙国富

八八年随霍达昭学习默剧及加入艺穗默剧实验室,曾与不同艺术媒介合作,现为艺穗默剧实验室(香港)艺术总监。肢觉剧场发起人。创作以探索自身、人性与时代社会、环境的关系为主线,强调发掘默剧表演的各种可能性,透过非语言主导的表达形式对人性的本质、生命的内涵提出不同层次的思考。

演员

何芳芳

2015年加入广州马可波罗一人一故事剧团,喜欢一人一故事剧场、论坛剧场、即兴剧场等各种戏剧。

H2O

一人一故事、论坛剧场、默剧、肢体剧爱好者。

喜爱的导演林奕华【自我剖析的勇气和推开很多很多远看为窗近看为门走近为山的一个个窿】、

梅耶荷德【不忘观众但不讨好观众。。戏剧建立在假定性之下、而又让我们在戏中窥见生活和人性的一丝丝真实性 】

布莱希特【 “陌生化方法”来自布的清醒和良知】

姜思达

大学期间接触到戏剧,并加入武汉大学踪点戏剧社,担任编导部部长及演员,在校期间参与多部剧目演出。同时,在校外与友人共同成立【江湖戏班】戏剧工作室,参与了活动策划、剧目推广、现场协调和团体间联络,参与策划十几期面 向市民举办的表演训练班,并积极邀请其他团体来武汉演出或交流,和朋友一起 致力于武汉民间话剧工作。后因工作关系,到达广州,在广州亦参与多项戏剧活动。

林田

曾在广州山泉剧社做一年的志愿者,排演过论坛剧场,参加过剧社内部的一人一故事和欲望彩虹。

罗娜

广州马可波罗剧团团员。教育剧场及一人一故事爱好者,有学习领航员课程以及戏剧课程。

卓晓丹

2010年开始学习默剧及肢体剧,参演多场、一人一故事剧场、儿童剧。曾受深圳艺穗湾戏剧节、乌镇戏剧节、广州非职业戏剧节、广州大剧院、星海剧院演出邀请。美国纽约一人一故事剧场体系实践与深造阶段(第三阶段)毕业生。

六、沈阳幸福超市戏剧社

2009年的秋天,三个深陷世俗烦恼却不忘艺术追求的青年决定搞一出叫做《下流人生》的荒诞戏剧来调侃这乏味的生活,幸福超市戏剧社由此诞生。

演出人员:阿白     FUNG LOK    张玉婷   孫偉   宋佳琪

阿白        1976年生于沈阳,幸福超市剧团团长,戏剧编导、影视编剧、诗人、音乐人。

戏剧编导作品主要有:

长剧:《下流人生》、《失败者俱乐部》、《幸福超市》、《四事无常》

短剧:《进化》、《辐射》、《进化研究所》、《城市焦虑》

诗剧:《黑白人生》、《荒原流浪者》、《桥头》

编导实验剧情短片:《微笑罚单》

电影《狼》编剧

曾自组搅水男孩、阿白&达摩流浪者两支乐队,任主唱和词曲创作,独立出版EP《魔术师奇遇记》

单曲《化学尸体》收录于《我爱摇滚乐》有声刊物

单曲《魔术师奇遇记》收录于《通俗歌曲》有声刊物

FUNG LOK        幸福超市剧团御用摄影师、剧团演员。

同时他还是一位多媒体艺术家,电子音乐制作人,发表过多张单曲、专辑。

完成多部幸福超市剧团演出配乐等工作。

2008年接受美国COMradio网络电台采访

目前创作于视觉影像+实验音乐作品中

出版音乐作品包括:

《charming playlist》

《V.A landscape 2》 2CD

《Dine together with 7people》

《shanshui zip》

《we are all cotton-hearted》

张玉婷        幸福超市剧团成员,素食&环保主义者,热爱表演与文学。

孫偉      1988年生於大連。藝術家,運動員。幸福超市劇團成員。

2013年-2014年。行為藝術、藝術項目《飢餓計劃》

2013-2014年。《一分鐘的存在》

2014年。行為藝術《為海水升溫》

蛋生空間「當地時間」展

2014年—。藝術項目《藝療診所》

2015年。《The Death of the Author》——蛋生空間「當地時間展覽」

2015年。《My Dinner with Andre》影像,1h50′45″,藝術國際美術館「2014於振立手記+8個方案藝術展」

2015年。《這不是政治宣傳》,馬耳山藝術計劃第一回

2016年。行為現場《方案拍賣》,首屆沈陽·國際行為音樂節

2016年。《給你一包煙的時間》「日常反射」在現場行為藝術節

宋佳琪      学生。穆恬读书会负责人,曾组织举办过上百场文化活动。

参演了马耳山艺术计划中肢体剧《野鸡炖蘑菇》及行为表演《在雾霾中我们一同呼吸》。

七、北京收锐剧社

北京收銳剧社以中国传统音乐为起点,演奏者从美国音乐专业毕业,演唱者经常参与北京当地昆曲旦和老生演出和影视剧表演,话剧演员在北京当地和外省话剧院驻场演出。三位舞者都是工作坊专业舞者。至今收銳剧社六人参加了2015乌镇戏剧节,并受邀参加今年其他演出。我们从中国哲学的视角,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思考当下民众的生存状态。我们力图在美与丑之间,雅与俗之间寻找现代人的文化道路。

演出作品《星之灯》

这是一部当代中国跨界艺术作品,通过古今穿越的碰撞,寻访古人的心境,

现代的繁华与酒色,抵不过百年前的弦歌。奋进的时代,总有几分荒唐意味,只因不在云中与世外,精密的架构,在梦中可能会被轻巧地抖落。

演出人员:蒋铮    王海林      周青

蒋大同     收锐剧社导演 曾参演过多部舞台剧演出及创作

王海林     优秀中年演员 曾参与过多部舞台剧及影视剧演出,收锐剧社代表作《星之灯》主创之一

周青      收锐剧社制作人,曾参与收锐剧社代表作品《星之灯》的创作

八、上海王俊晓一人一故事剧场

演出人员:王俊晓 (十二邻社区剧场艺术总监)

九、北京曦工坊戏剧工作室

北京曦工坊戏剧工作室。是由北京各大院校毕业或在校大学生组成的专业戏剧团队。工作室成立于2015.3月,截止15年11月底工作室舞台剧演出百余场,影视拍摄数十部,工作室内有独立的导师,制作团队、导演、编剧、演员等。工作室出品:原创喜剧、情景剧、音乐默剧、原创微电影、儿童剧等。

演出人员:王婧  胡捷   曹亚妮   王哲

十、江西自由戏剧小组

演出人员:张思骎   郑莉    王瑞芝

张思骎 ● Da wing    本名胡莹

江西南昌人、旅居意大利十年,常年从事教育、公益、文化艺术及旅行工作

2010年     音乐剧《霓裳羽衣》编导

2011年     话剧《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导演

2012年     Via Genova 装置及行为艺术表演

2012年     佩奇当代艺术中心 《龙》 综合艺术展

2012年     歌剧《三个钱》舞台美术

2012年   《纹理》非欧艺术青年家联展-装置及综合艺术展

2012年     Dry Photo 当代艺术中心《最小》综合艺术展

2013年    孔普斯特剧场翻译、媒体与公共关系管理

2014年    10月回国

2015年    1月加入南山剧社

2015年    合肥青年戏剧节 《收信》演员

2015年    7月创建自由戏剧小组

2015年    9月南山剧社戏剧展演季

2015年    11月自由戏剧实验作品《讲述》首演 编导

2016年    合肥青年戏剧节《时间机器》舞踏工作坊合肥大剧院汇报演出

注:自9月27日开始,有外地演出团队入村驻村训练,与村民集体创作
纪录片单元影片、作者简介
1、《纪录片》

制作人:徐星
制作时间:2014年3月

作者简介

徐星:作家、纪录片导演,曾为北京全聚德烤鸭店服务员、清洁工,1985年发表中篇小说《无主题变奏》 ,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开山作品之一,另有代表作《剩下的都属于你》等。
2、《听三奶奶讲从前的事情》导演、拍摄、剪辑:文慧

片长:75分钟

制作:2011年

作者的话:

为了寻找忘却的家庭的记忆,我找到了我父亲家族中至今健在的三奶奶。我以前从来不知道我还有这样一个奶奶,她是我父亲的三婶,但我父亲从未和我提起过她。今年冬天,我在云南省双柏县的一个叫大河边村子找到了这个三奶奶。她的名字叫苏美玲,现在83岁了。和我相遇,就好像她就在那里等着我,等了整整83年。我住在她家里,三奶奶开始和我讲她的故事———一个妇女在时代巨变中的命运。

作者简介

文慧,1960年出生于中国云南,1974年至1980年,她在云南省艺术学院学习传统舞蹈。1989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1994 年和吴文光共同创建生活舞蹈工作室。编导作品有《100个动词》(1994年)、《同居/马桶》(1995年)、《餐桌上的1997》(1996年)、《裙子、录像》(1997年)、《生育报告》(1999年)、《和民工跳舞》(2001年)、《身体报告》(2002年)、《时间·空间》(2004年)、《37 度8报告》(2005年)、《外地人》(2006)、《裙子》(2007年)、《记忆》(2008年)、《治疗》(2009年)、《回忆2:饥饿》(2010)。《听三奶奶讲从前的事情》是她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

3、《爷爷的饥荒》

作者:郭睿

75分钟/ 2013

2013年:中国独立影像展(南京)

作者的话

我从没见过我的爷爷,因为他在我出生之前便去世。以前并未觉得爷爷是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父母也较少对我提及他。直到2013年初,我返回到父亲出生长大的村子,河南省临颍县大郭乡大郭村,去采访经历过“1959-1961年饥荒”的老人,此时,爷爷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

为何返回这个村子?我并非在此地出生长大,我没有乡愁。但我想,这种返回,是对姓氏之源的追溯,是对血缘发生之地的探究。采访时,我接近老人的几乎唯一途径,就是不断提及“我是郭高岭的孙女”,早已过世的爷爷,成为进村的引路人。我对爷爷充满好奇,尤其是了解到他曾在“三年饥荒”期间担任生产队长。我好奇他的相貌脾气,他的日常生活,他的权责,他在饥荒时期的作为和不作为……与此并行,我也在统计大郭村在饥荒期间的死亡故事,逝者信息。

爷爷与饥荒,似乎是我行走在陌生而又熟悉乡土上的契机与指引。

作者简介

郭睿,1988年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2009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2012年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现在北京草场地工作站驻站。《爷爷的饥荒》是她的第一部纪录片,并参与《回忆:饥饿》、《回忆:墓碑》等剧场作品创作与演出。

4《花木林,小强啊小强》

作者:李新民

76分钟 / 2013

作者的话:

片子是关于一个四岁的小男孩,男孩的妈妈是我的同龄人小群,去年拍了小群的故事,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我今年回村,发现小群的儿子小强很有意思,我带着小强一起捡塑料袋。这个小强是我这个片子里的代表未来的孩子,同时,花木林寨子老人的现实生活也一如既往,麻木孤单。

作者简介

李新民,1988年出生于云南凤庆县花木林村,上学至小学五年级,家贫停学,16岁进城打工,2007年至今是草场地工作站工作人员。2010年她参与民间记忆计划,回到她的村子采访拍摄,已完成两部纪录片《回到花木林》和《花木林2012》,并参与《回忆:饥饿》、《回忆:墓碑》等剧场作品创作与演出。

5、《进攻张高村》

作者:王海安

86分钟 / 2012

作者的话:

张高村是我出生并长大的村子,在山东青州市,我的父母和爷爷还生活在那里。自2010年我参加民间记忆计划,开始回村采访村史,同时我想为那些在“三年饥饿”中饿死的人建立一块墓碑。我没有料想到的是,我是在进行着一次“鸡蛋撞墙”式的“进攻”。最终我是没有把这块墓碑在村里树起来,我被各种冷漠、怀疑、担心、嘲笑和反对击败,但我还是发现我身边依然有着一些善良敦厚的老人在默默关心和支持我。这部片子是我的第一部纪录片,是我作为一个树碑失败者的写照,也是我在历史与现实中跋涉中自我寻找与发现的一面镜子。以此为证。

作者简介

王海安,1988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张高村,201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自由职业。2010年参加草场地工作站民间记忆计划,并返回自己的村子采访拍摄。《进攻张高村》是参与民间记忆计划过程中完成的第一部纪录片。2013年完成《信仰张高村》,2014年完成《诗歌张高村》。作品在2012年,2013年中国独立电影节,2014年北京独立电影节展映。

6、 片名:咚咚推 /Kam Nuo

时长:75分钟

语言:汉语 侗语

影片简介:

在湘黔边界的深山里,有一个侗寨叫做天井寨。在这个寨子里,至今仍然保留着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傩戏“咚咚推”。其独特之处在于都是由寨子里的村民表演,而且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用侗语演唱的傩戏。

流传了近六百年后,到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咚咚推”几度兴衰。时过境迁,眼下,“咚咚推”似乎又进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它将何去何从,不得而知。

作者简介

郑龙,客家人,1986年生于江西赣州,2009年毕业于中北大学。梦想成为摄影记者,却做了文字编辑。喜好摄影、书画,现为自由摄影师,四处游走。

7、《孩子的村子》

作者:邹雪平

85分钟 / 2012

作品简介:

这是我跟随民间记忆计划返回我的村子拍摄的第三部片子。2012年初,冬天,我继续返回村子采访,同时开始调查统计“三年饥饿”逝者信息,并在村中募捐,为村里那些“三年饥饿逝者”建立纪念碑。村子里一群10岁到15岁的孩子自愿加入到这一行动中,她们端着我给她们的摄像机,走近老人,询问,统计,募捐……第一次在行动中学习和了解自己村子的历史。有她们这些“小天使”的伴随,我在村子里不再感觉孤单,也看到未来和希望。这部片子和我之前的两部片子构成我的“邹家村系列”。

作者简介:

邹雪平,1985年出生于山东滨州。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自由职业,现居住北京。从2010年开始参与到草场地的“民间记忆计划”,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邹家村,采访老人讲述过去的历史和记忆。之后每年都会返回到村子,2012年我尝试和村里的老人、孩子一起为“三年饥荒”期间中的逝者,做了一个纪念碑来祭奠。2013年继续回村,参与到村子的现实和发现村子环境问题,尝试参与其中改变等。从2010年到现在,已经第六个冬天回到村子拍摄,一直持续到现在。创作的纪录片《娘》(2008)、《饥饿的村子》(2010)、《吃饱的村子》(2011)、《孩子的村子》(2012)、《垃圾的村子》(2013),《傻子的村子》(2014)是作者的第五部纪录片。此外,也创作剧场作品《家庭反对》,并在生活舞蹈工作室的《回忆2:饥饿》、《回忆:墓碑》、《回忆:垃圾》中演出。2014年,草场地工作站的年轻驻站者和奥地利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学生,共同创作剧场作品《给你看我的伤口》,并在草场地工作站演出。2015年和德国的戏剧导演Matthias合作创作《我父母和他们的孩子》,担任演员和影像指导,在北京鼓楼西剧场演出。

牟家院村,隶属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位于高里街道东北部(北纬36˚52东经119˚05)该村位于高里镇东北角,白浪河畔,全村现有户数402户,人口1333人,耕地面积3400亩。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有果园1000亩,该村还有卫生室1处、饭店2处,超市3处,小学1处。逢农历三、八为村中大集。

据考,明代已有此村。相传,"先有罗姓,后有寺"。明初,罗姓由双杨店镇罗家村迁此定居,因村中建了大圣寺,而取村名为大圣寺院。后改称陀尔院。明朝中期牟姓由固堤镇牟家温庄迁入、李姓由李家道迁入。后由于牟姓人丁兴旺,成为村中大姓,便改村名为牟家院。旧有衡王碑。

交通路线

乘车路线:潍坊--牟家院村(中巴车)。戏剧节当天车前有“戏剧节”标识。每天发车四趟,早两趟,晚两趟。

首发站:潍坊小商品城客运站

潍坊小商品城发车时间:8:10、10:30、14:50、17:30

牟家院发车时间:      6:45、9:10、13:15、15:50

客车电话:13395362937(提前沟通问好路线,经过市里)

温馨提示:自行驾车的朋友,入村后将车停靠指定标识停车位置,保证老百姓门口出行方便即可。有留宿村子的观众可自行协调商量村民。天凉多带衣物。村内有两家饭店,也可自带食品。安全出行,平安回家。

潍坊市里朋友可统一包车,统一出发,返回。

注意事项:秋收时节,注意行路安全。




首届乡村戏剧节(秋季)组委会


    关注 潍县二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