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中国培养了许多“福薄命浅”的聪明人

 

汉代东海剡地有位姓于的人,在县衙当一名普通的狱吏,后来负责剡地一郡的案件审理,类似基层法官。老于判案,非...



汉代东海剡地有位姓于的人,在县衙当一名普通的狱吏,后来负责剡地一郡的案件审理,类似基层法官。老于判案,非常耐烦,必曲尽其情,力求不冤枉任何人,不贪赃枉法,不草菅人命,故经他处理的案件,可谓达到孔子所说的“必也使无讼乎”,即双方打过官司,就跟没有打过官司一样,而不是一般法官那种玩弄法律,结果常常是息讼而不平怨,让人口服心不服。老于被当地百姓喻为“人民的好法官”,人们还在当地给他修了一座生祠,名“于公祠”,即让他活着就享受人的祷祝。

老于家的大门年久失修,坏朽了,计划修缮。老于非常高调而自信地说:“修宽敞点儿!能让驷马高车出入——我多年从事司法工作,没有制造任何冤狱,没有屈枉过任何人,我的子孙今后必然兴旺,一定会作高官,乘驷马高车回家。”

果然,老于家的子孙,后来纷纷当了大官,“孙永嗣官至御史大夫,皆以封侯传世。”

明朝江西人王得仁,景泰时任汀州推官,即地方掌刑狱的官。当时江西发生了邓茂七叛乱,前去平叛的军队主帅,脾气不好,平息叛乱之后,想扩大镇压范围,全境搜捕,滥杀一些被邓茂七胁迫不得不跟着叛乱的人——战争危急之时,前线主帅有很大的自主权,一般人不敢当面阻止。王得仁不顾危险,常与主帅辩论,替那些即将被滥杀的人申辩解释,并且趁主帅不备,将这些人的档案烧了,因此救了上千人的命。汀州人后来给王得仁也立了生祠,王得仁的后人也中了状元,官至尚书。

明朝湖南茶陵有个叫李淳的人,家中贫困,幸有一小舟,用来每天在河上渡人以谋生。俗话说:“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就是说从事以上这些行业的人,因为常常以居要害而动辄困厄他人,要挟牟利,使人挨宰不说,还很受气,他们几乎个个都跟犯罪该杀一样那么令人痛恨。这个李淳用小船渡人过河,收钱不多,有贫困人过河不给钱,他也不要,更不会发生要挟为难客人的情况。凡是过河坐过李淳船的人,都非常赞赏他,“咸德之”。后来李淳的儿子因为读书好,进士及第,成为明朝的重臣,秉国十八年,政绩卓著,清节不渝,死后谥文正,获得了古代文臣最高的荣誉,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李东阳。

人们向来认为,以上这些都是先人积了阴德,后人才有如此福报。

从前的读书人一般不将因果报应之说说破,因为向大众施教化,需要它,即所谓“忠鲠孝义可以劝君子,因果报应可以警愚俗”。

所谓因果报应,不是考证题,而是选择题,即你选择信,它将对你有作用;你选择不信,它就对你没作用,或反作用。然而,自从经历革传统文化命之后,中国培养了很多福薄命浅的聪明人,就是思维方式非常鸡贼的人,他们的表现特征就是“见善则疑”,这种人就是陈眉公所说的:“满腔杀机也”。

日前见一条微博,有感于当下反腐力度之大,贪官纷纷被抓,人心大快,曰:“那些大官之所以被查抓,除了反腐力度大,还有个因果报应的问题,他们掌权时,能左右和影响许多人在一时的命运前途,权力所在,骄横自私,必然没少做沮蔽贤才的事儿,这等于杀生,所以遭报。这个,不用讨论,是个选择题,你信,或不信。”

是啊:掌权者,凡有所操作,张弛收放,的确可以左右影响所管辖者的命运和前途,明朝王三纔,即将赴任某省提学,他的母亲忧心忡忡地对他说:你父亲也曾当这个官,每次决定考生的成绩之前,他都纠结得睡不着觉,生怕有丝毫的不公正,影响了别人的前程命运,为国家失去了人才,或选错了人才。

明朝首辅大臣徐阶,曾经在一次主持的考试中,误判了一个学子,后来发现这个学子是个有才学的人。徐阶非常痛悔,在以后的同样工作中,他精细异常,差点都累得昏倒。他说:我今后不能再耽误任何一个人才了。

因此,掌权者用人,不可不慎,不可不公,亦不可不据德依仁。你任人唯亲,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你不能所举所任全都是任人唯亲,这样就以私亲而害公义,而伤仁损德,沮蔽误导民心,给民众传播很坏的价值观即负能量,是谓伤天害理,伤天害理而有不遭天报天谴者,自古至今,未之有也。

至于您说那怎么我眼见有的家伙做了那么多坏事还没被抓,还在那儿高调得瑟?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外,不还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那句话吗?道家《太上感应篇》有给人记功过的格式,通俗地说,当黑点即罪过积累到一定时候,其人必完蛋。



慈爱老师教育咨询平台欢迎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在行” !版权说明:1、本公众号由一线教师创建,大部分内容为文摘类型,我们传播教育正道,精心选择,分享思想,尊重原创!

2、多数图文来源于网络。作品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3、所有转载尽可能标明原始来源与原作者,如暂时未能发现原始出处和原作者,则默认“来自网络”。若有疏漏欢迎原作者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


    关注 慈爱老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