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补贴,不同样的可持续性

 

煤炭与可再生能源研讨会在中国举办...



2015年9月16日,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ISD)领导下的“全球补贴倡议”(GSI)在北京召开了煤炭与可再生能源研讨会,披露了对中国煤炭生产者所获补贴额的首次估算,2013年的总额达357亿元人民币(合56亿美元)。当天,来自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学术界等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中国向更清洁能源结构转变过程中煤炭补贴的角色。



此357亿人民币(合56亿美元)的煤炭生产补贴估值,高于以前报导的中国对煤炭消费的补贴。这些补贴共计达1000亿元人民币(合157亿美元),约等于中国每年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关于中国煤炭补贴的详细分类会在GSI即将发表的报告中公布。

煤炭占中国发电原料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三,中国承认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需要减少煤炭的使用。现在情况正在开始变化:2014年煤炭使用量小幅下降,引发了中国煤炭使用峰值将提前到来的猜想。

挪威南森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帕•奥维•埃柯兰(Per Ove Eikeland)将此变化归为强有力的政策信号在发挥作用,并开始渗透到企业的行为中。埃柯兰提到,神华集团,作为国有综合性煤炭生产商,现已在风能行业中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彰显出煤炭行业向日益多元化发展的努力。

或许煤炭补贴改革的目标已被广泛认可,但是改革的具体设计仍是棘手的问题。正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宋梅教授所指出的,煤炭工业是一个重要的雇主。据估计,仅煤炭开采和加工领域就雇佣了约五到六百万名就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企业位于所谓的“能源依赖型城市”,即城市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煤炭工业。虽然预计可再生能源的崛起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但是缓解煤炭工业中失业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务必要纳入改革设计中。

尽管已有一些积极信号,即可再生能源正在获得更多投资,但是仍有一些法规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助理赵勇强解释说,法规与合同有时会使煤炭发电优先输入电网,这也是一种补贴。这种安排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被“缩减”或停业的情况,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更为严重。在空气污染如此严峻的背景下,至关重要的是确保现有的可再生能源能够被最大化地使用。

在中国电力部门加大可再生能源比重并减少煤炭所占比重的转变过程中,政策制定者务必制定能够应对此类挑战的政策。这些挑战包括:现有的煤炭工业努力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电网基础设施突破现实的束缚并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支持煤炭行业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上的政策冲突;之前的煤炭开采和加工地区由于失业带来的社会影响。

煤炭补贴改革是减少中国对煤炭依赖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外部性因素,尤其是把空气污染和碳排放加入到1000亿人民币财政补贴估值中,那么对于中国政府而言,煤炭的实际成本是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的4-6倍。鉴于煤炭使用的诸多负面影响,中长期煤炭补贴的净值减少是未来中国能源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

如需更多信息,请联系 Richard Bridle(rbridle@iisd.org)或 Ivetta Gerasimchuk(igerasimchuk@iisd.org)。

“全球补贴倡议”(GSI)由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ISD)于2005年发起成立,致力于分析补贴——公共资金向私人利益的转移,以及它们如何支持或削弱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的努力。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ISD)是世界领先的研究和创新中心之一。该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环境、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GSI网址: www.iisd.org/gsi/


    关注 IISD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