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朽的国漆

 

悠久辉煌的中华文明记载下来、传承下去。...



生漆又名大漆,国漆,作为一种天然树脂涂料在中国已有八千余年的使用历史,是一种通过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层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它具有油包水型的分子结构,含有漆酶、漆酚、胶质、水等成分。



斜口割漆



《百里千刀一斤漆》毛胚漆



天然大漆是世界公认的“涂料之王”。大漆深沉、含蓄、浑厚、优雅,因此也难得。一棵漆树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 10公斤生漆,3000颗漆树采集一公斤生漆,并有着严格的割漆制度和方法,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漆树死亡,故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漆农通常半夜进山,几秒钟就要换一次蚌壳,因此现在市面上的大漆价格极为昂贵。







“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这一历史记载,印证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大漆最早的国家。而大漆又是漆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漆的最初意义在于器用。我国漆器工艺历经商周直至明清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明代《髹饰录》记载的漆工艺表现技法就达497种。





曾有诗赞曰:“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描述的就是大漆防腐蚀防渗透的物理特性。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先生曾在故宫古物馆发现被遗弃的“破琴一张”——大圣遗音古琴。得幸于琴面包裹的大漆,纵然历经尘土,终在1200多年后得以重现人间,光彩依旧。







大漆是有生命感的,刚完成的作品如同婴儿,在岁月中不断成长,而每一层的漆也都有不同的“醒”的状态,开了,是大漆存恤时光造就的温润美感。也正是这一特性,使得漆器作品历久弥新,始终焕发出永不衰变的艺术魅力,把悠久辉煌的中华文明记载下来、传承下去。



《红荔飘香》

大漆被人类运用到漆皿上,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漆画艺术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漆画的绘画性问题也日渐凸显。如何在传统漆画的基础上凸显现代漆画的绘画性呢?

下期再续.


    关注 漆界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