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红柳》再展演 本土制造唱响榆林文化自信

 

(榆林TV采编)今晚(11月1日),十一艺节榆林分会场的压轴大戏,以牛玉琴、石光银等治沙人为原型改编...



   (榆林TV采编)今晚(11月1日),十一艺节榆林分会场的压轴大戏,以牛玉琴、石光银等治沙人为原型改编的大型眉户现代剧《大漠红柳》在榆林剧院展演。这部融合了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唢呐、陕北秧歌等艺术形式的眉户剧,问世两年之后,依然以强烈的时代精神、演员个性化的情感表演、黄土大漠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场景元素,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赢得阵阵掌声和如潮好评。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钱劳动,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泽辉与道德模范及消防、交警、环卫、林业等行业一线工作者一同观赏这部大戏。





《大漠红柳》创初完成于2014年,由国家一级编剧、榆林市民间艺术研究院院长康世进编剧,榆林市戏曲研究院历时一年多倾力排演,戏曲研究院和民间艺术研究院130多名人员组成强大的演出团队,特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徐小强执导,一级作曲薛天信担纲作曲。全剧以牛玉琴、石光银、杜芳秀等许多治沙典型为生活原型,塑造了扎根大漠的主人公“红柳”。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卫小莉用艺术化手法刻画了主人公恋家、恋乡的朴素情怀和对生态治理的执着、对爱情的坚守。在治沙造林充满艰难而又怀揣希望的历程中,红柳克服多重困难,不忘初心、百折不回地坚持着,实现了“人进沙退”的理想,让一棵棵小树成长蔓延成林海,让沙窝变成绿色家园,展现出榆林人永不言弃的精神。









优美动听的陕北民歌,粗犷豪放的陕北大秧歌,伴随着三弦声声,唢呐阵阵,红柳一步一个脚印造林治沙的奇迹化成舞动的蝶结,化成飘飞的彩绸,让所有观众为之动容。观众为精彩的剧情拍手叫好,为主人公多舛的命运叹惋落泪,为大漠披绿装而欣喜。







这部“榆林制造”之所以能一次次打动观众,重要的原因在于创作团队能够始终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以老百姓为源头活水,是对为改善生存环境矢志不移的人们的礼赞,也是对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真情呼唤。







早在2014年的11月,《大漠红柳》就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上演多场,获得了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和优秀导演等多项大奖。为了把这部剧打造成精品剧目,榆林市文广局通过召开研讨会、策划会等形式,多次邀请省内外戏剧专家参与剧目的打磨和提升。经过创作团队无数次的修改,精心设计,重新改编的《大漠红柳》阵容更为庞大,节奏紧凑,思想内容更加深刻,艺术形式日趋完美。




十一艺节榆林市筹委会办公室主任、市文广局局长刘仲平对《大漠红柳》评价极高,甚至可以用“情有独钟”来形容。他在早前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认为,《大漠红柳》思想性、戏剧性、艺术性、观赏性、时代性、人民性俱佳,是部好戏里有好戏,佳作里的佳作。它有一个好剧本、它讲了一个榆林好故事,更确切地说是讲了一个中国好故事。这个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完全符合总书记在两年前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为人民放歌,支撑起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这个理想。





《大漠红柳》不只是一部好剧,它更体现着榆林坚定文化自信工作的底气。刘仲平说,作为文化管理部门,按照中、省、市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意见要求,拿什么产品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市文广局明确提出狠抓文化工作的内容生产,抓内容就是抓精品。像《大漠红柳》这样的产品最重要的特性是它身上体现的“榆林制造”。它是榆林自己的编剧写的,写的就是榆林这块土地上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承载着榆林人民几十年来与大自然的情感。在今后的文化工作中,首先是要从榆林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文化自信的根脉,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寻找文化文艺精品创作的源头活水,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文化精品品牌,为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有时代性的、接地气的“榆林制造”。

(本文图片由榆林日报刘继远拍摄)
长按二维码 关注转发推广节目一键搞定
登陆门户网 新闻文艺专题节目一网打尽

榆林TV公众订阅号

塞上明珠网公众服务号
责编/李治学


    关注 榆林TV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