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斯本论坛】第二期:我们时代的抑郁(1)中国文化中的抑郁因素

 

苏格拉底说,我不治感冒的,除非你先让我治一治你的灵魂。...



【编者按】   “ 安斯本论坛”第二期顺利结束。接下来几天,我们公众号将会陆续整理推送论坛时的讲话文稿,以供各位读者分享和讨论之用。姚峰老师曾在“安斯本学院”的微信群上做过微信直播。这次线下论坛,他以通俗易懂地为我们讲述了,在传统中国的文化结构中,有哪些根深蒂固的因素足以造成了当下忧郁症之高发。在这里,我们公众号小编根据姚老师的讲话录音进行整理编辑成文。

【作者简介】 姚峰:心理学副教授、同济大学哲学心理学博士研究生。他主译了精神分析经典名著《嫉羡与感恩:梅兰妮·克莱因后期著作选》,主编国家级教材《犯罪心理学》,接受经典精神分析训练和家庭治疗训练,从事心理学教学工作和临床工作十余年



今天为什么要讲抑郁症这个课题?我做心理学方面的工作已经有十来年了。最近我做了一个公开讲座,我跟许多咨询师有个共识:虽然我没有做过大数据,但我感觉这两三年在心理方面出问题的案例明显增多了。这其中最主要体现在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常见心理疾病上。“安斯本文化”这次论坛的内容要能达到科普效果,让更多人知道,什么是抑郁症,这就显得很重要了。我想,我们一定要做到通俗易懂和接地气,与此同时又不失深度。所以,我们有搞哲学的樊熙奇,同时又有精神病学方面的毛梓煜。我们今天谈的不是心理学理论,而是一个心理问题。我们三个人通过三个视角,看待这同一个的抑郁的主题。

我主要从文化和心理的视角切入。另外两位则从哲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去切入。

 

(我不知该如何向父亲去表达,他只是把我撑起来,然后又把我放下)
首先我想说家庭关系。如果从我们中国传统去说这一问题,我大致总结了下有以下几个独特的特征。第一种家庭关系的模式可以这么概括:比如夫妻双方彼此矛盾,而孩子则夹在中间,被用作双方彼此对抗的一个工具。比如,父亲希望孩子同自己站在一起,共同反对母亲,与此同时,母亲也希望如此。第二种情况表现在孩子身上。表面上看去好像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但实际上,据我观察,一般都是父母之间的矛盾投射、转移到孩子那里。孩子出问题时,他想的可能是,通过自己,能让父母关系正常化。第三种情况我通常把它称作是“联盟”:比如父子或者母子联合起来对抗剩下的。

按照今天的主题。我想要从传统中国的文化资源中,总结几个构造了我们中国特色的家庭关系中的元素。比如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在强调基于内心的反省。中国传统家训中道德教化的因素过于强大,我认为,这对家庭关系造成了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正面的:正是通过修身,以及治国平天下,传统的家庭关系是稳固的、有秩序的。然而正因此,又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体现在,家庭关系的僵化上。所谓僵化指的是:亲情不足,身份等次之差过于明显。亲情不足意味着情感表达的缺失。父亲的权威所刻意保持一个距离,缺失一种直接化的情感教育来维持住一个父亲的权威。通过权威建立起家庭内部的秩序。父亲害怕因情感教育而缩小了的父子之间的差别和距离,导致父亲权威感丧失。这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僵化。虽然这是传统家庭的模式,但据我观察,现代很多家庭依然延续了这一结构,甚至家庭关系僵化的问题还越来越严重了。

尤其是当我们考虑到,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不同时,这同一个“僵化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现代社会的流通性、单一性同家庭内部的差序伦理之间是有矛盾的。所谓差序伦理强调的是等级观念,由近及远的不同造成了伦理价值上的差别。而这恰恰与现代社会的价值是不能融合的。


(父亲把我教育一个红卫兵,让我勇敢地去反对他,或者就牺牲在战场上)
那这又与我们今天的主题“抑郁症”有什么关系呢?从传统上去说,我们强调等级制、差别化,但又因为现代社会是流动的。我们的年轻人求上进,意图改变,改变现状。这主要就体现在社会阶层的竞争上。一旦竞争失败,就有可能造成情绪问题,继而造成抑郁。低等级年轻人意图向上,超越那由出生而决定了的阶层现状,但这却是非常困难的。社会现实的等级制,与现代社会之流动性的特征,这两种原则决定了年轻人的精神现状。

还有一种原因。我将之表述为“歇斯底里式的家庭教育”。我们有着一个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这是一个优点。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问题。我接触了许多歇斯底里的父母。在家庭教育这块,他们都自认为是理性的。那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理性会变成一种歇斯底里?我们为什么重视家庭教育?因为这是家族使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业。并不是因为子女本身才重视教育,相反,更多的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家族事业之传承。这很容易在孩子身上造成一种负罪感:孩子会认为,因为没有完成来自家庭沉重的付托,而认为自己不孝,做得不够。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绝不是因为不孝才做得不够,恰恰相反,是因为做得不好,才被认为不孝。我举个例子,大家马上就能明白我说的意思。由于独身子女政策,当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女孩时,父母感受到了来自传统意识形态方面的压力,这种压力又转嫁给这个女孩这里。

另外传统意识形态也塑造了我们去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防御机制。这主要表现在,我们没有一个“说”的传统。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在其中,我都没有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说”的传统。由于过于强调了“修身”,即便失败了,也可以“采菊东篱下”。在传统社会中,通过内心的升华,可以解决许多精神和心理的问题。但在现代社会,这种内化于内心的资源已经没了,我们也不可能再去重建一个。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再可能求助于内心的平和,逃离于世事的纷争。这时怎么办?这就是我这里所说的“说”的问题。而这恰恰就是心理咨询所要关注的。


(我只能记住母亲的这一种形象。我难以想象,当年父亲是如何去爱她的。她从未提起)
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之间的冲突。女性即便在名义上翻身了,也并未获得真正的主体性。又比如,许多现代家庭都有着“父亲功能不够,母亲功能太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有许多解释。我认为主要是因为,随着“男女平等”的现代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两性之间在知识上日趋平等。女性渐渐占据了在过去只有男性才占据的角色和地位。诸如此类。

我这里还要说说依恋关系。

无论是家庭治疗还是精神分析,“依恋”结构都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为什么呢?一般认为,人到成年以后,他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被认作是他早期家庭中的“依恋关系”的内化。假如早期没有建立好一个亲密的依恋关系,这就有可能让他在成年后自然而然去认为:我是不重要的,我不值得被爱。在早期依恋关系的建立过程中,一旦没有确立好,孩子没有学会正确地去依恋,去爱和被爱,一旦这种关系内化了,他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或者所有人不可信。与此同时,他也很难从外界获得精神资源,从而自我孤立,陷入困境。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利用外部资源帮助自己克服困难。如果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这种外求的能力就不足。因此,我认为早期依恋关系是抑郁症发病的一个重要源头。

很多精神分析家都认为,依恋关系最重要的建立者是母亲。母婴关系很重要。特别是孩子降生后的头三年。研究发现,在母婴关系的头三年中,如果母亲有离开孩子三年以上,这些孩子长大后,将更有可能出情绪、心理问题,甚至是犯罪和反社会。

那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在我看来就是去说。家庭治疗和精神分析做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同时,这也意味着,需要一个倾听者和家庭系统干预者的角色。

以上就是我今天主要说的。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谢谢大家。

(注:按照作者的要求,本文并没有完全将讲话内容一五一十地录下写来。其中既有编者同志的补足,也有删编。更有编者揣测作者之意的添加。读者同志若想要听完整整个讲座发言之内容,欢迎加入安斯本学院微信群。我们有录音文件共享!)

录音整理编辑:杨大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天圆地方,安于斯本,“安斯本学院”是一个致力于人文终身学习事业的平台,关注人文与科技、企业家精神的融合。我们将不定期有线上人文直播,线下人文论坛等各种活动。
欢迎爱好人文交流和分享的朋友关注安斯本文化,并扫描小编微信申请入群。


    关注 安斯本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