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00后”存款多?可你知道这些孩子的苦逼一面吗?

 

前段时间一篇《“00后”比“90后”更有钱,更习惯网络化生存》的新闻刷屏网络,用数据刻画了“00后”小任性、...





前段时间一篇《“00后”比“90后”更有钱,更习惯网络化生存》的新闻刷屏网络,用数据刻画了“00后”小任性、有钱花、爱上网的一面,80后90后纷纷表示整个人都不好了。但是你们在羡慕的同时要知道,00后也有另一面

今日,我们来聚焦“00后”的另一面——

苦逼00后
深圳某所名校家长的哭诉在朋友圈被刷屏。该家长称,自己念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晚上十一点多还在写作业,“我,作为母亲,我替我的孩子哭诉,作业实在太多了。”

前几天,成都人梁女士也在朋友圈里“吐槽”,并引起多位家长的共鸣,“现在的小学生不好当。”
成都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书包和饭盒包重量接近7斤。
每天有“隐性”作业 小学生挑灯夜战
24日下午2点,梁女士准时收到短信,“语文:选读并听写,看图写话。数学:完成试卷、两页口算……”梁女士的孩子滚滚在成都一小学念二年级,短信是学校发来的孩子当天的作业清单。

每天下午6点半下班,梁女士的另一个工作才开始


梁女士



今天晚上,又是9点钟都做不完的节奏。很多作业,比如听写、朗读,必须要有家长一起配合才能完成。

此外,还有很多“隐性”作业。梁女士的手机上,专门有一个分组:作业专用。“这个是英语词汇练习的,这个是数学,有口算、趣味题。”梁女士说,这些作业并非老师硬性规定必须完成,“但这个是有排名的,排名低了,得不到小红花,孩子心头还是会不舒服。”

滚滚“挑灯夜战”到9点是常有的事,作为“80后”的梁女士很无奈:“我们读小学的时候,作业在放学前就做完了,现在这些小朋友,不容易啊。”
初中三年中断旅游 一天上5个补习班
今年6月,中考结束,赵先生一家终于松了口气。“三年没有旅游过了,这下终于可以好好耍了。”回忆起女儿的中学生活,赵先生用“血泪史”来形容。

虽然是走读,但女儿在家的时间却不多。每天9点半才下晚自习,周末都在补课,只有星期天上午可以在家,但也是在写作业。有好几次,我都下夜班了,她还在书桌前,桌子上铺了一堆资料。




赵先生


一边心疼女儿,一边又不得不给女儿报各种培训班。“初一的时候补数学、英语,初二开始,又加了物理,初三的时候,语文写作、化学也一起来,还有她本来一直在学的绘画和书法,最多的时候,一天要上5个班。”赵先生说。

看着女儿疲惫的样子,赵先生很是不忍,“初二初三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结果压力太大,一点都没长个子,不过近视度数倒是涨了不少。”
调查全国近万00后 超7成学生作业压力山大
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00后”发展状况研究》,该调查以北京、上海、四川等10个省(市)162所中小学(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近万份有效问卷为样本,从多个方面揭秘“00后”。

       根据该调查报告:

“00后”小学生平均在校8.1小时,比“90后”增加0.6小时;

“00后”初中生平均在校11小时,比“90后”增加0.4小时。
       “00后”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为1.7小时,比2013年教育部规定的“小学每日家庭作业量不得超过1小时”的标准超出0.7小时,超标人数比例达66.4%;而在休息日,“00后”小学生做家庭作业时间更是超出标准1.8小时,超标人数比例达81.1%。

00后”初中生作业超标的情况更加严重:根据2013年教育部的规定,中学每日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5小时,78.5%的“00后”初中生每日做作业的时间超过这个标准,平均达到3小时,而在休息日,更是达到4.3小时。
课外班时间比90后多1倍 过半学生睡不够
很多人可能觉得教育部的标准定得太低,但如果与“90后”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作业量进行对比,“00后”也是“压力山大”。

 与“90后”相比

“00后”小学生学习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延长0.2小时、休息日做家庭作业时间延长0.6小时;“00后”初中生学习日做家庭作业时间比“90后”延长0.3小时,休息日做家庭作业时间延长0.8小时。

课外班也“抢”学生们的时间

根据本次调查,“00后”中小学生学习日上课外班的时间平均为0.8小时,是“90后”的2倍;休息日上课外班的时间为2.1小时,是“90后”的3倍。

 导致的结果是...

学习、课外班的时间都在增加,被“压缩”的,则是睡眠时间。在学习日,57%的“00后”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较“90后”增加6.2%;在休息日,也有34.5%睡眠不足9小时,较“90后”增加1.7%。
专家观点 “学生应当有负担,但不能过度”


在著名教育专家纪大海看来,“学生学业负担重”并非“00后”的专属,“它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和教育问题,并投射到未来一代的身上。”

纪大海认为,无论怎么喊减负、呼吁孩子快乐成长,但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解决。“大家还得中考、高考,都还是要拿分数来说话。这样,就算学校减负了,家长也会主动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课程和作业。”

对于学业负担,纪大海并不是一味否定。“学生不可不要负担,我们要避免的是过重的负担。


    关注 成都慢节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