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拉萨之. 佛在人间

 

走在路上,带着心比眼睛重要;眼睛,比相机重要。...

走在路上,带着心比眼睛重要;
眼睛,比相机重要。


和桑杰师父一起,坐火车,去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是班禅大师的寺院,并且以全世界最高的二十五米铁铸弥勒佛像称著。

扎寺坐落在一座山的斜坡上。围着寺院的外廓,是长长的转经筒,一直延展到山顶。与拉萨的寺院略有不同,扎什伦布更加的宁静。少了游客,多了往来的信众,庄严清净。

弥勒佛像神圣庞大,慈祥低眉,俯瞰着众生的祈祷。我们围绕着佛像缓缓地诵经和游走,把额头贴在佛像的铁壁上。感受着神圣的祝福。

殿堂里放置着巨大的曼扎拉盘,上面插着各种各样的笔,寺僧告诉我,这是学生们考试前来祈祷时放在这里的。我问,我也放一支,可以吗?

僧人笑着说,可以。



从殿堂出来的时候,非常幸运地,正好赶上了班禅大师巡视寺院。

师父非常恭敬地向大师行礼。班禅大师平易近人,对师父问候,为我们系象征吉祥的红丝带,送给我们小礼物。

事后师父说,他非常的感激:班禅大师是转世活佛,众人爱戴,却对他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僧人,如此的关怀和尊重。师父说这些话的时候,双手合十,眼神真切。

其实他不只是枚普通小僧。他只是谦逊,习惯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



一路上陪伴我们的,是师父的好朋友,一位年轻的僧人。他看人的目光有些羞涩,但眼神,就像是清澈的湖水,发出祥和友善的光。

这位僧人不太会讲汉语,只能一直用善意的手势示意我,快点喝酥油茶,不然就要凉了。

他住在巷子深处的阁楼上。在房间内最重要的位置供奉着很多尊神像:四臂观音,宗喀巴大师,藏地著名的仁波切等等。

临走的时候,他一定要我把桌上的小饼都带走。怕我们路上饿,可以在车上吃。

道别的时候,他远远地望着我和师父。这样的遥望,充满着珍重。这是属于僧人间美好和纯洁的友谊。

有时候我在想,这究竟是僧人友情的特质呢,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本应如此。纯洁,善意,宽厚,持衡。

你来的时候,倾心地照料;你若离开,予你最诚恳的遥望。





随后师父带我去探望藏地非常德高望重的大活佛。

进门前,师父一再嘱咐我,要记得恭敬和行礼。大活佛今年八十多岁了,生活起居却不要人侍奉。他在藏地极受尊敬,生活却与身份不相符地低调和简朴。

进门之后,行过礼,我抬起头仔细看大活佛的脸——他是一位非常和善沉稳,目光慈爱的老人。接近他身边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种很宁静、安详的气息。这股强大的磁场,一定是来自心的力量,修行的力量。

绝大多数情况下,他用藏语和师父交谈。大活佛的听力不太好,在师父讲话的时候,他便侧过头去,非常认真地听。师父讲完,他再转过头来,与之四目相对地交谈。

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但是通过眼神、神态,我可以大概判断出:师父似乎在汇报自己在修行上的心得,各种各样的收获,而大活佛一直在慈爱地鼓励着师父。

说到动容之处,师父将额头抵在大活佛的膝盖,一边不住地点头,一边轻轻地哭了——平时威严有礼的师父,竟然哭了。

那一幕令人动容至极。我在一旁,眼里也充满了泪水。他们之间的感情和互动,像师生,又像父子,似乎又多了一些无法被定义和形容的东西。

我知道,这一切,都源自佛法带给人的庇护和祝福。

离开前,大活佛亲手为我系上哈达,底气十足地说:扎西德勒!能够得到他的祝福,感觉自己荣幸又幸运。我用汉语说:您保重身体!祝您一直健康平安。

大活佛慈爱宽厚地微笑着目送我们。



其实我很感激桑杰师父,让我同行在一旁,见证这真挚无比的一幕又一幕。让我感受到,这人性本源里的[真]。

这种[真]是如此珍贵,只有豁达的人,通透的人,只有活得勇敢的人,才能心无旁骛地以之示人。

如果说,眼神可以区分出人与人,那么,虔诚的人们,眼神和心底,都会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澄澈的光,充满着力量。是善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也给予着这个世界,更多的智慧和善良。

离开寺院前,师父走访了照顾大活佛起居的老僧人,还有为大活佛监管新房屋修缮的高僧。师父很仔细地问大活佛的起居细节,还有新房子的装修进度。

我知道这每一声询问中,都有师父对活佛浓浓的恭敬和情义。

在回来的路上,我要师父翻译一下大活佛对他讲的话。师父只是含笑不语,始终不肯说。我知道这符合他的习惯——不肯将前辈夸奖自己的话,告诉任何人。

不愿在他人面前夸耀自己的成绩,也不愿让自己的言语中布满骄傲。



回拉萨的列车上,我和师父谈到曾经读过的一本印度瑜伽士写的书,以及我在西方读书的时候,接触到的一些其他宗教的概念。我问师父怎么看。

他想了一会儿说,对于其他的宗教,并不了解,所以没有权利说什么。“但是我知道,每一种信仰都很伟大,即便我们不了解,也一定一定要尊重。”

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无论如何缺乏知识,都一定一定要尊重。他反反复复地强调了很多很多遍。

我说到自己读经和观察时的一些心得。很多人将生活和修行全然割裂开。觉得生活是生活,信仰是信仰。

然而佛偈里讲:若言众生异佛,迢迢与佛常疏。佛与众生不二,自然究竟无余。

万事万物都带有佛性;人间事事处处也都是修行的契机和道场。

如此看来,娑婆一世的生命,更加的珍贵。

《四十二章经》里的段落讲,佛陀与沙门的对话。佛问人的生命在哪。有的回复在数日间,有的回复在饭食间。佛都摇头。

通达的弟子说,在呼吸间。佛陀嘉赞。

人生在世,一呼一吸,都是修行的机缘。每一分一秒都在为自己的生命积累着资粮,铺陈着道路。这一切源本弥足珍贵。

佛法如是,一定让你更加珍视自己的人生。

我这样说的时候,师父一直非常认真地听。尔后建议我,一定要学习藏语,因为藏语还原佛典经文的准确率之高,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我说好。



旅途中,翻开带在身上的一本高僧写的书,扉页上印着这样的句子:

献给印度王子——净饭王之子。

如不是因为他,

至今我还不明了我是一个漂泊的人。

车厢里摆动着昏暗的光。窗外是呼啸而过的高原和山谷。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雨滴静默地打在车窗上。

我是一个漂泊的人。我的生生世世曾如此漂泊。可是我的心里,有着如此温暖笃定的光。


(傍晚的布达拉宫)


(大昭寺 萨嘎达瓦节日的法会)


(放生时候 头顶的鸥鸟)




(拉萨河边)


(寺院山上的羊)


(寺院后山上的经幡)


(阿坝的信徒,徒步三个月来拉萨)


(独自前往寺院朝拜的老阿婆)


(徒步来拉萨的女僧人,全部家当在背上)


(深山里修路的工人)


(在寺院)


(独自在山上转经的老人)


(寺院后山上 午睡的狗子)


(寺院里 睡得酣畅的 狗娃)


(修路的老人)


(下晚课的僧人)


(湖边的经幡)


(牦牛是种非常祥和的生物)


(寺院里温顺的牛儿)
如果您喜欢,欢迎收看“行走拉萨”系列其他文章


    关注 泓澈清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