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穷插画师闭门一年半,画了一本关于孤独的书,感动全世界

 

献给天下最孤独的一代人。...





一个80后中国女孩,仅仅用一支铅笔,一本无字书,几乎感动了整个美国!她叫郭婧,来自山西太原,她的处女作《独生小孩》入选《纽约时报》2015年度十佳绘本作品,囊括美国8项年度童书大奖。这是第一次,中国的绘本作品获得如此权威的国际大奖

点视频,听听她自己对这事怎么说。


除了序言和简介,郭婧的这本《独生小孩》连一个字都没有!仅仅靠着100多页铅笔手绘,就直抵人心,征服读者!

为了这本书,她辞职在家创作,到最后,自己也忍不住被故事弄哭了。这个以孤独为主题的故事,不仅表达出计划生育几十年来造成的“孤独的一代”那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更击中了所有人对于“孤独”共通的感受。

你记忆中最孤独的时刻是什么?欢迎留言,独生子女优先。




《纽约时报》饱读诗书的评委们赞不绝口:

这本长达百余页的绘本,佳评如潮……华人作家郭婧以一胎化为故事背景,描绘孩子的孤独成长。这是另一种类的无字书,被比作跟澳洲华裔作家陈志勇《抵岸》、英国雷蒙·布力格《雪人》齐名的大师级作品

评委萨曼莎·亨特对其中烟雾朦胧的神秘氛围大加赞赏,称它是“梦幻题材的无字处女作”。
郭婧的作品唤醒了千千万万“独生小孩”的童年回忆:被独自留在家里,趴在窗口等爸爸妈妈回家,变着法儿和自己玩……

粗粗的铅笔笔触绘出了记忆的底色,以及一代人挥之不去的孤独感。
几乎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被打动了,原因很简单,就是——

共鸣。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独生小孩》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动人的故事情节与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由于“计划生育”的特殊政策,我们中的很多人,以及很多人的小孩,都是和书中小主人公一样的独生小孩,有着一样孤寂的童年。

书中所描绘的,是千千万万家庭的共同记忆:你也曾被上班的父母独自留在家中吗?或者,你也曾把自己的小孩,像这样留在家中吗?

80年代末的山西太原,那时的街道、砖楼……


等公交车的人们,和车窗外工业城市的寻常景象

郭婧小时候,也经常被反锁在家。画画成了她表达自我与对抗孤独的方式,画画也是她独自一人童年里惟一的陪伴。她深深喜欢上了画画。

大学毕业没多久,郭婧辞掉了父亲托关系给她安排的工作。因为对工作唯一的要求就是能画画,她被北京的一家游戏公司录取,做了3年游戏原画师,之后又漂到新加坡做动画。

然而,在30岁的人生关口上,她毅然辞职,回到老家,拿起画笔,这一次,她想要找回自我,更纯粹地画画。

独自待在家里的独生小孩,会做些什么呢?





小时候的一次独自坐公交车去外婆家却走失的经历,总是浮现在郭婧脑海里,成为了她的故事蓝本。

孩子般的单纯和执拗支撑着她,草稿推翻重来前后足有5、6次,摞成厚厚的几大本。

郭婧创作《独生小孩》,花了一年半时间。其间没有任何收入,极少上网,不买新衣服,只有两套出门和朋友见面穿的衣服,其余时间就穿着睡衣在家里画画,护肤品也都用十几块的。



作品完成后,几经辗转,她的手稿感动了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企鹅兰登书屋的编辑,最终在美国出版英文版。

郭婧说:“我更希望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这本书,使他们的心走得更近。希望父母读了,能理解孩子的孤独,多花一点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


《独生小孩》现在在一条生活馆就能买到,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
你记忆中最孤独的时刻是什么?欢迎留言,独生子女优先。
▼ 点这儿,来一条的店里逛逛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