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志:平江访杜甫墓

 

这里用访,而不是用拜祭,是因为我觉得拜祭这个词过于正式,我到平江,只是想到大诗人的长眠之地,在他的墓前,坐一...



这里用访,而不是用拜祭,是因为我觉得拜祭这个词过于正式,我到平江,只是想到大诗人的长眠之地,在他的墓前,坐一坐,想想他的生平,想想他的诗,就像我刚到法国,特地跑到蒙帕拉斯墓地,坐在萨特和波伏娃的墓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应该是我最早读过的杜甫的诗句,这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再到后来,初中,高中,读他的诗,就更富于政治内涵好多,他的《兵车行》,他的“三吏三别”,还有他的《茅屋被秋风所破歌》中那一句最出名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山下寒士俱欢颜”,自己都穷得要死,没地方住,还想着希望所有人都过得好,确实是忧国忧民的形象,所以,我们的课本对他的定位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说实话,那个时候,对于杜甫诗,特别是涉及政治现实题材的并不是特别喜欢,相比之下,对于诗仙李白的诗句,那种夸张,豪迈的气势,会更喜欢很多,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气势,比杜甫的这种赤裸裸的现实要理想,快意很多…

当然,喜欢什么样风格的诗,这个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或许是因为我们的课本太过于强调杜甫的诗句现实性与政治性一面,所以我们总有一种刻板的印象,那就是杜甫就是现实主义,李白代表的是浪漫主义,而事实上,在他留下来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并不是只有忧国忧民,他登泰山,会当凌绝顶,一朗众山小,谁说就没有李白的气势呢?新近,把杜甫全集翻译成英文的美国汉学家说,其实杜甫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常有生活情趣的,富于人情味的,比如,抱怨蔬菜不好,给他送豆腐的人致谢,劝亲戚不要插树篱笆,好让贫困的邻家寡妇打院子里的枣… 所以,我们总是历史人物标签化,而事实上,更全面地去了解他的作品,可能会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诗人的形象…

当然,现实主义诗人,爱国诗人,忧国忧民,用人类学的语言说,有怜悯的心,有人文情怀,这确实杜甫给人最直接的形象,这个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杜甫出生并不差,属于官宦之家,他早年的生活还是过得比较安逸的,只是越到后面,越来越差,最后以至于连好一点的安生之所都没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他在长安潜伏了近十年,回来他的小儿子就饿死,而他的晚景也是非常凄凉,一直在外面漂泊,最后病死在客舟中…杜甫的人生悲剧,固然与时局密切相关,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个大诗人,一个大音乐家,原来是经常出入王公贵族的府第,时局一变,就只能在外面飘零,同病相怜。但是我觉得,诗人最后的处境,或者说悲催的人生轨迹,与他的性格也是密切相关,李杜,李杜,和杜甫一样,李白也是空有政治抱负,并且也是时不待我,但是,李白的人生际遇比杜甫就要好很多,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个不一定就是及时行乐,但是这种心态就好很多。事实上,杜甫和李白是有交集的,杜甫见李白,李白是四十四岁,杜甫是三十三岁,读杜甫的诗,杜甫对李白是十分推崇的,有人统计,杜甫忆李白的诗就有十五首之多,但是两个人无论是文风,还是之后的人生道路,是完全不同的一条路。

杜甫是河南人,客死他乡,最后也长眠在他乡。岳阳平江,小田村,这个是非常非常偏的一个地方,而之所以被葬在这里,当时的平江县令是他的朋友,他在湘江的小船上,身染重疾,要到平江来求医,最后身故。一千多年后,平江,小田村,这里就是中国大地上,一个最普通,并且很偏僻的小山村,他长眠在这里,一座孤坟,冷清,除了像我这样很闲着的人愿意费劲周折跑过来,鲜有其他的游客来这边看看,在他坟边上就是一个小学校,农村的小学,朗朗的读书声,但是这些孩子,除了知道大诗人的名字,应该也不会明白,诗人对于中国文学史的意义…

水与汨罗接,天心深有存,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




    关注 左岸季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