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刘导读《童年的消逝》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在读完之前,你不会想要停下来,在读完之后,你已改变。毫不夸张地说。...









刘小刘总评: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在读完之前,你不会想要停下来,在读完之后,你已改变。毫不夸张地说。

“童年”在尼尔·波兹曼的笔下不是一个生物学范畴的名词,而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产物,以印刷术的发明为其诞生,继而以电视等电子媒介的流行为其消逝。作者巧妙地运用隐喻将这一概念的起源、发展、衰落、消逝阐述得生动而有说服力。这种强大且生动的说服力是建立在他对历史学、心理学、语义学以及传播学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深入洞察之上的。

这是一个标新立异的论题,读来触目惊心,当然,也很有趣。“童年”是一种现象,童年的消逝也是一种现象,然而,现象背后的理论框架值得窥探和研究

何以在印刷术出现之前没有童年,而在印刷术出现的一百年里童年发展出现了高峰?

何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随着各种电子媒介的普及和流行,文化事业四面楚歌?当代的中国又是怎样的情形?为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部分,童年的出现及发展。

15世纪中叶(大概1440年),活字印刷术在欧洲出现,而14世纪到16世纪正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印刷术作为文化和思想传播的媒介与载体,迅速取代原来昂贵的羊皮纸和艰难的手抄书传播工程,知识和文化为少数贵族和教会所垄断的局面渐渐被打破。传播技术的变化无疑改变了人们思维方式,大量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普及填充了人们从前空虚的头脑,中世纪的黑暗和迷信在文明的光芒下形晦消逝。

于是,以声音和口头语言为交流传播途径的时代渐渐被书面和文字取代。成年人因其学习和思辨能力较强而较快地掌握了这种新的高级技能,从前可以同大人一起交谈的“微型成人”(小孩)由于其能力的欠缺被从成人的世界里驱逐出来,于是,童年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世界。

童年的概念就此诞生。

印刷术让知识得以流传和普及,人类普遍产生了羞耻心,(《论语》有云“知耻而后勇”异曲同工)随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广泛唤醒作用,儿童由从前的不被爱护,渐渐得到社会、家庭以及成人世界的有意关注与呵护。“在一切事物中,名誉和耻辱”,洛克写道“一旦人们喜欢上它们,是最能刺激心灵之物。假如你能使孩子珍惜名誉,憎恨耻辱,你就已经在她们心中植下了正确的原则”。羞耻心将儿童的概念进一步强化。

“一个无知、无耻、没有规矩的孩子代表着成人的失败,而不是孩子的失败”,养不教父之过,中西方在这一点上实现了高度统一。

由于书本内容组织的逻辑性和思辨性让阅读成为一项技术活,能不能阅读与书写成为儿童与成人世界的一道鸿沟(knowledge gap),这一“只是差距”让儿童无知,也保护儿童免受成人世界过多信息的干扰。(这一过程不是古登堡发明印刷术的一夜之间完成了,它经历了将近200年,成为西方文化不可逆转的基础.)。

“自从有了印刷术,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来了”,作者这样写道,“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于是,欧洲诞生了一大批早期的学校,有学校的地方,童年的概念就能发展迅速。18世纪的知识氛围空前浓郁,即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 ),歌德、伏尔泰、康德等伟人用他们深刻的思想和智慧的头脑启蒙了世界,也培养和传播了童年的思想。欧洲范围的改革和学习精神促使法律开始关注儿童权益,政府开始增强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在思想学术界涌现出洛克和卢梭这样伟大的教育家,将儿童教育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他们先进的教育观念在今天读来也是非常的科学和合理的。

“一个孩子必须有精力旺盛的身体,这样身体才能服从和执行头脑发出的指令”。这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儿童培养和教育观念不谋而合,文明的精神需建立在野蛮的体魄之上,即使是今天也有指导意义。

而伟大的思想家卢梭作为对童年概念的第二个重要的知识性影响人物,他的观点虽然与洛克大为不同,但同样值得深思。他首先提倡坚持儿童自身的重要性,他的作品激发了人们对儿童天性的好奇,直至今天仍然保持着这种好奇。其次,他认为儿童的知识和情感生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他的经典作品《爱弥儿》论述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至今广受关注。“在他之前,没有人认为儿童的美德,比如自发性、纯洁、力量和欢乐,可以看做值得培养和赞美的特点”作者这样评价道。(之前有写过一篇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戳此链接重读)

两位关注儿童的教育思想家虽然各有关注,但是他们共同看到了未来,不论教育带来的是一本丰富、详实的书还是一朵健康的花儿,但儿童代表着一种未来,未来的成人,未来世界的模样。

了解以上这些背景,不难理解作者将儿童这一概念放在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人性的范例之下来讨论的原因了。

进入19世纪末,弗洛伊德和约翰杜威两位著名的研究者对儿童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综合,着重强调保护和培养儿童个性的重要性,指出“儿童的自我控制、延迟的满足感、逻辑思维的能力必须被扩展,其生活只是必须在成人的控制之下”,同时儿童天真可爱、可爱、好奇和充满活力的个性不能被扼杀。

至此,作者从中世纪的欧洲到20世纪的美国,以时间的推进中结合空间的置换,从没有童年的时代到童年的诞生,从童年的摇篮期到童年所经历的旅程,将“童年的发明”这一论题呈现在读者眼中,浮光掠影中再现了人类历史文化演进的动力,让人深思。



第二部分,20世纪,进入童年的消逝。

19世纪初期美国进入工业化革命,20世纪上半叶,美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科教文卫普遍得到空前的发展,这里特别要提的是科学和教育繁荣下的学校发展,“童年开始被看做一个与生俱来的权利,超越社会和经济阶级的理想”,“开始被定义为生物学的范畴,而不是文化的产物”。这一概念属性的变化是个重要的转折。因为,于此同时,童年这一概念诞生的环境开始不为人察觉地瓦解。

电子信息出现了!1832年塞缪尔莫尔斯教室发送了地球上有史以来第一份公共信息(跟古登堡发明印刷机一样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止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开启了电子传播的时代,包括电报、电话、电视、电影、收音机、广播等。

一种新技术的出现背后总有新思想的推动,而后这一技术又进一步促进新思想被广泛了解和接受。电子环境的到来,人们对速度有了新的认识,传播不再仰赖马匹、火车等传统的交通运载人体的方式。在讲述英国贵族生活的电视剧《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中,从刚开始安装电话到后来收音机在主仆的忐忑与期待的矛盾心情中走进唐顿这一过程,很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思想在新技术的驱动下迅速瓦解的过程。(关于这一点,有机会写专题讨论,我非常喜欢Downton Abbey这部剧,有太多可以谈的话题)

总之,处在变革时代的人们大部分张开双臂迎接新的变化,迫不及待地享受着新技术带来的无限惊喜。于是,人在无线电时代开始变了,变成了大众人(Mass Man),从人到人的传统信息传播方式被一个接一个的发明瓦解随后又重组。

电子化的设备结合图像开始以图画、漫画、广告等构成一个新的符号世界。“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二者结合起来,代表了一个互不协调,却对语言和识字有着很强的攻击力,把原来的理念世界改造成为光速一样快的画像和影像的世界”,作者这样写道,“速度”成为关键。

电视、电影都是以画面为主,早期的电影是无声的,而画面本身并不表示概念,它们展现的是实物,以视觉为主,缺少逻辑与理智,主要诉诸感情,要求人们去感觉而不是去思考,有人将图像和图画看做“认识上的倒退”不无道理。与从前的文字和印刷读物相比,“只是差距”在图画的影像的世界中缩小直至消失,成人可以看电视、电影,儿童也可以从自己的小房间里走出去,进入大人的世界。

从前通过阅读文字来获取信息,信息以文字的形式被编码,读者必须掌握这些符号(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等等这些符号学起来是艰难的)才能获得阅读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人垄断了知识,儿童只要被要求去上学。然而电视成为主要媒介之后对技能的要求大大降低,阅读可以让人变得更好是因为“学习阅读是学医遵守复杂的逻辑和修辞传统的规则”如作者所说,“一个识字的人必须学会反省和分析,有耐心和自信,保持镇静自若,经过适当考虑后,对文本的信息作出拒绝。”而电视则不然,我们小时候都经历过对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欲罢不能的童年,几乎从记事就开始了,可见,电视对观看者的要求确实不高,三岁的小孩就可以看得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动画片,而四五岁的小男孩疯狂迷恋《熊出没》。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父母及哥哥姐姐们一起看《神雕侠侣》,几乎守在电视机前,废寝忘食,并且二十年后仍然记忆犹新。这一方面无需多举例证,每个人都有一段沉溺电视的童年。

所以,说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就不难理解了。作者用三点来做总结。

第一,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三,电视不能分离观众。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

记得木心先生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劝年轻人不要看电视,电视会剥夺人的想象和思考(原话记不得了,大概如此)。作为一个深受电视影响而荒废许多时间的人,我深深同意先生的话。



童真泯灭,成人儿童趋同

做一个成人意味着什么?做一个儿童又意味着什么?

80年代的美国跟当代的中国有许多相同之处,而今的中国又有了新的特点。单就童年的消逝这一论题来说,作者波兹曼提出的论述仍然有效。

我认为互联网视频和图片是电视的升级版,在摧残童年这一概念上比电视有更加彻底和大幅度的力量。“儿童是一个不知道成人所知道的某些信息的群体。中世纪没有童年,因为让成人单独知道某些信息的手段并不存在。在古登堡时代,这种手段被开发出来了,(以印刷物的形式)。在电视的时代,它又消失了”。

第一部分提到了羞耻心对童年和成人的界定作用,那么在童年消逝的时候,羞耻心同样随之泯灭。切斯特顿认为,羞耻是野蛮行为得以控制的机制,它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围绕着各种行为的神秘感和敬畏感。比如对性的神秘和敬畏。然而在多媒体传播的时代,各种黄暴视频图片随处可见,当电视和网络向儿童敞开大门时,他们不再成为从前被呵护的儿童。

在移动互联和移动终端的时代,智能手机惠及儿童,三四岁的小朋友已经可以熟练操作父母的高级智能手机,打游戏、看视频(我忍不住惊讶于他们的聪明!),小学的孩子脖子上挂着智能手机,当然是用来跟父母保持联系的,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只会使用打电话这一百分之一的功能。如果去跟踪小学孩子全天的对话,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谈话的内容和口吻与大人一般无二,然后你会感叹失落的“童真”。成人化的儿童随处可见。

成人概念也是印刷的产物,是完全识字的文化的要求,比如自制能力,对延迟的满足的容忍度,具备抽象、有序思维这样高一级的能力,关注历史的延续性和未来的能力,高度评价说理和等级秩序的能力。然而,在电视和网络的时代,这样的成人已经越来越少,沉溺于网络电视花费了大量本该用来阅读和交流的时间,渐渐退化了成人该有的睿智与思辨,而这两项仅为极少一部分的人所拥有。于是,成人成了“儿童化的成人。这样的成人,在互联网上满屏皆是,早已见怪不怪。

以上谈的是传播媒介,接下来不得不说的是速度。

木心先生有首诗,我特别喜欢。他这样写道: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复杂,以电子为中心的社会,印刷品会使一切事情的速度慢下来”(Backstage),每当我站在书架前面看着架上一排排的书时,我的心也会跟着安定下来,行走在这样高速运转的社会,心总是被驱赶着、恐慌着,书架前或书桌上对着一本书的沉静时刻像金子一样宝贵,它给我一个放慢的大脑,放松的心情,而电子则更像是一条鞭子,让人加速,再加速,不准停。书到底有什么用?紧跟时代潮流而抛弃读书的人这样问,手指字屏幕上滑来滑去,鼠标在一堆电子数据间粘贴、复制、重组着碎片的信息。这是现代成人的模样,是你我的样子。

对于儿童这一概念的讨论似乎在这里差不多了,然而作者还不死心,对于儿童与成人逐渐的趋同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美国的青少年儿童犯罪为线索,历年数据的变化上做了让人看来感到痛心的揭露。

由于学校是伴随着童年概念的出现而出现的,“随着童年的消逝,学校也一定会消逝”,作者这样写道。感到幸运的是,学校这个教育的发生地在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都没有消失,反而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并不能证明童年就此消逝是个悖论。也许,这又是另一个论题。

直到今天,社交媒体广泛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塑造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发展方面起着不能替代的作用。比如,手机移动端让人们的生活和时间变得碎片,面对面高效率的交流减少,网上的社交变得多而繁杂,滋生出人际关系和社会孤独等社会学心理学领域的问题。

人发明了媒介,然而大部分人成了媒介的依赖者,依赖成瘾,耽溺其中不可自拔,丧失了自我与个性,只有少部分人驾驭多样化的媒介,使其服务于自己。

原文摘句揽读
洛克把心灵必做刻写板,恰好描绘了童年和印刷之间的联系。

植物通过耕耘获得改善,而人类则通过教育获得进步。(卢梭《爱弥儿》)

当我们谈论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们自己是什么。(《童年的消逝》)

一个识字的人必须学会反省和分析,有耐心和自信,保持镇静自若,经过适当考虑后,对文本的信息作出拒绝。(《童年的消逝》)

电视不能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思想上来,因为思想是抽象的、有距离的、复杂的和有秩序的,而电视总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任务身上,因为任务是具体的、生动的和完整的。

(《童年的消逝》)

一部机器可以为我们提供崭新的时间概念,比如机械钟;或者空间和规模的概念,比如望远镜;或者知识的概念,比如字幕;或者改啥人类声性能的可能性,比如眼镜。

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的一是结构被重新塑造,以便跟传播结构相匹配,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已经成为我们所制造的东西。(《童年的消逝》)

要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成人,人们需要超越习俗和原有的记忆,去探索过去不知道耶不曾考虑过的世界。(《童年的消逝》)


Good day~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一起品读经典



理想主义,是表示耐性较好的意思。 ——木心


    关注 爱若无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