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孔子思想体系(上)

 

孔子思想体系徐济芬一、《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道  我们都知道万有引力,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着。月亮...





孔子思想体系

徐济芬
一、《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我们都知道万有引力,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着。月亮绕太阳运行,流星闪亮地划过夜空,扫帚星拖着壮观的尾巴,苹果落地,水的流动,人跳起来想飞却落回地面,这些不同的表现都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卫星上天、飞机飞行,都必须遵循它的规律,不遵循它,就不能正常运行,它也属于宇宙自然之道或叫天道。

日出日落、月圆月亏、春去冬来、万物生生不息,先民们虽不知道万有引力,但从这些现象想到必有某种天道在背后起作用。那么,天道又是怎样对权力的更替、邦国的兴亡、族群的延续等等产生影响的呢?人应当怎样做才能顺应天道,从而得到它的保护呢?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13),孔子很少与弟子谈及天道,天道究竟怎样也不可得而知,所知道的只是天道的表现。如: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礼记·哀公问》)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中庸》)

“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荀子·哀公篇》)

天道使自然生生不息,其中有一个作用是维护人类生存的,“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大禹谟》)“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尚书·仲虺之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商书·汤诰》)“明王奉若天道”(《说命中》)。“以荡陵德,实悖天道。”(《尚书·毕命》)这一端天道对人类的善行降下福禄,对人类的恶性降下灾祸,所以,人类必须敬承天道。这里实际上给天道赋予了“善”的含义。

人类效法天道让老百姓得以生养蕃息有一个接近天道的目标,这种效法目标先民也叫它道,它就是《左传》和《礼记》里说的生民之道。对它也无法下定义,它也是在具体的事件上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所以,在典籍里有不同的表述。如:

“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尚书·大禹谟》)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尚书·太甲下》)

“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尚书·毕命》)

“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左传·桓公六年》)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左传·僖公十三年》)

“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左传·文公六年》)

“生民之道,乐为大焉。”(《礼记·乐记》)

“道者,何也?……善生养人者也”。(《荀子·君道》)

以上这些不同的表述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道维护民众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和谐。所以,保证民众的生存与和谐就是统治者必须遵循的“道”,统治者的做法有助于人类的生存和谐,就叫“有道”或“顺道”;努力使自己的作法符合人类生存之道,就叫“修道”、“循道”,统治者顺着这个道就能获得成功。

统治者的做法违反了这个道就叫“失道”、“背道”或者“无道”,这是有悖于人类的生存和谐的,这样的统治者就会灭亡。如“以荡陵德,实悖天道。”(《周书·毕命》)有苗“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禹谟》)“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尚书·五子之歌》)“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尚书·武成》)。“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尚书·泰誓上》)道要求统治者顺民心,做民之父母,桀纣违反了天道,残害老百姓,因而被天道所弃——这里的天道就是上天让老百姓生存之道。

治理国家天下有一个符合天道的道作为最高目标,人要符合天道才能成为理想社会的理想人,人修身以符合天道,这个目标也叫道。朝着这样的目标去行动,也被叫成“道”。“道”有时也被用来代指方法等。

所以,《论语》中“道”的含义比较多,直接用作“天道”的只有两三处:

“朝闻道,夕死可矣。”(4.8)(此处的“道”也可能指治国层面的)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13)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5.27)

用在国家治理层面的如: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12)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3.24)

“朝闻道,夕死可矣。”(4.8)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5.2)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5.7)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5.21)

“鲁一变,至于道。”(6.24)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14.1)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14.3)

“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5.7)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8.6)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19.19)

用在个人修身层面的如: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1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4.28)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

“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17.3)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19.2)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9.7)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君子之道,焉可诬也?”(19.12)

人不可能做到像天道一样,人类在治国和修身上效法天道要达成的目标,我们可以叫做人道。“人道,政为大。”(《礼记·哀公问》)


    关注 蓝禾鸟十翼艺术机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