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孔子思想体系(中)

 

孔子思想体系徐济芬德  然而,天道是不可见的,并非人人都能体察并遵照去做,这也是孔子很少谈天道的原因,那么,...





孔子思想体系

徐济芬




然而,天道是不可见的,并非人人都能体察并遵照去做,这也是孔子很少谈天道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人类的生养和谐呢?明智人士有一条基本路线来实现这个最高目标的人道,这个路线就是“德”。但是对于“德”,先民也没有明确的定义。

“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孔子家语·王言解》)

《管子·心术上》:“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这里所说就是德是实现道的途径,德使道得以实现。德是道的住所,道就包含在德中,也就是说,按照德来做才能实现道,德就是使物得以生生的方法,心里有德才能了解道。“道”与“德”散用时并不明确区分。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6.29)(《中庸》)以天道的状态“中”作标杆,也就是以“中”为用,即“中用”或“中庸”。所以,“中”是大本,按照中庸做到了和,也就是达道了,达到道,万物就可以遂其性而生生不息。“德”这个基本路线的方法就是“中庸”。

“德”,甲骨文从彳、从直,意为行得正直,金文加了心,意为行也正直、心也正直。《国语·周语》:“正,德之道也。”又《国语·周语下》:“道之以中德”,是说以中为德。可见,德的核心就是中和正。这个“中”是以天道状态的“中”为标杆。

这个以中和正为核心的德在政治上的表现与道一样是生民、养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虞书·大禹谟》)政治的目的是让人民得以生养,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那就是符合了德。“德”就是要顺应民心,实现生民养民之道。

“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生民就要施惠于民,所以,“德以施惠”(《左传·成公十六年》);“恤民为德”(《左传·襄公七年》),“德不失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体恤老百姓,按照德来行事,就不会失民了。孔子提出“为政以德”(2.1),“道之以德”(2.3),就是要统治者按照这个基本路线管理天下国家。

“德”是实现“道”的路线,违反“德”也就是违反“道”,“以荡陵德,实悖天道。”(《周书·毕命》)有苗“反道败德”(《尚书·大禹谟》)。

统治者不按照德来做,让老百姓难以生存,会怎么样呢?“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尚书·仲虺之诰》)“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商书·汤诰》)为民做主的道会惩罚违反道德者。

“不修政德,亡于不暇,又何能济?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左传·昭公四年》)行政不中正,不符合德,不能使民养生,就会失去天下。天道会帮助敬奉天道的人来治理天下百姓。

“德”也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不同的层面,有的表述即可看作是政治方面,也可看做是个人修身方面的。《论语》中治国层面的“德”如下: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4.11)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20)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修身层面的“德”如下: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9)

“德不孤,必有邻。”(4.25)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2)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8.1)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9.18)(15.13)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12.10)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13.22)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14.4)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

“知德者鲜矣。”(15.4)

“巧言乱德。”(15.27)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19.2)

所以,“德”的核心是中、正,目的是生民,最终目标是达到人类和谐。



道不是人人能察觉,中正之德也不是人人能理解做到,所以,根据最高目标和实现最高目标的路线确立了一个生民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仁。

《尚书》里五处提到“仁”,《左传》也多处提到“仁”,《论语》则有109处提到“仁”,但并未给仁下定义,都是说某种行为符合仁,如果某种行为不符合仁则为“不仁”。

《尚书》里的“仁”:“克宽克仁”(《仲虺之诰》),“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太甲下》),“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泰誓中》),“予小子既获仁人”(《武成》),“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金滕》)。

《左传》中的“仁”: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隐公六年》)

“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庄公二十二年》)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僖公三十三年》)

“神福仁而祸淫。”(《成公五年》)

“不背本,仁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成公九年》)

“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晋侯谓韩无忌仁,使掌公族大夫。”(《襄公七年》)

“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昭公六年》)

“《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乘人之约,非仁也。”(《定公四年》)

“大所以保小,仁也。……伐小国,不仁。”(《哀公七年》)

又:“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爱近仁”(《孔子家语·颜回》)。

概括仁涉及的多种内容可以看出,仁的核心仍然是生民、使民获益,包含有现在的爱和公正。

《论语》中几个弟子问仁,也可能问的是作为原则的仁,即什么是仁,但是,孔子对他们的回答都是怎么做才算符合仁,只是仁在各方面的表现,也许孔子认为对于这几个弟子,只有用具体的内容来回答,对他们才有益。或者他也无法给仁下定义,按照答案的层次排列如下: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2.3)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3.19)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2.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12.2)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7.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2.1)

对司马牛的回答是范围最小的,“仁啊,说话要慎重”,司马牛见这么简单,就忍不住反问“说话慎重,这也叫仁吗?”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范围宽,由具体到概括。对仲弓的回答包含了敬、恕;对高徒子张的回答是“恭、宽、信、敏、惠”;针对子贡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的回答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颜渊的回答是最概括的“克己复礼”。

以下几处“仁”可以算是作为原则用的: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4.4)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6.7)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29)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3)

“仁以为己任。”(8.7)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15.35)

“当仁,不让于师。”(15.36)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17.8)

仁包含了博爱和公正,达到仁的方法就是从身边自己能做的事做起。如果不能“依于仁”、不能“奉之以仁”,就是“失仁”、“非仁”、“不仁”,比如:

“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左传·僖公十四年》)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年》)

“刚愎不仁。”(《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人之约,非仁也。”(《左传·定公四年》)

“伐小国,不仁。”(《左传·哀公七年》)

这些都是让别人难以生存的行为,不符合爱和公正,所以,是不仁的。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这是以仁修身者的表现。



某种行为符合了仁,或者是出于爱、或者是出于公正,这样的行为就被称为是义,即正义。所以说“仁者,义之本也。”(《礼记·礼运》)“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祭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管子·心术上》)这些行为可以是礼有所规定且符合了礼的规定,也可以是礼没有规定的但是合于仁的,所以是合宜的。“德义,生民之本也。”(《国语·晋语四》)可见,义跟德、仁的目标是一致的。

《尚书》中的“义”:

“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仲虺之诰》)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洪范》)

“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怙侈灭义……骄淫矜侉,将由恶终。……惟德惟义,时乃大训。”(《毕命》)

《左传》中的“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不暱,厚将崩。”(《隐公元年》)

“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隐公三年》)

“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桓公二年》)

“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庄公二十二年》)

“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僖公十四年》)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僖公二十七年》)

“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僖公二十八年》)

“死而不义,非勇也。”(《文公二年》)不该死而死就不算勇。

“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文公七年》)

“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背盟,不祥;欺大国,不义;神人弗助,”(《成公元年》)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成公二年》)

“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昭公元年》)

“强以克弱而安之,强不义也。不义而强,其毙必速。”(《昭公元年》)

“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昭公六年》)

“心能制义曰度。”(《昭公二十八年》)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昭公三十一年》)

“义则进,否则退。”(《哀公六年》)

从以上使用的“义”可以看出其所包含的公正、正义和爱。“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正是说春秋时期的战争都不正义。

《论语》中的“义”:

“见义不为,无勇也。”(2.24)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5.16)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7.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5)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13.4)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14.12)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14.13)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15.17)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15.18)

“行义以达其道。”(16.11)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3)

义也可以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拙,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凡此七者,义之体也。”(《管子·五辅》)也就是说从政者可以从这七个方面让自己的行为做得合宜、符合正义。

郭齐勇先生说:“‘义’的主要含义是‘公正’,是‘应该’,是‘正当’,是‘正义’。‘义’含有社会公正性与正义性、行为正当性的要求。”(《中国儒学之精神》郭齐勇,P122)

凯尔森认为:“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百度百科)

《论语》里的“义”也是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含有社会公正性与正义性、行为正当性的要求。



仁作为原则还是难以遵照执行,为了更便于大家的行为达到仁,符合义,就依此制定了具体的准则、规则、规范,这些就是礼。所以,能克己复礼就是按照仁这个原则在做,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也就是符合义的。比如《管子·五辅》说德有六兴,其中有“薄征敛”,这只是一个原则,究竟怎么为薄?薄到什么程度?在礼中就规定了具体的征敛比例、具体的征敛方式等等,照此征敛就是符合义的。“故礼者,义之实也。”(《孔子家语·礼运》)“礼以行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义不是具体的,而礼是具体的。

“中正无邪,礼之质也。”(《礼记·学记》)中正是仁的核心,这说明礼是以仁为原则的。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上》)“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礼记·礼运》)又“治国不为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礼记·礼运》)礼是本于道德仁义来制定的,道德仁义都是不具体的,只有礼是具体的。没有礼的规定,一般人就很难做到符合道德仁义,国家的、社会的各项事情都难以正常进行。

所以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左传·僖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礼论》)礼是为了守国、行政、安民、断长续短达爱敬、使民得以生而制定的对人(主要是为政者)的行为的指导细则,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规则、规章、制度。礼规定了这些具体的行为指导细则,让人知道如此做就是符合仁符合义的。

礼的内容是什么呢?“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治国离不开礼,个人也离不开礼。“礼,身之干也。”(《左传·成公十三年》)“礼以行之”(《左传·襄公十一年》),“行之以礼”(《左传·昭公六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礼以行事”(《左传·昭公九年》),“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君子动则思礼”(《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这些都是说礼是人的行为参考,人要使自己的言行真正符合人,而区别于动物,就必须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人类社会要有秩序的存在,就不能像动物界一样弱肉强食,而必须按照礼的规定保护弱势群体,礼是用来遏制强者欺凌弱者的。“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礼记·礼器》)礼,首先要符合天时适应时代(《周易·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损卦》:“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很重视“时”),其次要顺乎天道伦常(比如现在婚姻法、儿童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所涉及的内容),再次要适合于对象(比如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比如有关公务员的管理规定、党员的有关规定、教师法等),还要合于事宜(比如不同的行业、处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与身份相称(比如,不同层次的公务员、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其各有不同的要求,是其身份不同的原因)。“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汉书·贾谊传》)礼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照此做就不会有受到处罚的可能,所以是“禁于将然之前”。

形式也是礼的一部分,也称作礼,但仅仅是形式更准确的应该叫仪,《仪礼》就是作为仪式的礼,后人更多地把礼理解为形式了,比如“礼仪之邦”这个词就基本上把礼的真正内涵丢掉了,更多地把礼视作为仪了,否则,传统的“礼仪之邦”不就是制度之邦了吗。《三字经》里有“人不学,不知仪”,看重的是“仪”,但在《礼记·学记》里则是“人不学,不知道。”

在《左传·昭公五年》说到礼与仪的区别:“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也说到礼与仪的区别:“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形式只是礼的末节,而不是根本,礼的根本是用来守国、行政令、保人民的。一个国君没有能力行政令,又不起用有贤能的人,违反与大国定的盟约而侵犯小国,这样的国君怎么叫知礼呢?这说明,在当时,就有人不明白礼的真正内涵和作用,而把礼等同为仪了。

陈来先生说:“古代儒家的礼文化是整体的,涵盖政治、制度、文化;而近世儒家所强调的礼文化,其致力方向唯在‘家礼’、‘乡礼’,在基层社群。”(《孔夫子与现代世界》陈来,P79)


    关注 蓝禾鸟十翼艺术机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