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流派与西方绘画流派之比较

 

文:张 璐画派是绘画发展的产物,也是绘画走向成熟的标志。绘画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画派,因为当时的绘画很多都是集...



文:张 璐
画派是绘画发展的产物,也是绘画走向成熟的标志。绘画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画派,因为当时的绘画很多都是集体创作,没有形成独立的绘画思想,也没有出现画家的个人风格。流派与风格是息息相关的,风格是流派产生的前提,也是形成流派的基本条件之一。萧绎在他的《山水松石格》里说:“格高而思逸。”说明艺术风格是创作者个性的流露,思想高逸则作品风格高尚。艺术家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画乃吾自画”,自成一家方能有所成就。当画家开始出现各自的艺术风格的时候,绘画流派就开始出现。而无论中外,绘画流派都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内,由一些思想认识、艺术见解、审美情趣、绘画风格和创作方法等相同或相近的画家构成的群体。

一般来说,绘画流派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觉形成,即由志同道合的画家自觉地组织起来,成立一定的组织,公开打出自己的艺术主张,有一支创作队伍和代表性画家及其代表作品,比如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而另外一种是自发形成的,常由一个或几个代表性的画家在其直接或间接影响下而形成的画家群,他们有相近的艺术风格、美学思想、审美情趣及表现方法,但无组织、无共同主张,也无艺术宣言,画派名都是由后来的史论家总结而出的。中国古代绘画流派的产生就大体属于后一种情况,例如明中期的吴门画派。

从历史的纵深角度来看,西方绘画流派的形成更多地是由于新派推翻旧派,比如写实主义在题材上反对其前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称霸19世纪中叶;又如印象主义在技法上反对之前的写实主义,就全面推翻了写实主义而得势于19世纪末叶。中国的画派变化没有那么剧烈,比较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它的流传更倾向于继承和发展,画派之间很多都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比如米派山水就是南方山水派的支流,又比如历时百余年的吴门派不仅全面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还对明末清初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直承松江派传统的华亭派,以及后来派生的苏松派、云间派等都影响深远。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中西方画派截然不同的形成条件下找出画派之间的共同点。

比如宋代院体花鸟画和17世纪荷兰静物画。花鸟画的题材范围很广,包括花卉、鸟兽虫鱼,这使得其与静物画的题材能形成交集。用“写实”这一概念来评论宋代院体画是20世纪的画论词汇,“中国在南北宋及元初时代,那描摹刻画人物禽兽楼台花木的功夫还有点和写实主义相近。”

邓椿《画继杂说》里就记载了这么一段话:“画院界作最工,专以新意相尚,尝见一轴,甚可爱玩,画一殿廊 , 金碧熀耀,朱门半开,一宫女露半身于户外,以箕贮果皮作弃掷状,如鸭脚、荔枝、胡桃、榧、粟、榛、芡之属,一一可辩,各不相因。笔墨精微有如此者。”

这段话刻画了宋代院体画对写实的注重之极,不仅讲究画面要有新意,还要刻画更加细致入微,毫厘不差。
图1  《出水芙蓉图》 宋佚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花鸟画分为“院体画”和“文人画”两大体系,其中院体花鸟画的写实风格达到高峰,它具有的写实思想,体现着传统中国画的写实观。如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出水芙蓉图》(图1),堪称写实精品。绢本设色,一朵荷花两片荷叶的特写镜头几乎占全幅。花瓣鲜嫩丰满,舒展绽放,纹理丝丝入微,花蕊密密呈现,莲子粒粒可数。其下荷叶,正反舒卷,筋脉可见。对比而言,17世纪的荷兰静物画除了色彩更为瑰丽,富于变化,其写实性也是登峰造极。皮特·克拉斯笔下的高脚酒杯,威廉·考尔夫描摹的玻璃器皿和中国瓷器,还有同样从这些具有反光效果的器物中发现了色彩表现力的威廉·克莱兹·海达,他的画充满了诗意和古典的美态(图2)。
图2  《早餐》  威廉·克莱兹·海达


同样从作品表现手法上可以举例的还有19世纪法国的后印象派和清初“四僧”。后印象派对现代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结构主义的诞生。其代表人物塞尚、梵高、高更和亨利·卢梭都曾不同程度追随过印象派,后因不满于印象派的过分强调客观表现和新印象派的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转而主张更强烈地抒发自我感受。特别是梵高,从他的画里看到的完全是种主观的强烈释放,有时甚至有些扭曲变形(图3)。后印象派认为艺术应该区别于照相,揭示主观世界的方式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这种理论近似中国画论中的“度物象而取真”“吐胸中之造化”。
图3  《Stairway At Auvers》 1890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而作为对比方的清初四僧,他们经历坎坷,借助绘画的形式或宣泄身世之感,或抒发亡国之痛,或表现与命运抗争下的旺盛生命力,加上其作品独具的强烈的个性化特征,与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正统派画风大异其趣,所以被归为非正统派。虽然如此,四僧所继承的传统仍属文人画系统,特别是受徐渭强烈抒发主观感受的艺术影响较大。他们十分重视感受生活,独抒性灵,把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物高度加工为其笔下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自然美的表现和意境的创造。后印象派被称为“表现的艺术”,即其所描出的结果是脱离所描物象的独立存在。而“四僧”中的八大山人,更是一位表现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直抒胸臆,笔下花鸟禽兽皆以白眼向青天,冷逸孤傲、怪诞不羁(图4)。他们的相同点在于都非常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从而造成其笔下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
图4 清 八大山人 《荷塘戏禽图》  大都会博物馆藏 


绘画中雅与俗的范畴历来广为争议,雅俗共赏局面的形成大多是由于商品经济市场的发展。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先进思想的中心之一,教育文化和科技均十分发达。荷兰画派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它继承了尼德兰民族的艺术传统,绘画特点写实、纯朴,很少受到欧洲流行的巴洛克风格影响。当时画家的艺术创作开始为新兴市民阶级服务,推动了艺术商品化的发展。而18世纪的扬州,商品经济也开始蓬勃发展,市场上书画的明码标价也标志着书画的商品化。

扬州画派泛指代表当时扬州画坛新风的画家。商业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对艺术的需求,加上各种矛盾的加剧,在带有初步民主色彩的文化氛围下,扬州画派的文人画家们不再像之前的文人画家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他们逐渐融入世俗,重视生活感受,画中多表现身边的寻常景物和中下层人民的苦乐。而荷兰画派的画家笔下也多是日常生活和他们熟悉的各阶层人物以及身边的自然景色,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浓墨重彩通常是西方油画的共同点,而中国现代的画派也因为融合了中西方绘画的特点而变得古典中有奔放。中国海派崛起于资本主义朝夕发展的上海,其风格特点之一就是“重色”。色彩是最易振奋精神和表达情感的。海派画家不仅吸收了中国古代工笔重彩的经验,也向民间学习了敢于用色的特点,此外也注意吸收西画的长处,比如怎样让物体处在不同光线、不同距离时呈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同样,拥有巴洛克绘画精髓的佛兰德斯画派激情四溢,色彩浓重奔放,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不仅如此,海派与佛兰德斯画派都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其产生的背景都和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绘画流派没有优劣之分,仅仅比较科学透视或者绘画技法是毫无意义的。中国画承载着自己独特文化的笔精墨妙,而西洋画也反映着西方历史的厚重、丰富和力度。有比较才有差异,有差异才有碰撞的精彩,而在这样的差异中摸索出共通之处,是莫大的惊喜。
END
投稿
电子邮箱:mysdmsb@sina.com
投稿地址:郑州市经三路98号
联系电话:0371-65511020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关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