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忧伤的喜剧对电影界进行回击:一个青年导演眼中的《潘金莲》

 

这个电影是对广阔大地之上,千千万万小人物的致敬,正是他们组成了苍茫世界。...



作者 | 唐棣,《满洲里来的人》导演,文化评论者

1
“多与少”是这个电影的一个讲述方式,比如以旁白(字幕)连接剧情,以至于我们看到的都是“刻意为之”的片段。当然,也可以说这是电影时长浓缩一部长篇小说内容的必要方法,或者说,这也是一种含蓄的手段……

由这部电影而起的争议使人略显尴尬,但我觉得这也正好对应了冯小刚与李雪莲这两个人物,这部电影谈论的不就是现实与虚构的关系么?那么,现在的情况是,冯小刚做了李雪莲的事情。对与错只能有待公论。

某种意义上说,也证明了“什么人干什么事,什么话该什么人说”的土话。回到电影论电影——这个不得不加“帽儿”成了目前所有文章不得不承受的现实。
这也是我再次想谈《我不是潘金莲》的起因。首先是因为这个电影与现实世界形成有趣的互动。在电影层面,有趣可以是一个文化判断,进一步说就是在如此严肃的区域拿哪几块拼图期望拼出什么图案。

结果是冯导演拼了一个中国版“西西弗”——现实经常把人推着做出各种各样的荒诞之事,就像国际版海报上是女人推石头上山,这个李雪莲被迫扮演了这个悲剧人物。
《我不是潘金莲》是悲剧人物与喜剧电影的结合,忧伤的喜剧在国内电影现状之下,是一种对电影界的回击,也是对现实主义电影的加码!

这个电影的确涉及到了一些现实问题。因为,故事本身就集中在一个告状的主线上。这个主线最开始是李雪莲,后来慢慢变成了李雪莲认的死理儿。电影重心也从一个人的私事变成了一个道理的声张,对自由的呼唤。从故事过渡到情感——这个设置和张艺谋的《秋菊打打官司》乍一看很相近,都是底层人物被逼上梁山,都是从同情出发。
李雪莲和秋菊的不同在于,李雪莲是节外生枝,秋菊是一条道跑到黑。

一条道跑到黑是抗争;节外生枝则是有趣。没有高低之分,却有时代之别。《秋菊打官司》从头到尾是一件事,死死盯住村长一个人,一定让政府给个说法;《我不是潘金莲》从头至尾衍生出了四五件事,牵扯到了七八个人,七八个人还都是领导,李雪莲的请求越来越不由自主,以至于最后都忘记事情的出发点——这就是小人物的处境。
秋菊的生活背景符合那个理想主义色彩浓烈的年代,而李雪莲是现实主义的。这个女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和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照应。有时两个世界的事件也会重合,就像一束光照进彼此空间。

有时,李雪莲的世界也会把一些她的的道理输送到我们这个身边的世界,于是我们会看到了几个人物的醒悟,当他们反问自己是不是太不注意方法、这个农村妇女走到如今是不是被逼无奈之时。

“现实”在这部电影里形成了一个连锁反应,在西方叫“蝴蝶效应”,在东方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绳子的一头,这条绳子上拴着无数人物,而绳子的另一头与其说拴着一个人,不如说占着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在现实中被人为可笑。但电影给了我们一次注意它的机会。我们因为所谓的知道、了解,而忽视的事物不是真不重要,而是你认为不重要。这样的情境之中,我们忽然成了电影里这条绳子上拴着的人物,在电影中不得不直视自己身在这个时代的耻辱,他人即我们。
2
《我不是潘金莲》有着当下电影少见的美学。我觉得这是一种恐怕只有冯小刚敢做的尝试。

最早,我以为是一个噱头,现在我以为这个美学有来源。超现实的镜头的确制造出了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人物置身于某个段落性的故事中,与主线的关系若即若离。除了李雪莲之外,所有人都经历了从对某个道理的无视、怠慢,到最终理解并接受的过程。
这个电影回答了“一个人撒米,一千个人在后面拾,还是拾不干净”的老话。一个人为了说清一句话而踏上告状之路,本身就很荒诞,并且主人公李雪莲还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十年。

我以为,导演把李雪莲拍成了一个侠客,历经磨难,矢志不渝,她的功夫是心中的信念,她要打败的不是人,而是他人对事物的理解。还有,除了李雪莲之外的所有角色,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个个庙堂的隐喻。这里面往深里说,还有一个江湖之远,庙堂之高的对比。

恰恰是在这部对白很高级的电影里,李雪莲的话不多,其余人的话不少,导演也夸张了小与大,弱势与权力,个人与集体,死心眼与宽容,民众与官场等等的对比,这就是荒诞的根源,幽默的出处。
事实上,李雪莲赢得观众也是因为她一直处于弱势、个人的一边,极其简单,只是为讲理而存在。只不过,她的简单被大家认为是经过包装后的简单,这比复杂更复杂。

“整个人群都在误读彼此。”这就是我觉得悲凉之处。所以,李雪莲很可能在这个江湖般的世界上,更是一个悲凉的侠客。
3
对于电影圆形和方形的尺幅设计,我觉得可以取巧地理解成主人公看待世界的方式,即故乡是圆融的,很多事都可以巧妙解决,但在她这件事上,没有解决,于是才开启了这部电影。而北京是规矩的,是很多事都无法逾越的,同样在李雪莲这件事上,有了解决,于是推动了这部电影。

一个女主角对应一组男性群像,每个人物的言行、精神状态,处事特征等等都片段式的构成了我们对李雪莲不同侧面的认识。这个女人形象被牢牢锁定在圆形与方形的构图里,影像层面着力表现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上,圆形的画面把人物关系处理的符合古代绘画的样式。
我在这个人身上看到了一种超越悲哀之上的自由,说“自由”可能有点大了,随便一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李雪莲的故事也可以是我们的故事,只不过电影看上去十分荒诞,可能我们早已像电影里其他人物一样,不愿正视自己,或者根本没意识到“不愿正视”这件事。

不是说,一个电影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李雪莲的故事讲完了……”我在电影片尾听着这句旁白心想,我是否也觉得一个人的表达是可笑的? 一个人的行为是愚蠢的?
当年,希区柯克认为电影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使观众看到事物内涵的能力”。如今,《我不是潘金莲》至少在提醒观众,在娱乐电影之外,在事物深处,的确存在着一种对“理解”的不懈追求。有个词是“理解万岁”,这部新电影的核就是说这个老话题。

放眼看去,每个人物,从小民到大领导、从厨子赵大头到卖肉的老胡等等,每个人面对李雪莲事件时都在心里呐喊,这个声音没有停止,也不该停止。

我觉得自己可以理解一个女人,凭借最朴素的自由、侠义精神,几千公里,大大小小的民间里十年行走不歇。一切动力只为说请一个理,然后心里敞亮地活着。

这个电影是对广阔大地之上,千千万万小人物的致敬,正是他们组成了苍茫世界。


视频|有节操无底线的视频脱口秀《奇爱博士讲电影》更新啦,本期为大家带来的话题是《导演可不可以任性?》,相信一定会带给大家不少的共鸣,希望大家留言区多多互动批评。



推荐 | 欢迎长按尾标二维码,“后浪书城”优惠购买各种电影图书;点击“阅读原文”,收听葛格在喜马拉雅电台为大家带来的本周影讯语音播报。“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