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我不是潘金莲

 

已经好久没去影院了,我平时很少关注娱乐圈里的动态,至于何时上映何影片几乎不去了解。前些天外甥女打电话给我说有...



已经好久没去影院了,我平时很少关注娱乐圈里的动态,至于何时上映何影片几乎不去了解。前些天外甥女打电话给我说有一部好片子,《我不是潘金莲》。她说和《秋菊打官司》有点像,网评不错,值得一看,我便欣然接受她的建议。

影片晚上七点上映,我们提前十分钟入场。她通过网络大致了解了一下故事情节,于是又跟我聊了起来:



这部影片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改编,冯小刚导演,范冰冰主演秦玉河妻子李雪莲。影片记录的是秦玉河与李雪莲因想逃避政策多生一个娃,多分一套房,双方商量好假离婚,可假离婚后,丈夫秦玉河另寻新欢并住入新房,李雪莲悲恨交加,导致腹中胎儿流产。一气之下,李去法院打官司,结果法院的判决是假离婚不成立,这就好比在离婚证上盖了个法院的章,老公竟然出口恶伤李为“潘金莲”,为给自己讨个公道,李走上了十几年漫漫的上访之路。

嘘~,不能再聊了,影片开演了。
影片以圆形银幕画面开场,以江南水乡为背景,一个披雨衣戴斗笠的乡下女人,在雨中乘着竹筏,宛如一副清新的水墨画呈现于眼前。女人下了竹筏,提着一些土产品找到下班在家的法官,一口江南特色的不标准普通话向法官诉说自己的诉求。

这似乎与多年前《秋菊打官司》以北方黄土高原为背景的镜头宽银幕形成鲜明对比,构图、语言、背景、屏幕、色调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或许是导演特意烘托:小桥流水之乡虽多柔婉之娇人,亦有性格坚毅之烈女。



小小的假离婚案,随着情节的发展,镜头转移到了北京。这时荧幕镜头显示为方形,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是个规规矩矩的地方,有规矩才能有方圆。事情反映到了这里,正在开会的领导得知此事,那几个不作为的官被撤了。

剧中的主角李雪莲,也不是不同情理的。她最初只是为了讨个说法,证明自己假离婚这一事实,没想到一系列的官员官僚作风作祟:找院长被骂,找县长被骗,找市长被抓。加之其丈夫也不肯说出是“假离婚”,反而污蔑一直本份的自己是潘金莲。人有时就是为了争口气,争个理故而不达目的不止。在此期间李也有偃旗息鼓不再上访的决定,可偏偏有官员就是不相信,要其写保证书,这样一来,李感觉一写保证书就承认原来上访之路是错误的,于是改变了主意,继续上访之路。可见,不把群众的事当成一回事,不信任群众也是导致信访问题的主要根源。
故事并没有因几个官员的撤职而结束,后来上任的官员,也没有从解决问题的实际出发,去解决信访本身的问题,而是一味敷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都知道,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维稳工作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原则是“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或者说“看好自己门,管好自己的人”。要对辖区内的老上访户定责任,定人员,负责上访对象的维稳监控。影片中基本再现了这一场景,派专人守,在车站码头等地布控,控制上访人不得离开辖区进京上访。为找一个进京上访的对象搞得焦头烂额,像就要天塌了一样。难道他们就没听过剧中台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剧中的语言也有独到之处,李雪莲是“小白菜”、“潘金莲”、“窦娥”,经过十多年的修炼,成为“白娘子”了。这些都是那些官员们的总结,这也是这些官员“培养”结果,是在长期上访的环境下“锻炼”出来的。若事情能处理在初发之时,就不会有“白娘子”的存在。党中央提出群众路线教育,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这个道理。把群众装入心中,走群众路线,设身处地的带着感情去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是解决和减少信访问题的根本。而通过敷衍,拦、堵,防、控、关等不当手段去保稳定,会让问题越来越复杂,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多。剧中官员们分析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小失大”分析的很透彻,就是没在解决小问题上下功夫,还好最后有所领悟。
影片以喜剧的形式荒诞而又写实,独特的视角“寻规而又倒矩”,浓郁的地方风味语言“结分离分(婚)”,再加上范冰冰精湛的演技,展现“我不是潘金莲”的十多年上访经历,揭露不为民做主官员的丑态,发人深省,值得一看。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关注 钤山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