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傅成玉闲聊能源:让消费者受益,才是油气管网改革的真谛

 

11月7日,中石油在其官方网站正式向社会公布其旗下的各类油气管网设施信息。至此,国内三家油气公司都按照能源局...



11月7日,中石油在其官方网站正式向社会公布其旗下的各类油气管网设施信息。至此,国内三家油气公司都按照能源局要求,全面公布了油气管网设施“家底”,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以及LNG接收站等相关设施的详细信息。此举,被认为是油气管网独立的重大进展。

在中国的油气管网中,中石油占据85%,中石化占8%,中海油占5%,其它公司占了2%。因此,这一领域被视为高度垄断,也被视为阻碍中国油气改革的拦路虎。油气管网如何独立或言放开,成为中国能源领域改革的众人瞩目之地。

中石油公开管网资源信息后,有文章称:中石油的一系列举动让外界看到了打破垄断的曙光,但反对油气管网独立的人依然大有人在,前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便是其中一位。

文章引用了傅成玉的一段话:“没有必要把管道全部单拿出去成立新的公司,单拿出去老百姓付钱更多,效率更低。油气管道不像电网,电网谁都用。天然气到城市门站、油到炼厂,是企业用自己的管网,点对点为自己服务,社会用不上。如果在中间加一层独立运营商,费用又高,两头衔接不好,供应不及时,油田端和炼厂端都可能出现憋库停产现象。像管道独立这样的改革,理论行,实践不一定行。”

我把这篇文章截图给傅成玉,也顺着这个话题聊了起来。以下,就是闲聊的整理。

傅先生的核心观点是:油气管道改革和其它改革一样,最重要的是要明确:

一,改革要实现什么目标?

二,要清楚现有体制的主要弊端是什么?要改掉什么?

三,通过什么路径才能既去除现有弊端又不产生新的更大的弊端从而实现设计目标。总之,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也不能为去除现有弊端而带来新的甚至是更大的弊端

他说——

如果说现在的弊端是三家石油公司对现有油气管道的垄断,那么打破这种垄断是我们改革的目的吗?在油气运输费用由国家定价的前提下,三家石油公司对油气管道的相对集中统一管理与民众心目中的垄断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与电网不同,石油公司的油气管道既不为社会上的各种公司提供直接服务,更不为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提供直接服务。石油公司管道只是为石油公司内部生产运行服务的。石油现有管道连接的是油田和炼厂,而气管道连接的是气田和城市门站。 在石油公司内部管道运输公司的主要职能

一是保障日常油气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顺畅;

二是协调油气生产端和使用端的生产计划和运行计划;

三是当两端中的任何一端出现异常或事故等不能保障另一端需求时,协调其它资源保障另一端的需求。

这些工作只有在同一公司中的统一管理体制下才能高效运行。 如果我们把这视为垄断,并想通过改革打破这个垄断即仅仅把管道公司从各家石油公司中分离出来成立一家独立的油气管道公司,其结果仍然是垄断,而且是更大的垄断。分离既没解决现实的弊端,又达不到设计者的打破垄断的目的。

如果改革的目标是要提高管道运输的运行效率,而把管道独立的做法其结果会恰恰相反,管道运输的成本会大大增加,效率则会大大降低。

以改革派著称的傅成玉说,我们不能为改革而改革。需不需改首先要明确想实现什么目标,达到什么目的。其中最重要目的之一是让消费者获益。如果仅仅形式上打破垄断,而实质上又导致各种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其结果是管道运输费用不降反升,管道企业的管理和运行等所有成本都会以各种方式体现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收费上,最终还是消费者负担。消费者不得益,对国家和企业都不是好事。

对于分离可能增加成本,傅先生有一整套的逻辑严密的分析——

首先是管理成本会的增加。

他说,管道在原公司中属二级公司, 若变成一级独立公司,不是简单的原有机构和人员的划拨,什么机构划出去,划出去多少人,不是新机构说了算而是由原公司来决定。历史上的任何这样的分离都不可避免的成为原公司甩包袱的机会。上级组织可以提各种要求但操作设计都是原企业做的。

这话由做过国企掌门人、主导过多次改革的傅先生嘴里说出来,可信度还是极高的。

他继续说——由二级公司变为一级公司必然会增加新的管理层级和管理机构。在原体制下,一些公共服务体系及管理体系统由总部统一建立和管理,如行政,人力资源,财务,科技研发,规划计划,战略管理,信息化建设,政府与公共关系,物资供应与采购,后勤服务等等,二级公司只需设立相应有职能而不需建体系。变成独立的一级公司后无法把原公司体系照搬过去,各个领域都要重新建立与其未来职能相适应的,完整的制度和管理体系。这不仅要花很长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的成本,还会出现很长时期的管理混乱甚至供应中断或安全生产事故。管理者一定要清楚,不是把三家油公司管道职能抽出来放在一起它就会向原来一样自然而然运行了,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傅成玉长期在央企做掌门人,对此才捻熟于心。不做企业管理、没有企业实践的学者们是不是对此有点丈二和尚?

傅先生的第三个理论依据是:成为独立公司后,势必增加管理层级和管理机构,仅总部机关职能管理部门和人数就会大大增加。

这是一定的。我甚至觉得,管道涉及能源安全,独立后国资绝对不会失去对它的控制权,企业也许还会按照一定的行政级别配置,犹如微信背后的傅先生曾主理的中国石化、中海油。如此,他的推论一定是成立的。

第四,傅成玉说,作为石油公司的二级公司其发生的很多费用是可以根据情况在石油公司内部分摊的,成为独立公司后其所有费用都不能对外分摊。其成本费用就会比原来高,所有费用都要加到管输费上,最终还是从消费者身上收回,傅成玉还认为,独立的管道公司运营效率也会降低。

谙熟油气企业的傅成玉说,目前国内管道运输服务是点对点的服务,即原油是油田到炼厂,天然气是从气田到城市门站,中间是管道运输。既要保障下游用户的及时供给,又要保障上游供给方的日常生产能力,三方的日常协调非常重要。三方都属一个公司时,因为利益一致,协调非常方便。管道独立则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不仅协调困难,还可能导致特殊情况下的下游断供或上游生产的关闭。效率降低就是成本的增加,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从闲聊中我能感受到,如果说傅成玉反对油气管网独立,是冤枉他了。他考虑问题更为系统、理性。任何一个改革,都需要考虑到它的复杂性,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论证,直至寻找到最优方案。

是什么促使有关学者和部门非要成立独立的管道运输公司呢?

据了解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和问题,如有的非石油公司发展煤制气而无法接入现有油公司的油气管道。再如有的民营企业计划在新疆、内蒙等地发展煤制气,进而提出新管道建设计划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傅成玉认为可以用更有效的办法解决。其实质一是解决现有管道对市场开放的问题,二是解决管道运性效率或提高竞争力问题。

解决对市场开放问题,可以由国家立法。无论是谁投资或管理的管道在有运力的情况下必须允许其它油气资源接入。运输费用由国家定价,或按市场同量同距离同价。 对于将来新建管道,则一律实行股份制。

解决效率问题,完全可以在现有体制下,要求三家石油公司把管道股份拿出来分别搞三家混合所有制管道运输公司。这即可保障社会效益又能形成新机制提高运行效率,还能保持足够的对生产方和使用方的协调能力。

我没有和傅成玉先生讨论到我对这一轮油气改革的看法:这多少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其中,需要更多了解实际情况、懂得操作的人参加顶层设计,而不能仅仅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做“空中手术”。






    关注 能源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