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充斥着「我有一个朋友」系列故事吗?

 

人永远是孤独的,所以我们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当故事跟我们的困境高度相似时,感受到别人也有着和自己一样的困扰,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安心感和认同感。...

原标题:你的朋友圈里,还充斥着「朋友体」吗?
作者:Lachel
公关/互联网人
知乎18万赞答主/心理学达人
多家媒体特约作者
公众号:L先生的猫(lxianshengmiao)




「我有一个朋友」这个句式,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在知乎、公众号、朋友圈,我们每天都能看见许多作者,用「我有一个朋友」开头,讲一个故事,试图解决你的困境。

当你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时,他们会说:

我有一个朋友,他选择了某某专业,后来怎样怎样……

当你不知道该考研还是工作时,他们会说:

我有一个朋友,他考研了/工作了,后来怎样怎样……

当你不知道该不该跳槽时,他们会说:

我有一个朋友,他也面临过同样的困扰,后来他跳槽了/留下了……

当你不知道如何处理一段感情时,「我有一个朋友」又跳了出来,言之凿凿地告诉你,他也曾经如何如何……

人永远是孤独的,所以我们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当故事跟我们的困境高度相似时,感受到别人也有着和自己一样的困扰,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安心感和认同感。

同时,美好的结局(基本都是)通常会带给我们一种信心:只要我们像故事的主角那样去做,我们也能得到一样的结果。

这些故事本身或许写得很好,很动人,但很遗憾,它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最不缺的就是各种个例。

面对同一个困境,同时有A和B两种选择,我们永远可以找出一大堆案例,支持选择A;也可以找出一大堆案例,支持选择B。

把其中一个案例扩展一下,加上渲染和细节,就是一个故事。

它本身无法说明任何问题:既不能说明这个路径可以复制,也无法说明它的操作可以成功。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它说得有道理,只是因为它恰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然后恰好被我们看到了而已。

举个例子,比如说「该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一个从大公司出来的人,可能会告诉你:大公司有多么完善的体制,规范的流程,他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碰到了非常nice的上级,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一个在小公司拼搏的人,也有可能告诉你,小公司多么依赖个人的努力,有许多机会让你一展拳脚,毫不吝啬对人的奖赏,是奋斗的最佳路径……诸如此类。

这些对不对呢?都对。但是没什么用。

就是让他们两个人重新走一遍流程,在同样的公司,完全照搬之前的做法,结果都很可能大相径庭——因为这个过程中有着太多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他们所认为的结果,很多时候并不完全是由他们所认为的原因造成的。

你看到的故事,只是恰好他们成功了,恰好被他们的朋友写成了案例,又恰好被你看到——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成千上万地发生。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选择性观察效应」:我们挑选样本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本身就对样本进行了筛选,而这个筛选对结果会有影响。

对于一个总体,如果我们能够掌握里面每个个体的信息,我们就能百分之百确定这个总体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往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需要从中挑选出一部分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观察,来估计总体的情况。

在所有的选择手段之中,选择身边的例子进行个例观察,大概是最差的一种了。

一方面,每个人能接触的人都是有限的,对于总体(按上面的例子,就是所有选择了「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人)来说,这个样本量毫无意义——因为实在是太少了。

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圈子都不可能是随机的,他们之间必定会有某种共性——正是这种共性形成了圈子——但在选择的过程中,它同时也会造成偏差。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他选择了大公司,一路顺风,没几年就做到了高管」——并不能说明其他人选择大公司也会如此。很可能,99%的人选择了大公司,晋升都非常慢,而那位朋友恰好是那幸运的1%。

个例没有意义,统计数据才有意义。

然而,吊诡的是,一直以来,自媒体和媒体们,都热衷于用各种个例来描述某种问题,调动读者的情绪。

例如,近几年来,各种年轻人创业的案例充斥报端。模式大概都是这样的:一位90/92/95年的CEO,想到一个点子,跟几个朋友组了个团队,见了个投资人,吃了顿饭,顺利拿到第一笔融资……

当然,为了增加可信度,这中间会夹杂一些失败、挫折、困惑、被轻视,但最后一定是产品落地,梦想照进现实。

实际上呢,被媒体选中的,一定是所有创业者中最突出的例子,要么业已成功,要么正在成功的路上,总而言之,是最有话题性的。

而那些胎死腹中的、无疾而终的、惨淡经营的大量案例,以及更多不见天日的点子和半路夭折的产品,他们会被媒体选中吗?不会,因为没有任何传播点——尽管后者比起前者,可能多了50倍、100倍。

这不是危言耸听。创业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即使是近几年互联网风头最热、投资人竞相追逐项目的年头,国内互联网创业的成功率(能撑得住2-3轮融资)也只有5%不到。

媒体所呈现给我们看到的,只是这最顶尖的5%,还有其它暗无天日的95%呢?我们根本看不到。

这就是一种「选择性观察效应」。如果你只看个例报道,你会觉得仿佛进入了全民创业时代,几乎每天都有新项目上线、拿到融资。但真正的情况呢?只有统计数据能告诉你。

但是,统计数据是否一定更加确切呢?

考虑下面这个例子:

如果我想考察「名校毕业生是否更容易进名企」,我随机挑选10所名企,统计其核心部门名校毕业生和非名校毕业生的比例,得出结论:名校毕业生的比例更高。那么,这个结论能证实「名校毕业生更容易进名企」吗?

显然是不能的。

为什么呢?因为能够考进名校的学生,总体来说,要么比其他学生聪明一点,要么比其他学生更勤奋,亦即,他们本身「更优秀」的概率比较高。

也就是说,即使企业招聘时完全不看背景出身,他们进入名企的机会,本身就会稍微高一些。

这同样是受到「选择性观察效应」的影响。

我们的本意是想考察:在不考虑能力差异的情况下,名校毕业生就业是否会更有优势。然而我们的筛选方式,本身就隐含了能力的不平等——使他们进入名企的,未必是名校这个标志,更大的可能是他们本身的能力,而我们的筛选方式是没有办法作出区分的。

同样,如果一项研究告诉我们,每天喝4杯咖啡的人,比一杯咖啡都不喝的人,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小25%,能说明「多喝咖啡对身体有益」吗?

如果没有给出任何材料,比如这项研究在哪里做、考察了什么样的人群、前后的人群是否一致,等等,光看这个结果,什么也说明不了。

因为,每天都喝4杯咖啡的人,至少是生活水准比较高的人,很可能比不喝咖啡的人更高。所以,他们的生活环境可能会更佳,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会更在意,获得优质医疗资源的机会也更高,因此普遍的健康状况当然会比后者更好。

这个效应,在中文网络上有个传播更广的名字,叫做「幸存者效应」。

这个名字是这样来的:

据说,二战的时候,有专家对执行任务后幸存的飞机做了统计,发现它们大多数是在尾翼和机翼中弹,所以主张道:我们应该在飞机的尾翼和机翼加装装甲。

这样做对不对呢?不对。

因为这两个部分中弹的幸存飞机越多,越说明它们不是关键部位,所以飞机才没有坠毁。那些真正重要部位中弹的(比如油箱和驾驶室),飞机当场就坠毁了,没有数据可供研究。

因此,若仅仅研究「幸存者」,就会忽略掉真正重要的因素。

这个故事的真假无从考证,但名字却非常直观易懂,因此一直传播了下来。

许多讨论「幸存者效应」的文章,都会提到一个案例,那就是193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

当时有两家公司在做大选预测,其中之一是美国的老牌杂志《The Literary Digest》。他们事先发放了1000万份问卷,并回收了230万份(当时全美选民大约是1亿人,230万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样本了)。

根据问卷结果,他们预测:共和党候选人阿尔夫·兰登,将在大选中获得69.67%的选举人票,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赢得总统大选。

然而,结果是,罗斯福获得了98.49%的选举人票(得票率则是60.8%),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兰登,令共和党一蹶不振。预测完全错误的《The Literary Digest》也因此声望大降,于结果揭晓几个月后停止发行。

《The Literary Digest》预测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他们邮寄调查问卷的对象:他们是从电话簿和汽车登记簿中收集地址信息的。在那个年代,家里有电话和汽车的人,绝对是相当有钱的人,而这部分往往会比较支持共和党。

二是他们选择的方式:他们是依靠被调查者自愿提交问卷来进行回收的。而非常明显,由于当时罗斯福的政策正在施行,反对罗斯福的人,比起支持罗斯福的人,有更强烈的意愿和动机提交问卷。

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The Literary Digest》筛选出了一大批「支持共和党的人」。显然,这个结果并不能代表全美国的选民。

可见,统计数据同样并非绝对可靠。不同的统计方式,有可能导致样本筛选不均,产生偏向性的结果。

最简单的例子:比起保持现状,更激进、希望改变的人会更愿意发声。但他们是否能代表所有人呢?

如果我们看到一种声音非常强烈,也许应该先问一问,这部分人是否能代表大多数?他们表达的诉求是否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还是因为他们只是声音特别大而已?

当我们看到一份研究数据时,也许可以先问一问:样本的筛选是否做到了随机?是否考虑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否让每种声音都有机会被听到?是否很好地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

不但个例会欺骗我们,数据同样会欺骗我们。只要有必要,信息的传播者完全可以通过筛选样本的方式,炮制出他们所需要的数据。

下一次,当你再读到「我有一个朋友」时,不妨,可以多留一个问号。
▷ ◁
L先生的话:


当然,「我有一个朋友」也不能一概而论。很多文章,会用实例来论证观点,亦即:先讲一个道理,然后用一个实例来解释它。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一篇文章,用一个故事切入,撩拨你的情绪,并试图通过这个故事导出某个道理——这时就要当心了。很有可能,你就被消费了。
-END-


相关文章

《有一种病,叫"被心灵鸡汤迫害妄想症"》

《"你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这句话错在哪?》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