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点评|高海涛:扛起“杨树林”里的“行李箱” ——读弭晓昕散文

 

扛起“杨树林”里的“行李箱”——读弭晓昕散文◎高海涛亲情散文写得好,阅读后,会用手背揩拭一下眼睛,然后在手机...



扛起“杨树林”里的“行李箱”
——读弭晓昕散文
◎高海涛


亲情散文写得好,阅读后,会用手背揩拭一下眼睛,然后在手机屏幕上写上想法,转发到朋友圈。手背上的泪水还没干,又会打动了一群人。弭晓昕散文不是这样,虽然同样写亲情,却尽量不去触动读者的泪点。这种提纯泪点智慧的写法,让人在父母的生存状态中宁静下来,为生活注入更多的希望与动力。

南虎员散文也属亲情类,也是两代人心灵的碰撞。虽然都写的是父母,却与弭晓昕散文有明显区别。南虎员写的是儿女对父母的孝敬,而弭晓昕写的是父母对儿女的疼爱。真爱无需表达,是一种自然而然。

娘的饭做好了,就站在院头上喊,“喂——吃饭了。”听到喊声,爹便停下手中的锄头,直起腰,“哎——知道了。”过了一辈子,爹娘之间的称呼竟是“喂!哎!”

这是《爹娘活法》里的一段对话。切实地刻画了爹娘的性格,没有娇艳只有真情。也浓缩了那一代人的纯朴自然。他们不会把爱表达出来,却植入了一片树林,种进了每一株玉米、豆秧、蔬菜里,喂入每一只鸡、鸭、羊里,凝结出绿色的粮蔬与肉蛋。尽管他们为儿女创造不了大量的财富,却种植出一片恬静的小杨树林,他们可以躺在吊床上,看云、看鸟、看蓝天。幸福装满了杨树林,那是他们的王国与世界。父母的坚强支撑出来的空间,足以让作者去冷静,去依赖。因为那个空间是儿女永远的家园,物质与精神的。以致于,不知道幸福是父母的给予。正像苏心那句爆棚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那些充满了父母情的大树“没有抱它们之前,它们一直在那里生长着,平常普通得竟然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不过,这只是弭晓昕叙述表层,她的目的并不止于此,她在寻找,通过一个个日常的细节在找寻父辈的内心底色,而正是这些底色,构建起一个家庭的肌理。

父母似乎永远有一盏心灯,这是一盏能够照亮儿女们的心灯。父母好像在默默地向儿女们传承着这盏心灯。这灯是无法给予的,只能用一个悟来得到。直到《缝补温暖》里,弭晓昕才悟到,“很多事情,你只能多年以后才懂,甚至一辈子都不能懂。我庆幸我懂的时候还不太晚,还有弥补的机会。”



弭晓昕非常平静简练地叙述了父母的生存状态,语言有张力,使人感受到父母承受生活的沉重,同时,也凸现了父母的坚强。但随着那只硕大行李箱的出现,弭晓昕渐渐失去了这份平静。“远远地,父亲正一个人站在路口张望,贴身紧紧守着一个硕大的行李箱。”直到地《父亲老了》的中间段落,“我提着大行李箱,父亲背着小包,拎着吃的,像个孩子似的跟在我后面。路上在上上下下的台阶中,那个大行李箱对我来说,确实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几乎用尽全力才能勉强提起,在去往站台的台阶上吃力地走着。此时我才猛然发现,父亲是完全地在依赖我,似乎忘了,女儿是那么弱小、那么单薄;而他曾经是那么高大、那么孔武有力……”这是情感最为复杂的一段,都让这个生活的“行李箱”表达了出来,直到最后,弭晓昕似乎一下长大成人了,“我知道,那是我必须扛起的,就如那个硕大的行李箱。”

最后,弭晓昕又恢复了一如继往的平静与张力。因为,这时她找到了自己这一辈做合格爹娘的智慧了。

2016年12月1日《沧州日报》


    关注 房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