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民俗风情

 

兰州民俗丰富多彩,其中嫁娶、寿诞、贺寿、修建、乔迁、禁忌等风俗最为有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嫁娶·...



兰州民俗丰富多彩,其中嫁娶、寿诞、贺寿、修建、乔迁、禁忌等风俗最为有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嫁娶·

嫁娶,包括订婚、下彩、结婚等内容。

订婚。旧时订婚讲究门当户对。男女双方不见面,全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寻访合适的女子,问其生辰八字,如与男方合婚,提瓶酒去女家说亲。女家若同意,将酒瓶打开喝酒。如果不同意,不开瓶口,并将酒瓶退回。有的地方,女家若同意便招待一顿长面,否则,就是不同意。一旦同意联姻,就选吉日订婚。订婚时媒人领求婚者,带上成双的衣服或布料、点心、连瓶酒(双瓶酒捆在一起)去女方家。女方家请来挚亲盛情招待,喝完连瓶酒就算订了婚。男方回去时,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满粮食让男方带回去。如今,逐渐演变为由介绍人“引线搭桥”,男女双方见面,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后,约定日期举行订婚仪式。俗称“提提合”或“下订礼”。
下彩。订婚后,男方逢年过节和平时都可去女家。每去一次,必带一份薄礼。在结婚前一年或几个月要下彩礼,俗叫“下酒”。男方备好衣物、礼钱、酒肉等,请介绍人同去女方家,女方设席款待,规模要比订婚时丰盛。彩礼钱根据双方家境而定。 50 年代一般为80~240 元之间。 70 年代在400~1000 元之间,如今上升到5000~8000 元之间。城市高于农村,水川地方高于山区。
结婚。男女两家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择日举行婚礼。男家俗叫“娶媳妇”,女家俗称“嫁丫头”,出嫁日称“催妆”。女方家亲友恭喜俗称“添箱”,多送首饰、衣物、器皿、钱等。女方家设宴招待比较简单,择选至亲若干人随姑娘去男方家做客,称“西客爷”。给姑娘陪嫁妆,据家境而异。一般是一对箱子、毡被、衣服及鞋袜、梳妆用具等。80 年代开始,陪嫁彩电、洗衣机、缝纫机、组合柜等。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要陪嫁一对碗,叫“衣饭碗”,意为去婆家后衣禄不断。女方还要给婆家公、婆、挚亲长辈及兄嫂各带一件见面礼物,多为枕套之类的东西,在婚礼上认亲见面时赠送,俗叫“抬礼”。
男方家结婚之日至少要备轿车两辆,按所择吉时迎娶媳妇。到女家要带上“报恩索”,即给女方父母送的衣物、布料。还要带上花馍馍、肉方子(4 根猪肋条肉)及酒、烟等。今民乐、大有、连城、通远等乡镇(即原连城鲁土司辖地)在娶亲时,女方家要求男方带一只母山羊羔,以献给家神。传说,原鲁土司辖民的家神叫“旮旯神”。姑娘出嫁如果不献羊羔,旮旯神就不喜欢,婚事就不吉利。娶亲去的人数要单,其中要有一妇女,叫“娶亲奶奶”。此人要选合属相的,父母、丈夫、儿女都齐全的,俗称“全焕人儿”。娶亲轿车忌用骡子。姑娘离开娘家时要哭,否则会被人耻笑。出娘家门前,手拿一把筷子,转身抛在地上,表示不带娘家的财。女方家的人要偷藏轿车上的东西,临走时让新女婿出钱赎回。新娘上下轿车要有合属相的亲人抱,俗叫“抱轿”。娶进门时放炮,用和着食盐、五谷杂粮的色纸花打身,以示驱邪。这时不合属相的人要暂时回避。新房炕上有合属相的未婚男子守床,俗叫“压床”。新房窗户用红纸糊,新娘进房时要拆破窗纸。炕头、被中藏放核桃、红枣,象征团圆、早生贵子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左女右,行三叩首礼(拜天地、祖先、父母),然后新婚夫妇互拜,再拜来宾。这时主持人说一些生财纳福、尊老爱幼、早生贵子之类的吉语。尔后,新婚夫妇给父母及至亲长辈敬酒、磕头、馈赠礼品,这叫“抬礼认亲”。有的女方陪嫁的东西这时让小姑开箱展示与众,叫“摆针织”。女方给新女婿做一身衣服或鞋袜、腰带,在婚礼上由新娘的弟妹或侄辈呈上让新郎试穿,这时新郎的同辈人用腰带将新郎束住紧勒,让他掏钱给呈盘的人,这叫“掏腰包”。然后,由新娘家的“喜客”把家里带来的长面亲自下到锅里,给新娘、新郎每人盛上两碗,让他们坐在一起吃完,表示情深意长,白头到老。
婚礼毕,众人把门,新婚夫妇抢先入洞房,认为谁先进洞房,将来谁就当家。晚上闹新房,俗称“闹床”。闹新房甚为随便、开放,有“三天的新媳妇没大小”之说。结婚后第二天,娘家的父母或兄嫂来吃“三日酒”。来时带着护襟、护袖等物,让新娘穿带着下灶房擀一顿“示手长面”,叫“试刀面”。以鉴定、考核“茶饭”技术的优劣和新娘是否麻利干练。这一天新娘由“全焕人”领到麦场上给石滚磕头上香,这叫“回对爷。”这样一做,从此可以出门。第一次回娘家时要乘早出门,忌叫路人看见,并且在娘家住的时间不能超过在婆家待的时间。婚后,男方要携带酒礼答谢媒人。

·寿诞·

婴儿出生后必记生辰,旋即向娘家报喜,择吉日看月子。“看月子”就是月内选择吉日,娘家人带上营养食品或衣物等来看望姑娘和婴儿。婴儿一出生,月房门侧挂一筛子,上夹红纸,或在门帘上贴红纸、缝红布,1 个月内禁忌生人进出,这叫“忌门”。婴儿出生第3 天要洗浴,称“洗三”。满月时剃头,剃下的头发攒成小球妥善收藏。周岁时在幼儿面前放置书籍、笔、砚等物,让幼儿任意拿取,以预测未来的职业。满月、百日、周岁时,邻舍都携薄礼恭贺,主人设席款待。
如果孩子常生病,或是爱哭闹,有闯姓的习俗,即天不亮要抱上孩子,提上茶水、馍馍到十字路口等待来人给孩子取名。给孩子取名者,吃喝后再将纽扣留下给孩于,有些孩子还将取名者拜成干爹或干妈,终生相认。如果闯姓时碰不见人,碰见什么就叫什么。如狗娃、牛牛、石头等。另外,也有向家神、方神、菩萨等神佛许愿保佑孩子的。男孩留发限期不剃,取名叫娘娘保、家神保等。到一定的年龄再杀羊献神佛、剃头,以示还愿。
·贺寿·

根据十二生肖将13 岁、25 岁、37 岁、49 岁、61 岁..依次定为寿期。49 岁以前不称“寿”,叫“本年”,贺寿叫“接本年”。姑娘订婚未嫁时,每至本年,未婚夫要为姑娘接本年,出嫁后由娘家人接本年。男子一般从37 岁开始由至亲晚辈来接本年。61 岁开始称“寿”。不论男女,每到寿期,亲友、邻居都来祝寿。年龄愈大,祝寿形式愈隆重。祝寿者献寿桃(桃形馍)、寿幛、寿联,亲友送布料、衣物,或金钱、佳肴。主人设酒宴招待。祝寿时主宾为上,陪客以左为正,右边为副。寿者披红上座,晚辈磕头拜寿。堂上设香案、摆寿桃、燃寿烛。
·盖房·

打庄盖房或盘槽设灶要事先选吉地,择吉日。竣工后,冬至前择吉日要“谢土”,即请阴阳道士判符、梦纸、诵经通说。打庄安财门(庄院门)盖上房最讲究。立木上梁要选吉日良辰,亲友村邻帮工并挂红,贴喜联、放炮贺喜,主人设宴款待。安门立木都要在中梁上凿一小洞,内装五谷、金银珠玉,外包一块红布,俗叫“包梁红”。上梁时木匠在梁上来回走,口说吉语,然后撒下准备好的核桃、水果、面豆、大枣等食品,任众人争抢,表示财门或新房建成后,财路广通,子孙满堂。新灶盘好后要吃鸡,取其“吉利”之意。建筑材料,木材用松木、白杨,忌讳用柳木、桦木。砌墙用土坯、草拌泥。60 年代以后改用石灰、水泥、砖瓦等。给老人做棺材,有如盖房一样,也很讲究。一般年龄上60 岁,有条件者必准备棺材,俗称“寿材”。寿材完工后,亲邻放炮披红,贴喜联祝贺。已出嫁的姑娘在恭喜时,要往棺村里撒上核桃、面豆等食品,用新条帚扫一下,向外扔出食品,任人去抢。这种仪式俗称“扫材”。迁居异地,居住新宅新房,亲友邻里都要贺喜,俗称“安房”。主人选吉日设宴待客。贺喜者赠喜联、喜幛、书画、镜框等物,放鞭炮祝贺。
·禁 忌·

旧时,兰州村村建庙宇,家家供神龛,有事先问神卜卦。逢天旱不雨和灾疾,必到神前祈祷或请僧道设坛诵经。平素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忌讳出嫁的姑娘死在娘家;重病或坐月子期间禁忌生人人室;客人来访刚出门,忌扫地、泼茶水;正月初一忌说不吉利的话,更忌动刀、动扫帚和向外泼水;正月里忌剃头,认为对舅父不利;身死在异地者,尸体或棺柩不能进家院;非正常死亡者,不能入葬祖坟;空棺材进院,要棺尾在前,棺头在后倒着进。擀面杖要在做棺材时一块儿做,如果是从外面买来的,不准从财门里入,要隔墙扔进去。

·秦 腔·

秦腔,又名秦剧、梆子腔、桄桄乱弹,是甘、陕地区影响较大,广为流传的一个地方戏种。色源于甘、陕民歌俚曲,早在元末明初就独树一帜。秦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基本腔调有慢板、摇板、代板、尖板、滚板等,在唱腔上还吸取了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特长,形成了“高亢爽朗,激昂悲壮,动人心弦,表现力强”的独特风格。乐器有板胡、三弦、笛子、梆子、锣、鼓等,特别是梆子具有很浓的乡土味。秦腔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有一些特技绝招,如耍翎子、摇帽翅、甩梢子、弹胡子、亮靴底,以及扇子、水袖,绸绢、吹火、变脸、耍牙等。





秦腔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4 行。男角扮演的生行,又按年龄、性格、特长,分为老生、小生、武生3 类;女角扮演的旦行,又分青衣、花旦、老旦、刀马旦等;净行都画有脸谱,俗称“花脸”;丑行多数鼻子上涂有白粉,故又叫“小丑”。秦腔化妆的特点,一是美,二是夸张。
兰州素有“秦腔窝子”之称,许多秦腔名流在兰州观众中享有盛誉。民谚有“快跑快跑,李正敏的“探窑”;快走快走,宋上华的“杀狗”之说,形象地描绘出戏迷们在晚饭后急于看戏的心情。 50 年代,兰州市有4 个秦剧社。新光剧社,名流有刘易平、靖正恭、杨金凤、陈景民等。除演出传统剧目外,还演过《刘胡兰》等现代剧,星期天加演午场,每逢春节或五泉山庙会,该社在文化馆剧场(现兰州日报社处),或五泉山东龙口演午场,既有座票,也有站票,观众盈池;与新光社齐名的有文化秦剧社,旧址在现永昌路百货大楼处,名流有刘金荣、党玉亭、王定秦、牛利民、王晓玲等。上演的《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等深受群众欢迎;上述两个剧社后合并为文光剧社,60 年代又改为兰州市秦剧团。现省秦剧团的前身是秦剧实验社,名角有沈和中、沈爱莲、刘清华等,上演的《棠棣之花》、《大破东平府》、《黄鹤楼》等亦深受群众欢迎;阿干工人秦剧团,虽不及以上3 个剧社有名,但也有孔新晟、傅菜启、七龄童等一些名流,拥有一批观众。
目前,兰州除市秦剧团外,各个县、区均有专业秦剧团,就连农民组织的民间戏班,也基本上以秦腔为主,秦腔已成为兰州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戏种。
·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是兰州农民的一种鼓乐舞蹈,气势雄浑、豪犷威风、热烈欢快,充分显示了兰州人民豪爽坦荡的性格,曾多次参加过北京的大型活动。  太平鼓鼓身长70~75 厘米,鼓面直径45~50 厘米,鼓重19~22 公斤。鼓身彩绘“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荷花莲子”,还有一色的红鼓。鼓面绘“太极八卦图”。鼓手服饰分为4 种:第1 种是黑罗帽,耳边插一朵大红英雄花,额头中间有一小圆镜。上穿红褂子、下穿黑灯笼裤、足登白麻鞋(鞋头缀大红缨子)、腰系黑布长腰带,前面缩一个花结,尤如舞台上的武松;第2 种打扮,鼓手头扎白头巾、身穿白对襟衫、外罩黑背心、下穿黑灯笼裤,系红腰带打一个花结、足蹬白布袜、黑布鞋、戴黑墨镜,显得潇酒;第3 种装扮,头戴罗锅帽(帽顶缀朵大红缨子)、黑衣、黑裤(上衣正中有一排白纽扣)、系黑布腰带打一个花结、足着白袜、黑鞋,显得粗犷;第4 种打扮,头戴黑圆帽、一身大红服装、腰系黑腰带(中间打花结)、白袜、黑鞋,显得豪放。表演队形有两种:一种是由数十名或数百名鼓手排成两行,中间用3 米长的压鼓杆指挥,前后锣、钹,队列前的领头鼓比其它鼓大一倍;另一种队伍排成3 行,锣、铱放在中间一行。两种队形头锣都在前边,由大钹指挥鼓队,指挥杆压节奏。太平鼓在流传过程中,经民间艺人的加工演练,形成了低鼓、中鼓、高山鼓、对打鼓、高鼓等六种打法。表演时,随着指挥杆的指挥,忽而跳鼓,拉红拳架子;忽而燕子吸泥,白马分鬃;忽而鹞子翻身,开弓射雁;鼓声忽而如响雷惊炸,忽而又柔凤相吻。兰州太平鼓相传源于元末明初。相传,朱元璋派大将徐达西征时,兰州附近的王保保城久攻不下。适逢元霄佳节来临,有人向徐达献计制做长筒鼓,内藏兵器,令军士装扮成社火队进城堡,结果里应外合,一举攻克。于是将这种长筒鼓命名为“兰州太平鼓”,寓江山统一,天下太平之意。从此,太平鼓就成为每年春节闹社火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传统的太平鼓全由青壮年男子表演。1992 年女子太平鼓队诞生,结束了男子汉独占太平鼓的历史,展示了新一代妇女的飒爽英姿。女子太平鼓队比男子鼓队更有特色。首先根据女子体力小的特点,将鼓身缩至60 厘米,鼓面直径35 厘米,鼓重12 公斤,鼓条、鼓糙均为60 厘米,鼓身大红底子上绘丹凤朝阳彩图。指挥杆改为指挥旗,旗边全为火齿轮式样,表示勇往直前。压鼓条也拴上了大小不同的五色小花朵,意为五谷丰登。打鼓槌和锣钹上拴大红和金黄色两种方绸块,以示吉祥如意、太平盛世。表演以大旗为帅,鼓队由旗、鼓、锣、钹、花杆子组成。阵法有“大轿迎宾”、“黄河儿女”、“女中豪杰”、“擂台比武”、“牡丹盛开”、“高原风采”、“丝路风貌”、“孔雀开屏”等,更使打击动作舞蹈化。


    关注 正宁路美食天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