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虎》、《花开伊吕波》与《极权主义的起源》

 

牢骚一篇。不是书评也不是影评...



我把这两部动漫和这本书并列,完全只是因为看完他们恰好是在相同的几天里而已。

但是又不仅仅是如此,因为人的脑洞是清奇的,是无法预测的,或者可以称作是“薛定谔的脑回路”?可以在毫不相干的东西间搭建联系。

以上是废话。

这篇文章不是影评也不是书评,只是一点个人的牢骚话。而这些牢骚话和这三个作品有关。有关的地方就是对于戏剧性的青春的企图。

缘起是这样的: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是我过的最郁闷的一个假期,因为每一天都是一模一样的——早上起来开始作雅思听力,写作;下午看雅思网课、练口语。晚上出去骑车或者治疗颈椎。有一次我突然发现,时间已经到9月3号了,而我记忆中的昨天好像还是8月23号,也就是说过去了11天我竟然毫不自知!我不禁想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终于,我考完了雅思(中间有点波折),但是回到学校之后,还是同样的问题,早上起来准备申请文书、11点半准时吃饭、下午要么上课要么看书、五点半准时吃饭、晚上刷B站。11点多准时上床。一周过去同样浑然无知!这真是太可怕了。我突然陷入深深的恐惧,对于生活一成不变的恐惧。这与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叠加起来,实在可怕。

一成不变的生活。

一成不变的青春。

一成不变的人生。

水到渠成嘛。但是,心安吗?

于是看到了松前绪花说的几句话:



“堕落什么的真好呢,富有戏剧性”。啊,“戏剧性”。看来我确实是在追求某种戏剧性。

所以我偶尔也会嫉妒动漫里的人。为什么萌妹子就住在你家隔壁?为什么你做饭这么好就能征服萌妹子的胃?这他妈都是怎样的运气啊!现实中哪有逢坂大河这种妹子,哪有高须龙儿这种人呢?

当然在二次元里找真实感的都比较傻。但是如果在现实中找戏剧性呢?

我想事实其实就是这么残酷吧,多数人的生活毫无戏剧性,就像我刚刚经历的暑假,和正在经历的这个学期。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在按部就班,诉诸理性的话,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都是为了未来的“美好生活”而努力。但是,这与想象中的青春,似乎毫不相干吧。

于是动漫里就有戏剧性的情节。松前绪花的妈妈为了避债,把绪花送到乡下外婆家,然后在外婆的温泉旅馆开始她所期望的戏剧性生活。逢坂大河鬼使神差的搬到高须龙儿家旁边,开始了七扭八歪的爱情故事。最后被强行喂了狗粮,心有戚戚。

然而现实中的我呢?回想起来整个高中到大学,完全没有任何的戏剧性故事,更别提刻骨铭心的感情这种事了。写简历的时候,感觉上面提到的各种活动,真是干瘪而无趣,像是从垃圾桶里面捡起几张还算有价值的废纸裱起来给人看看,好像我活过一样。

想到这些,再看《极权主义的起源》时,就似乎能够理解二三十年代德国和苏联年轻人的心理状态了。德国大学是极右运动的一大策源地,那里的学生去追随集权运动的脚步,难道不就是试图寻找戏剧性的青春吗?苏联的年轻人投身社会主义运动,难道不是想委身于一个超越性的集体与意识形态,在众人中寻求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吗?

当然,求仁得仁。追求戏剧性的年轻人注定不会失望,要么死在乌克兰的荒原上,要么死在苏联劳改营。这确实比单纯的毕业,工作,娶妻,生子要有戏剧性的多,尤其是如果还对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有信仰的话,死前还要喊出XXX万岁的口号。但是这是我们现在想要追寻的戏剧性吗?

说白了,这种企图的终极原因无非是对于“只能活一次”的恐惧。所以要“活的有意义”也许就变成了一种强迫症,也成为焦虑的来源。每个人都企图证明自己的不同,结果只有极少数人得逞。所以,多数人最后只能到电视剧中去体验在他处的“生活”。宅男们只是把电视剧换成动漫而已。

所以嘴上常常说“只想过好自己这一生”,才是最不容易达到的东西吧。

真是恶心呢。


    关注 翼家之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