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届学生有132名去造长五长七火箭,哪个班这么厉害?

 

“火箭订单班的学生身上有一股不一般的气质”...





造火箭,缺人? 没事,赶快下订单。

2010 年起,为了生产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天津火箭公司以“下订单”的方式,向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定制火箭制造的技能人员。“火箭订单班”由此诞生。这个班为我国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的制造批量输送了132 名技能人员,占天津火箭公司技能人员三分之一。

这种新生代技能工人的批量培养模式也被称为“开创了中国航天技能人才培养的先河”。

杜磊和张琳卿2011年入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2012年、2013年火速晋升为班组长。

“我希望他们能够撑起大火箭事业”“有时还有些浮躁”……分别是“80后”和“90后”的两个人,谈起手下更年轻的同事,语气中透着浓浓的责任感。

5年前,他们是同班同学。当时班里36名同学,毕业后有33名进入天津火箭公司。如今所有人都成了车间里的骨干,其中一半担任了班组的负责人,成长格外迅速。

2010年起,为了生产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天津火箭公司以“下订单”的方式,向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原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下称中德大学)定制火箭制造的技能人员。“火箭订单班”由此诞生。

这个班至今招了5届学生,为我国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的制造批量输送了132名技能人员,占天津火箭公司技能人员三分之一。

依靠“师带徒”的传统模式,中国航天诞生了一代代大国工匠。而这些新生代技能工人的批量养成,按一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的话说,是“开创了中国航天技能人才培养的先河”。

奔波的大三
在听到关于“火箭订单班”的消息前,杜磊的就业目标是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天津总装厂。

2009年,大二下学期,学校里传开了一个消息:火箭班要招生了。

“火箭可是很传奇的东西啊!听说不好进,试试吧。”考试的过程比他想得要漫长,经过了三轮笔试和面试,他和张琳卿及其他34名同学相聚在首期火箭订单班。

大三上学期,火箭班开学了。中德学校当时还没有专门的火箭制造专业教材,用的是211厂支援的厂里的培训教材,老师们现看现教。同学们珍惜这个机会,学得很认真,有一位同学工工整整记了一大本笔记,翻开来就像一本教科书。

学了两个月后,全班同学被派到211厂实习。那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真火箭,感觉“震撼”“圣洁”。

他们分散在各个部门,为老师傅们打下手。晚上经常有领导给他们作讲座,既讲技术,也讲做人。回到宿舍,他们把各自在不同岗位上的事儿一说,基本拼凑齐了对火箭制造从头到尾的印象。

有时候节点紧张,师傅们整宿整宿地加班,回不了家。火箭订单班学生平瑞华看在眼里,深受触动。几年后,在天津的厂房里,他经常会跟比他更年轻的工人讲起这些故事。

3个月后,他们带着所见所闻回到天津的课堂,航天已经在他们身上打下了第一层烙印。接下来的课是211厂派出的内训师来讲授,各个岗位的航天人深入地将火箭知识、文化、质量观、安全观等教给他们。

2011年4月,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院士来到学校,以《中国航天与素质教育》为题作了一场讲座。梁院士对火箭班的准航天人寄予厚望,希望他们举起航天的大旗。站在院士身边,张琳卿觉得自己何其有幸。


2011年4月27日,梁思礼院士为火箭订单班学员讲授CZ-5新一代大运载火箭。
在学校“回炉”一段时间后,他们再次进入车间实习。这一年中,36位学生往返于京津之间,在学校和工厂两头奔波,换了五六个宿舍。“多看看多学学,是很好的经历。”平瑞华说。

他们经历的这一年,是我国职业技能教育一段具有开创性的历程。
培养天津的火箭人
火箭订单班学生们这一年的奔波,都在天津火箭公司的设计之中。

2008年,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园在天津开工建设。当天津火箭公司总经理陶钢和人力资源处处长朱悦宏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四周一片荒芜,人手不足10人。

一两年之内就要建成投产,比起厂房、设备,更让陶钢焦心的是人。思来想去,在北京之外异地打造一支新的制造队伍,最好的方式就是本土化培养。

好在天津是全国职业教育的领先地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赛场便永久落户在天津,不愁教育资源。经过一番找寻,2010年10月,一院与中德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这所大学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合作项目。该校在全国最早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技能人才培养经验,2015年成为我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开设3个本科专业。

2014年,李克强总理出访德国,赠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一个铝合金打造的精致的鲁班锁。这个礼物就是出自中德大学3位学生之手。

“中德大学的职业教育有成熟完备的教育体系,能快速打造技术过硬的技能人才,这正是我们当时需要的。”陶钢说。

在我国航天事业50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天津火箭公司从零起步,以新公司打造新火箭,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化也包括在内。

“要从个人传授变成知识体系的建立,我们需要重新制定战略规划、目标和具体培养计划。”朱悦宏说。

因此,在火箭订单班开班之前,天津火箭公司便与中德大学进行了多次专家对接和研究,为新一代火箭的制造者打造定制课程。

统计显示,中德大学的所有专业中有30%与火箭制造有关联,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9个专业组群,可为火箭订单班提供充裕的学生和教学资源。

中德大学向天津火箭公司表示,经过两年专业教育,出自这些专业的优秀学生完全可以在第三年成为准火箭人。


火箭订单班学员进行拓展训练
德国经验与航天精神


周泓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右手边的醒目位置辟出了一块地方,安放着一支长征五号火箭模型。

“这是火箭公司特别送给我的。”她特意强调了与天津火箭公司的亲密关系。她是中德大学校企办公室主任,火箭班的负责人。

火箭班招生是中德大学的重要事件,每次开宣讲会时,几百人的礼堂都被符合条件的学生挤得水泄不通。

6月份,火箭班提前开展招生,火箭班先选完,其他订单班再选。申请材料多达几百份,但“幸运儿”只有三十几名。中德大学有“专科中的清华北大”之称,优中更优的学生才能进入火箭班。

“我们把最好的学生给火箭班。”周泓说,“这是我们自己的航天事业啊,一定要提供最优秀的人才!”

火箭订单班学生的课程,同时受益于德国制造业经验和中国航天传统。

中德大学长久以来与进驻中国的外企开展人才联合培养,这些移植于外国的教育经验,对火箭班的课程起到了借鉴作用。

比如外国注重图像化教育,教材里多以图片展示操作过程,便于理解和记忆。火箭订单班的教材便借鉴了这一经验,甚至进一步引入了视频教学。

再比如,外国将一门课拆成不同阶段,几年内循序渐进教完一门课。而在我国,一门课从初级到高级,往往一学期便教完了。

2012年,火箭订单班还引入了源自欧洲的“行动学习法”,将传统的“边干边学”更加科学化。这些外来经验正影响着我国的职业技能教育。

如何让火箭订单班的课程更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制造的要求,几年中朱悦宏与周泓同时思考着这个问题。他们开了数不清的沟通会,一遍遍商量课程与教材的编制,希望让学生们在企业和学校双向学习中最大程度受益。

火箭订单班的教学也得到了一院长征学院的支持。长征学院带来了航天技能人才培养的成熟经验,参与课程开发。

火箭订单班的课程在一年又一年的完善中日臻成熟。如今,该校已经成功向教育部申办了我国首个航天器制造专业。

火箭订单班的学校教育充满德国色彩,会说德语的老教师带来了德国工厂的故事,德国进口车床上精致的喷漆让学生们难忘;而在211厂的车间里,在巨大的火箭箭体之下,精益求精的老师傅让他们心生感动。“航天把我融化进来了。”张琳卿说。

这一年的学习对他们的塑造不仅在于技能。火箭订单班的毕业生们自认为,他们身上有着航天精神的传承。有一位毕业生曾短暂地出而复返,虽然外面的工作轻松,但航天企业的环境和精气神让他更为留恋。

陶钢也发现,火箭订单班的学生身上有一股不一般的气质。“表现不错的孩子,一问,很多都是火箭订单班出来的。”


火箭订单班学员在企业进行岗前培训
本土“双元制”


在火箭订单班的带动下,如今中德大学已经与各类企业合作开设了40余个订单班。周泓很高兴看到火箭订单班模式的推广,因为“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校企合作”。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享誉全球,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双元”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支撑了优秀的制造企业,也支撑了一个制造强国。

在德国“双元制”模式中,学生一进学校就与企业签订了用工合同,在校期间从始至终都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这是彻底的“人才定制”。

这种定制需要企业提前投入大量资源。在博世力士乐公司与中德大学合作的“双元制”项目中,学生毕业前,博世力士乐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投资超过15万元人民币。即使经过测算这一投入未来是完全能够补偿的,但对于中国企业,这仍是一个过于超前的思维挑战。

中德大学几十年前便利用“双元制”为外国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可能是国内最了解“双元制”的学校。

“这么成熟的经验,我们为什么不用?如果输在人才,我们可就输到底了!”她说。

火箭订单班则开创了本土“双元制”的先河。从学生学业第三年开始联合培养,能在企业承受能力和培养需求之间达成一个平衡,企业通过一年内有限的付出,就能一定程度上缩短人才成长的周期。

周泓和朱悦宏都认为,这是更符合中国实际的订单式培养。

在火箭订单班之后,其他国内军工企业也与中德大学达成合作,开设订单班。火箭订单班已经成为一种可复制的模式。

2015年5月18日,《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布,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制造强国建设离不开大量优秀技能工人的支撑,周泓认为,我国职业教育院校要承担起职责,必须与企业密切合作,推广火箭订单班模式。

新一期火箭订单班开学前,报名表再次堆满了周泓的案头。

“火箭班要的都是尖子生,你行吗?”周泓带着调侃问一个学生。

“行不行我都要试试啊!”学生回答她。

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时,中德大学里像过节一样,挂横幅、开座谈会。看到一线职工里有中德大学毕业生的身影,周泓尤其欣慰。

这些毕业生已经成了制造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骨干力量。6月25日晚,在长征七号首次发射前1个小时,张琳卿完成了箭上所有操作,为火箭发射把住了最后一道关。他有点紧张,自己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没问题的”。

11月3日晚,长征五号首飞当夜,张琳卿和杜磊没有到达现场。在天津的厂房,他们正为大火箭的后续任务忙碌。为了看发射节目,他们那天只加了一个小时的班。

文/倪伟

漫画/高一航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微信号:cascwx




官网:www.spacechina.com

微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投稿:cascweixin@163.com


    关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