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竟与邯郸磁山文化有渊源!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完善而成。从磁山文化遗址发现的14万多斤炭化粟以及圭盘、陶蓍草器两个制历划节的文物来看,磁山古人至少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了较为完善的历法来指导农耕。”长期从事磁山文化研究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磁山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张海江表示,磁山是中国农历发源地之一,这里在八千年前已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雏形。这一观点,已得到了学术界广泛认可。



近日,记者跟随张海江的讲述,穿越历史时空,追溯磁山文化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渊源。

中国第五大发明

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每月月亮的阴晴圆缺,一年四季的寒暑更迭,晴空星辰的苍穹布阵等等这些常见天象,都会使得古人感到新奇。几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在没有先进科学仪器的辅助下,通过长期仔细地观察,敏锐洞察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总结出了沿用至今的精准天文历法“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太阳历,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它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采用,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存理念。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二十四节气”为中华民族的农业生产、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自秦汉时期至今,该历法沿用两千多年不衰,对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国古代历法极为优越的地方。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磁山古人掌握八个节气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武安市磁山村东1公里处南洺河北岸的滨河台地上,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

1972年,我市兴修水利时发现磁山文化遗址,出土了陶器、石器、骨蚌器等文物5000余件,发现房基、灰坑、成批的粮食窖穴以及大量走兽、飞禽、鱼蚌、家畜、家禽和黍、粟、榛子、小叶朴、炭化胡桃等动植物标本。经权威测定,该遗址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是粟的最早种植地、核桃的最早栽培地、鸡的最早养殖地、玉石的最早发现地,距今10000—7500年,处于原始文明盛世伏羲神农时代。可以说,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揭开了中国乃至世界农业文明史的崭新一页。



“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14万多斤炭化粟和圭盘、陶蓍草器两个制历划节的文物,充分印证了磁山古人至少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了较为完善的历法来指导农耕。”讲到这里,张海江略显激动。



粟是一种耐旱作物,生长期短,种植粟需要准确掌握节气,才能收获。对此,《王祯农书》有载,一年“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

粟有坚实的外稃,极耐储藏。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80多个储粟窖穴,约14万多斤炭化粟。这只是通过发掘发现的一部分,而且这些粟是除人、牲畜所吃剩余之数,可见当时农业已相当发达。在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只有确定合适的种植节气,粟才能有如此大的收获量。这充分说明磁山先民在种植粟的过程中,已精准掌握了气候规律,从而按季节进行点种、管理和收获。



磁山古人是靠什么来划定节气的呢?磁山遗址出土的圭盘、陶蓍草器两个制历划节的“神器”,向人们展示了八千年前磁山人的智慧才智。

圭盘,用土或石制成的圆盘,中心插上一个木杆,用测日影的方法,便把日、月、四季囊括其中。一年四季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尽在其中。

陶蓍草器,作为测“日”的插杆基座,有“立竿见影”之效。它主要用来测日影长度以掌握时辰、节气,以便祭祀、占卜、指导农作。八千年前,有一个或几个磁山先民,总会守在这个陶蓍草器旁边,一年四季不停地把日月走过的影子,用陶丸球等符号记载下来,然后告诉部落头领,何时种植,何时收割,何时风雨弥漫,何时阳光灿烂,何时用于祭祀。



农历最早发源地之一

关于磁山文化与中国农历的历史渊源,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磁山二街党总支书记申礼成和张海江十余年来不断挖掘研究,相继在国内学术报刊发表了《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磁山文化与中国历法的形成》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在业界引起了极大震动。



资料显示,由河北省科技档案馆牵头,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以及省农科院等四个单位的二十多名专家组成课题组编写的《河北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的“河北地域原始天文知识的萌生”“磁山人的原始天文气象知识”等篇章都对磁山是中国农历重要发源地的例证进行了详细阐述。

记者查阅了新华书店在售的《中国世界古文化》。该书在介绍中国古文化的人文与科技成就时,写有这样一段话:“圭盘和陶蓍草器同时在磁山文化遗址出土,说明伏羲时代‘作甲历、定四时’在磁山文化时期已初步形成,二十四节气由此而来,这说明磁山是我国农业历法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如今,随着科技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虽然有所减弱,但它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心中,融入到了我们的血脉,在当代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我们惟有珍惜它、爱护它,并自觉地保护它,才能让“二十四节气”这一人类文化瑰宝真正传承下去。

以下图片请横屏观看
磁山古人生活场景






全媒体记者 李海涛

编辑:韩璞 张月炜







    关注 邯郸新闻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