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为何不见踪影?

 

恩...



截至今年4月,七栋斜坡旁建垃圾中转站的消息已过去近6月时长。说好的垃圾中转站如今却不见踪影是何原因?虽说当初建立垃圾中转站的计划引得七栋附近师生纷纷投诉,但如今不了了之的原因是否值得引人深思?

去年11月,后勤保卫处处长章庆国解释之所以建立垃圾中转站的理由是有助于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那么既有如此好处,垃圾中转站又为何至今不见踪影呢?4月末,小编从章庆国处得到一份关于“为何停止建立垃圾中转站”的说辞。他表示,之前之所以突然觉得建垃圾中转站是因地方环卫部门的要求和出于垃圾处理、垃圾分类更加方便的立场,如今则是因为师生投诉过多和地域狭窄等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停止计划。“打擦边球”“被你们逼的”,章庆国如是回答。

虽然环卫部门要求学院建立垃圾中转站,但如今却“被逼”得不得不停止计划而来打这个“擦边球”,那么以后是否会重启建立计划呢?章庆国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表示,如今学院能建垃圾中转站的仅有七栋斜坡那块地,但师生意见太大,因此将来可能会将建站地址选在8栋教学楼附近并将建站范围尽量推至白田岗附近街道的垃圾中转站,但前提是能买到地。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但此次小编可能要给学习生活在8栋或二饭附近的同学们带来“惊吓”了。“假若垃圾中转站建成了,受影响的范围应该是8栋或二饭附近了。”章庆国说道。值得“高兴”的是三年之内毕业的同学是没有机会与垃圾中转站“亲密接触”了。

垃圾中转站建在学生生活区不合理不美观,不仅仅对空气造成污染,更加对学生健康造成隐患,外国语系陈同学表示观点后提出疑问:为何不建在偏僻的地方?为何不建如人工湖等能美化环境的站点?中文系罗同学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另外她还呼吁学校在建设规划时应更理性以及能够更多地为学生考虑。

除却垃圾中转站,许多同学都表示“见识”过学院足球场附近的垃圾桶经常“超载”却未能及时作出处理的情况,对此,章庆国则表示保洁人员一天清理两次垃圾桶,但卫生不应该只有保洁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同学们的卫生自觉。


    关注 人间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