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对中产阶层伤害最大

 

与特朗普宣称的人为压低的操控汇率正相反,人民币的暴跌使我们又成了“最大的赢家”。对于富人,几年前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并购,海外置业更高潮不断,他们的确堪称大赢家;对穷人,货币贬值提升就业,也是前景光明;可对于中间阶层,恐要另当别论。...



人民币跌跌不休,眼看对美元兵临“7”的大关口。与特朗普宣称的人为压低的操控汇率正相反,人民币的暴跌使我们又成了“最大的赢家”。对于富人,几年前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并购,海外置业更高潮不断,他们的确堪称大赢家;对穷人,货币贬值提升就业,也是前景光明;可对于中间阶层,恐要另当别论

对普通人,外币的用途主要有两项:购物和旅游。而旅游和购物当然不仅限于美国,实际上欧洲、日韩和东南亚是国人光顾最多的地方。去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对应的就是外汇交易中心挂牌的13个人民币对外汇交易币种,权重最高的是美元,占比26.4%;欧元次之,占21.39%。因为与美元绑定的港元也是13种货币中的一种,且占到了6.55%的比例,故而CFETS实际上由美元货币和非美货币两部分组成,美元货币占约1/3,非美货币占2/3。如果今年人民币还和去年一样,仅是对美元贬值了,对非美货币平价或升值,对海外旅游和购物的国人还是件好事。可惜,今年和去年,人民币的形势天壤之别。

CFETS指数基期是2014年12月31日,基期指数是100点。去年12月11日宣布时,指数为101.45,而此前11月30日,数值高达102.93,较2014年底升值2.93%。整个2015年美元高涨,人民币被动升值,购买力空前。可到了今天,指数已经下落到了94一线,不仅对美元贬值,对非美货币也贬值,贬值幅度也相仿。

去年中国人海外买买买,全球扫货。中国人的旅游,特别是出境游,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志不在山水,意在购物。无论在欧洲、在美国,还是在日韩、在新马泰,大小商场、机场免税店,到处挤满来自中国的游客。去年“十一”黄金周,40万中国游客赴日,消费千亿日元。今年海外游仍在增长,但爆买的势头却不再强劲。中国海外游还是在创新高,却只是在英国脱欧、英镑贬值的情形下形成了一波黄金周抢购潮。
一年来,日元走势强劲,对人民币一度升值35%,欧元却受到欧元区前景不明的影响而与人民币相对稳定,不过今年来也涨了3%;英镑却因为脱欧,年来已经跌去了10%。这就解释了中国海外游从四面开花式的热买到选择性购物的转变。

抛开影响因素复杂的游客流向,海外并购更能反映中国企业家的取舍:Dealogic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年内中企海外并购案中,在欧洲的共有133笔,总金额853.42亿美元;在北美市场的104笔,规模总计307.75亿美元。对比2015年,中企在欧洲市场完成142笔并购,总规模333.84亿美元,在北美市场并购169笔,总规模279.60亿美元。相比美国,欧洲市场的并购竞争更小,且欧洲的监管对中国企业更为友好,这是驱使中企兴趣转移的关键因素。欧元与英镑的价格优势,更使得欧洲企业具有了更高的性价比。
消费者接触最多的海外商品当然不是亲自背回来或代购的。上至进口的特斯拉下至日本尿布,无不在涨价。当然,对于全球最大的工业品制造国,上至汽车下至普通日用品我们几乎无不可以自产,且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可抵消到海外采购的不利因素。可大量进口的原材料却是以美元计价,价格最终将传导给消费者。今年原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虽稳定,可铁矿石和煤炭等“黑金”,铜、锡、铝和铅等有色金属均大涨。9月份PPI终于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下滑,10月CPI回复到“2”区间,所有这些物价的上涨,都免不了进口价格因素的推动。若人民币一直跌下去,按悲观的看法甚至跌到“9”,一轮输入式的通胀就不可避免,届时受伤的就不仅是买买买的中产家庭,低收入家庭也将受牵连。

(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下面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今年我们笑什么」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