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浅谈戏剧《等待戈多》

 

浅谈戏剧《等待戈多》作为为荒诞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1953年首演至今,世界范围诞生过无数版本,然而无论...




浅谈戏剧《等待戈多》
作为为荒诞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1953年首演至今,世界范围诞生过无数版本,然而无论创作者做出怎样的主题延伸或变奏,将其解读为个体被上帝或命运抛弃也好,视作二战之后欧洲甚至全球民众空虚无望的精神状态也罢,均难逃脱贝克特设定的人类命运困境,人与人很难做真正有效的沟通,满怀希望的等待,往往并不能等到曙光。正因对人类的文明进程提出停顿式、重复性的质疑,这部作品无论怎么排演,似乎都很难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贝克特戏剧的“后现代”是有特定时间限定的,其展现了欧洲二战后的绝望。然而时代在前进,虽然今天的世界仍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群体性的绝望似乎已不是主流。全球化、消费主义、次文化、网络时代……人类的生活变得物质、高速、碎片、杂乱,也许我们前一秒还处在无望的等待中,下一秒即可获得直接的刺激。当充满隐喻、哲语,一笔一画勾勒人类荒诞处境的贝克特戏剧,以短则一个半小时,长则三小时无数次出现于舞台时,观众会不会觉得太过时?

另一方面,虽然当年剧评人马丁·艾斯林通过一本《荒诞派戏剧》把贝克特、尤奈斯库、热奈、品特等人画进“荒诞派”的圈子中,但其实这些人的风格不尽相同:“荒诞派”到底是情节上的荒诞,还是逻辑上的荒诞,有时学者也分辨得不甚仔细。所以当我们谈论“荒诞派”乃至贝克特戏剧时,应该注意,它是有具体所指的:贝克特戏剧,虽然微观上有一定的前言不搭后语、逻辑匪夷所思,但宏观上仍有较为清楚的故事轮廓和现实所指;它是在戏剧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乃至文学的意识流等流派的影响下,于特定时代形成的戏剧进化阶段。

时间让贝克特戏剧像易卜生、莎士比亚等的戏剧一样,被“经典化”了。它代表着一个特定时代的人类思想与戏剧样式。然而它并没有被逐渐供奉于神坛,成为后人对那个过往时代的标记与追忆,却一次次重新找寻到与当下的结合点,通过今人的再创作,实现了“永葆青春”。

贝克特戏剧的晦涩性与多义性,为创作者的多元创作提供了可能。譬如今年7月于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演出的法国利摩日国立戏剧中心版《等待戈多》,就由两位黑人演员饰演两位流浪汉。原著台词,如“要不是有我照顾……你会在什么地方?……在这会儿,你早就成一堆枯骨啦”“我们要是忏悔一下呢?……忏悔我们的出世?”舞台上的场景让观众不禁联想到当下困扰全世界的难民问题。再譬如曾跻身2015年柏林戏剧节、今年7月于国际大剧院国际戏剧季演出的德国柏林德意志剧院版《等待戈多》,演出开始、灯光亮起后,观众们看到,舞台上有一斜坡,斜坡上盖有粉色的织物,缓缓地,织物被拖入斜坡中央的一锥形大洞中,而后两位流浪汉从大洞中探出头来……如导演自陈,大洞带有“地狱”的暗示;演员在斜坡上要控制身体防止滑落,则暗示了人类生存状态的如履薄冰。

贝克特戏剧确实像一个谜,不仅是其原著本身难以理解,更因为而后研究者与创作者层垒的阐释与再创作,让其拥有了更为多元而复杂的含蕴。这谜一般的贝克特戏剧,会吓退一些初入戏剧世界的好奇者吗?肯定会。但只要人们鼓足勇气,再往贝克特戏剧的世界中踏入几步,其戏剧的魅力便会展露峥嵘——这也是为什么“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这样荒诞的故事,半个多世纪过去,我们仍然读个不停,演个不停,看个不停,而且依然有期待。

图文 陈晓宏

编辑 李静茹


    关注 山西师大戏影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