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辩 | 即使画地为牢,也要拗守逍遥

 

辩论是个怪圈却不是个围城,城外的人可怜城中人画地为牢,城里的人却在想我要快活逍遥...



2016年10月21日,“法辩”首届国际大学生华语辩论公开赛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32所高校齐聚中国政法大学,在唇枪舌战中展现辩手风采。北京大学辩论协会代表队,层层突围,最终斩获亚军。幕前的潇洒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本文将尽最大可能地呈现法辩幕后的故事。

上场队员:李心雨 高策 蔡庆和 李泽凡(由左至右)
“携我方四位辩手代表北京大学辩论协会问候在场各位。”

2016年10月,北京大学辩论协会代表队将这些话带到了“法辩”决赛的现场。

泡面与后援团
“辩论就像一场场战斗,我们都是战友。”六位卸下盔甲的战士在泊星地又见面了,没有生疏和拘谨,大家又像往常一样开始相互拆台、嬉笑怒骂。

“来这就是看看大家,一会儿一起吃饭去。”一起在“老丁”门前吹过的风,一起在44楼楼下小花坛的讨论,一起在国安社区的紧张备赛,每一个场景六个人都如数家珍。

9月25日,“法辩”备赛的开始,10月26日,“法辩”决赛的结束。

七天七场比赛,每场不到24小时的修整与准备,再加上与众不同的赛制、思辩性质极强的题目和繁复重要的数据资料,这对于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比赛结束带着买好的泡面立刻开始新的准备,短暂休息后,吃着泡面接着准备一白天,晚上比赛,比完赛再去买新的泡面。“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营养不良,可我回来是真的晕倒了。”六位辩手为了节约时间,就这样单调而恐怖地循环着炼狱般的生活。泡面与辩协资料小组成为了后援团的中坚力量。比赛的这一周,六名队员远在昌平,时间紧迫,人手紧缺,资料搜集整理难度极大,辩协为此成立了资料收集小组。“我们一直在摸索着准备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现在也算有了些头绪,团队配合异常重要。”

“法辩”的题目是陌生新奇而有趣的,每一道题目都是道德与法理的探寻,法律知识便成为了讨论的基础。不过,这六名队员并没有一位是法律专业的。基础知识无从下手,六名队员便开始自学,“辩题很难但也很有趣,那些知识我们都是现学的,翻着课本准备比赛,还在法大图书馆借书来着…”整整一周,七天,近乎全封闭的备赛,六名队员在自己从未涉足的领域学习陌生知识,还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外化,通过演绎对听众和评委产生有效的传播说服效果。现在提起,他们依然将此称为“最大的困难”。

师姐备赛期间还赶回学校做了重要的课程展示,师兄还回来考了期中考,还有师兄往返五个小时只为上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六位队员尽自己最大努力兼顾着“主业”与“爱好”,“只有你主业过得去,别人才会说这小子辩论打得也不错。”

                            高策在法辩中获得全程最佳辩手                    
立场是分析出来的


法辩提供的辩题,是所有人都注定要思考一生的经典问题。法理情义,道德人心,而当这些辩题没有立场选择地抛出时,他们的答案是:“没有规定立场,我反而不知道如何回答。”辩论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戾气重、嘴炮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反而是他们的群像。师姐说,“打辩论之后,我再也没有跟别人吵过架。”或许是辩论时的角色扮演,更多地丰富了他们的价值观。没有人会再急于定下自己立场,用直观片面的经验认识、粗制滥造的“意见”支撑自己的立场,“因为立场是分析出来的,价值观念是逐渐丰富的。”

分析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一场场辩论打下来大家最丰厚的收获。体验不同样的价值观、婚姻观、人生观,打辩论的征途你不经意间扮演了很多之前没有想过的角色,体验了不同人的、不同角度的正义观念。每当辩手们站在不同的立场,立场本身的价值观和辩手原先的价值观会逐渐扩充,“每当我收到一个新的立场,我会把我原有的价值观逐渐扩充。”

辩论的精彩,就在于赢了之后想赢,输了之后更想赢的心态,就在于和对方辩友较劲,和辩题较劲,和主席较劲,和裁判较劲,最终的最终都是和自己较劲的一种近乎病态的坚持。“第一场比赛的前一天晚上的模辩,我们被北师辩论队质疑没数据没例子。当时很崩溃。”被打爆,连夜找例子,连夜补漏洞,时间压迫与心理折磨叠加,“很难熬,很崩溃。”

上场队员:蔡庆和(右一)
帕累托改进


队伍里有打了六年辩论的“老手”,也有刚刚大三的“新人”。“辩协人才越来越多了,大家有了更多的外赛机会。”难以想象,辩协曾经并没有这么多的外赛机会,一路摸爬滚打,终于崭露头角。与外界的认可相对比,园子里对辩论的误解依旧存在,“巧言令色鲜矣仁”“玩文字游戏而已呀”,两位研究生学长姐还担心着导师看到自己的比赛消息。旁门左道、不务正业的爱好成了辩论难以更改的标签,沉醉的人沉醉的要死,圈外的人冷眼旁观。“辩论就像毒品,明明知道会牺牲太多,但还会义无反顾。”

“凭着爱能坚持下来的毕竟是少数,我们需要成绩来增强信心。”法辩亚军,近年来的最好成绩;温和沉稳,北大辩手圈了一车的粉。

没有指导老师,没有停课集训,“业余爱好者”摸索着辩协式发展道路,“主业不放松,让爱好更专业”。

“慢慢来,慢慢享受每个人的进步。不委屈协会里的一个人,这才是帕累托改进,不要牺牲以少部分人来成就别人,即使慢一点,我们也要一点点携手前进,这才是协会的意义。在前行的路上,每个人都收获东西,这才是前行的意义。”

上场队员:李泽凡 高策 赵洪彬 刘芳滢(由左至右)
感谢法辩比赛队员对辩论的奉献和热爱:

2011中文,2015中文(研) 高策

2012中文,2016历史(研) 刘芳滢

2013哲学 赵洪彬

2014数学 李心雨

2014工学 蔡庆和

2014中文 李泽凡

以及两位队友对法辩的全程支持:

2014元培 常颖

2015元培 龚澄渝

法大学术、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会等公众号对本文亦有贡献
"辩论是个怪圈却不是个围城
城外的人可怜城中人画地为牢
城里的人却在想我要快活逍遥"


    关注 北大辩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