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自答:从MOOC到斯坦福创业成长课

 

目光炯炯,重新做人。...



上篇文章讲到”知识类内容创业“,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网络上大量免费的好知 识,其实是被埋没的。 比如MOOC(大型网络公开课) :

  • 为什么MOOC在中国没有火起来?
  • 为什么MOOC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 为什么即使第一集10w人观看,坚持到第10集的人却指数下滑?
全世界顶级的教授为你讲课,免费给你看,你还爱看不看,为啥这么傲娇?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像N年前的我一样,在Coursera上注册一个”社会心理学导论“课程,上了两节,就再也没有然后了。为什么呢?

  • 一是觉得吧,这个课可学可不学,也许重要,但是不紧急;
  • 二是兴趣只够”三分钟热度爱好者“,坚持这么一小会儿;
  • 三是没有外力推着我,没有老师监督,没有考证压力。、
所以很自然就放弃了。你的东西很好,很正确,but 我不买单,甚至花点时间都不乐意,呵呵呵,”人之初,性本贱“。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好的内容产品“?上篇文章一位朋友Vera的评论启发了我:迷你版的MOOC+社群,也许会是未来的一个小趋势。这里需要系统化的知识,现实化的解读,同伴的学习,及时的反馈,以及有用性的指引,恩,值得想象……



今天不讲”知识类内容创业“,讲讲李笑来新出的一本读书笔记《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就是他在网上看了YC的20节创业课之后写的笔记,看看他是怎样成为他的,他是怎样学习的。”道可道,非常道“,先来听我唠一唠。

为什么讲李笑来呢?

一是因为最近读他的书、笔记,听他的讲座比较多,中毒颇深,受益不少,对现阶段的我特别有用。

二是因为我认为,他是目前中国,对知识变现+社群研究少有的,”摸到门道“的人,当一个商人开始深度思考+实力践行一件事的时候,我觉得是值得跟随的。

好了,不多说了,今天就只聊《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

序言:教育不是培训

首先要声明的是,YC课程不是培训课程,而是教育课程。怎么定义呢?关于“教育”,我第一次是在一个说文解字里看到“,育,上面是云,下面是月,它是关于云与月,关于心灵和想象的东西。后来看到一个说法: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起另一个灵魂。

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到的,我觉得特别形象和美妙,教育是唤醒,是启发,是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节奏,而不是“拔苗助长”,更不是“培训”——教你“烹饪”或“考证”的技巧。

这里的创业课,是给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它会讲”慢看快打,先想好再出发“,也会告诉你”先跑起来,精益创业,做出MVP来再说“,它会讲”all in 全力以赴,辞职去创业“,也会讲”先远程协作,先兼职做,试探一下情况再说“。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创业也好,成长也罢,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章《从点子到公司》

1、成为有作品的人,寻找有作品的人合作

你总要做点什么,总不能“飞鸟飞过,天空中没有留下痕迹”。所以,对于新入职场的人来说,积累你的作品,很重要。不管是写的文章,还是设计的海报,甚至能做漂亮的excel/ppt都可以称作作品,拓展开来,你写的书,你独立负责的一场活动,你经过了从0到1搞定一件事情的过程,你就能收获成长,而不是“一事无成”。

同样的,识别身边的人是否靠谱,也可以这么看。嘴炮那么多,靠谱的人是越来越稀缺了,怎么辨别呢?看作品。其实也就是“听其言,观其行”,TA做了哪些,又做成了哪些。反思自己,惭愧下,改进改进改进。

2、何为创见?怎样拥有创见?

great idea 翻译过来为创见,是有洞见和洞察在里面的,而不只是微创新。何为创见?

  • 这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 这个需求的市场有多大?
  • 这个赛道是否处于行业上升期?
  • 如果你去跑,你会如何选择跑道?
  • 你的成长策略是什么?
  • 你如何建立壁垒?应对竞争对手?
不断的反问,让你的”创见“不断落地,找到数据和事实的支撑,而不是”飘荡在风中“。

那么,创见从何而来?有没有”方法“呢?投资人Paul Graham认为:

  • 学习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 仔细琢磨你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的痛点
  • 多与牛人在一起
学习一样新东西,然后学会,学到精通,这个完整的学习经验,会极大的夯实你的学习方法。这样在学习其他东西的时候,你也就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另外”技多不压身“,多学点不同的东西,说不定哪天就串联起一个”新发明“了。就像乔布斯在大学时候学书法,后来做苹果时,对字体设计的贡献,就像李笑来小时候学习计算机,后来又学习编程自己做网站等。connect dots很重要。

3、从解决自己的需求开始

当我们学习研究一个行为模式的时候,无非关注三个节点:目的、手段、结果。

  • 我们挖掘需求的目的是:避免做出一个无用的东西
  • 我们挖掘需求的手段是:先从解决自己的问题开始
  • 我们挖掘需求的结果是:如果是自己的需求,有可能推及别人。如果自己都没有,是很难推及到别人的。
这和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  为什么我不看好玲珑女性社区 有点类似。女性账号的创立,本人如果都没有活成那个调调,做出来的内容是很难吸引人的。当然,这对于年轻人是好事,所谓的”消费升级“,所谓的”内容创业“,其背后的消费者背后是有代际转化的,老人老办法已经解决不了新问题了,所以势必会有一大批真正”懂用户“的新生代创业者出来。

另外,思考的方法论,除了从”目的,手段,结果“的路径思考,也可以从”过去,现在,未来“的路径思考。如果你有一个创业的想法,多维度深度思考,就变得很重要。

4、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如何成为聪明人

最近流行一句话:smart is new sexy 聪明是一种新的性感。那么如何判断是否smart呢?李笑来的观点是:

  • 此人是否有足够多且清晰的概念?
  • 对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否足够了解?
  • 是否有足够系统的方法论?
  • 是否有一定的成功经验?
从这一条条判断下来,我好像很汗颜。但这部妨不我去谈论这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你脑子中是否对”需求“”用户“”产品“”营销“有自己的概念?你能否建立不同需求之间的联系?你对于概念是否有足够系统的思考方法论:

  1. 这个概念有必要存在吗?
  2. 它指的是什么?
  3. 它指的不是什么?
  4. 它和什么类似?又有什么不同?
  5. 使用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6. 用错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论,有正确方法论的人,成长更快。最后成功的经验,可以是有一定的作品,也可以是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比较有耐心在一定的领域钻研。那么,我对聪明的定义是什么呢?

  • 了解自己,不管是需求还是情绪
  • 善于倾听,有一定的共情能力
  • 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成绩
  • 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成长更新
那么,什么是真聪明,什么是假聪明?小聪明又是什么呢?它和智慧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使用比较合适?过度使用有什么不好,这样思考下来,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

5、是否应该相信直觉?

10000小时理论的倡导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说:直觉是由经验、训练和知识发展的。所谓的”灵光一现“,所谓的“aha-moment”,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直觉有时候也需要验证,因为“数据会说话”。

比如:美国的犯罪率在三十年前持续下降,人们凭直觉给出的理由:

  • 警察局的功劳
  • 大学老师教育得好
  • NGO说是他们的服务见效了
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史蒂文 列维特却用详尽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相关度最高的理由是三十年前,美国通过了允许堕胎的法案,可能很多犯罪分子在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干掉了。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其实在创业中,也有很多“反直觉”的事:

比如,方便面卖不动了,不是质量不好了,而是人们有了美团外卖,饿了么;

比如,绿箭口香糖卖不动了,不是质量不好了,而是人们网购多了,没有超市收银柜台的那个场景了;

比如,shopping mall起来了,它的竞争对手不是别家的百货商场,而是网剧。因为在网上待太久,就没时间去逛了呀。

创业中你在思考你的竞品时,会以来怎样的直觉和反直觉?能否跳出自己看自己,是创业者的必要素质。直觉有好有坏,关键是你是否会识别。

6、如何真正理解他人的建议

这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先介绍两个概念“预筛选”和“后置筛选”。通俗来说,就是“先入为主”,还是“先听再思考”。大部分人的思考路径是:

  • 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 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声音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常常只会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东西,而陷入我执。这里的建议是先听,倾听别人说完,然后再筛选,好像那句歌词“别人的话听一听,自己做决定”。

555第一章讲完了,就写了3000字,赶紧停下来。这本书有9章,其他8章分别是:创业团队十条军规、做一个有灵魂的产品、创始人的创业基因、执行为什么那么难、创业公司的成与败、天使投资人最在意哪些事、最好的投资方式是学习、会沟通就成功了一半。以后摘选我觉得有用的再写。

PS:这是写给我自己的笔记,有点散乱,大家将就下。

PS:深度思考还在继续,但是好烧脑啊,欢迎对”知识类内容创业“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撩撩,留言勾搭哦~


    关注 鱼串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