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闽粤赣边沿客家名村川坊的前世今生

 

川坊林氏远祖九郎公故里一、川坊在哪儿闽西武平县武东镇川坊村地处上杭武平交界,分别与本镇三峙村、五坊村,上杭县...



川坊林氏远祖九郎公故里


一、川坊在哪儿

闽西武平县武东镇川坊村地处上杭武平交界,分别与本镇三峙村、五坊村,上杭县湖洋镇的寨背村、福全村接壤,距县城35公里,距镇政府10公里,这个偏僻山乡现代以来名声大振,因为这个小山村诞生了在武平县历史上仅有的“文武双星”,文星为林默涵(1913—2008年),历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是著名文艺理论家,《鲁迅全集》的主编,武星指的是1955年授衔的开国少将,老红军,经历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的解放军青岛海军通信学校首任校长的林伟将军(1914—1979年)。

川坊村不大,至2016年,有10个行政组,7个自然村,512户,约2100人,耕地面积1032亩,山林面积13568亩,自古以来是个人多地少的地方,除了20多户江姓,数户黄姓外,大部分居民都姓林,因为背靠高山,村民大都居住在逼仄的丘陵和平缓的谷地上,一进村子可见巍峨的高山,此山绵延十里,曰豹石山,西北面昂首雄起,山石裸露,犹如豹子头,整座山就是一只英武的雄狮。虽然居住地狭窄,但后有狮山,前有溪流,座北面南,居住地的小气候还是温暖宜人的,也可以说是个风水好,环境美,藏龙卧虎的地方吧。

川坊原来可不叫川坊,客家话语音里近似于“断坊”,原来是“汤坊”之讹。“川坊”即无河流,亦无一箭平川之地,望文生义则名不副实,其实这地名上只是“音译”而己,年岁大的人都叫“汤坊”,叫来叫去,听起来好似“断坊”之音,但老人们从不叫“川坊”的。

原来,在民国以前,这里一直都叫“汤坊”的地名,因为元朝以前汤姓是这里的主要居住,而且一度安居乐业,人丁兴旺,大约在元朝中期,有一武将出征南方,大胜而返,途径该地,鸣锣开道,好不威风,武官进村见该地山势巍峨,山峰笔架耸峙,知晓这里乃藏龙卧虎之地,不可小视,故下马步行,以示敬意,恰好一新媳妇在骑楼上专心做“女红”,她听到锣鼓声响,见路上黄尘滚滚,人声鼎沸,不禁好奇起身看热闹,慌乱中打翻用于接线的水碗,淋了武官一头一脸,武官见一女子探出头来,以为是妇人便溺羞辱自己,便勃然大怒,便派手下把守路口,全村人丁包括妇孺老少,一个不留,血洗汤坊,汤姓惨遭屠戮。

川坊林氏宗祠
二、林宗仁(兄弟)开基汤坊

经过元兵屠村好长一段时间,汤坊村田园荒芜,遍地荒草废墟,满目苍凉,狐鼠乱窜,成了无人居住的废村。

林宗仁是林千七郎四世孙,而千七郎为中堡开基的林九郎公五世孙,他们这一脉林姓堂号为“济南堂”,远祖为五代时精明有为的后周皇帝柴荣之子柴宗训,这一脉又称“柴林”。

清康熙年间林姓裔孙林正中作诗叙述柴林世系来历及九郎公开基的由来。
录咏诗三道
其一
惟君衍自后周来,非郭非林却姓柴;
不是济南更郡氏,闽州龙虎榜难开。
其二
福州流出到平川,中堡河田遍蔓延,
不设奇谋更姓隐,济南郡内裔何传。
其三
吾宗天潢衍派来,二世曾登殿陛台,
禅位隐名更姓后,嗣裔无名榜不开。


林宗仁曾祖千七郎从中堡迁居今五坊村鸦鹊塘罗田坑一带居住,林宗仁虽然出生乱世,但青壮年时明朝已经建立,国家初定,百姓向往安居,但他不想在家乡庸碌度过一生,故胸怀大志,远游寻找人生机会,经商(也有说当兵)碾转数千里来到国都南京,他读过私塾,一路上也用心寻师学习各种技能,故亦精通文墨医理,到了一高大城门楼前,因内急大解,随手扯下墙上大纸,不料这是皇帝征召天下名医的皇榜,旁边守卫皇榜的兵士见一青年后生揭了榜,非常高兴,簇拥着林宗仁到了皇宫,原来皇后(一说妃子)得病多时,太医束手无策,故贴榜征招天下医士治病,但十几天过去皆无人揭榜(青年原来要把皇榜当手纸的),当然,林宗仁也是无意中揭的榜,兵士拥至皇宫,他知道兹事体大,那天晚上苦思良策,暑热难当,心情忐忑,一边思索一边在身体上搓下一团团的“曼”(污秽),放在衣物中用蜡丸封好备用,第二天进宫为皇后看病,用“悬丝搭脉”技术给皇后诊病,脉象沉且迟滞,感之无力,为忧心郁结之症,开了药方,以蜡丸内“曼”用来为药引,不料三剂之下,皇后精神大振,又服三剂已能下地,再服调养之剂而痊愈,永乐皇帝龙颜大悦,故永乐八年(1410年)正月,永乐皇帝下旨敇封林宗仁为太医院大国手,少理寺卿,其父德荣公诰封少理寺卿,覃恩追封三代,并准许在汤坊开基立业。

林默涵诞辰100年纪念活动
此事在清光绪《汤坊林氏族谱》中有详细记载,清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武平平川人),钦点户部主事广东司的林其年在清光绪年间编的《汤坊林氏族谱》中特为林宗仁写了赞语:“赞曰——刚健中正纯粹以精克邀帝眷医 , 荣敕封国手大理寺卿活人妙术,分明王室攸赖洵笃忠贞杏林 , 济以诚宜尔子孙永盛科名。赐进士出身户部山西司兼理广东司钦点主政擢郎中,裔侄孙其年拜赠”。汤坊村背后有座大山,除了大山以南山野田庄属于该村,大山以北,汀江(河上)西边,直至潭溪里的九岽十三窝都为林宗仁后裔的产业。(后其祖父万满郎公葬于罗岗坝,墓碑可望九岽十三窝)。

该村林姓历代流传这样的传说,皇帝还赏赐林宗仁三件宝:一是金笔三支(意为代代出状元),二是贡米三升(意为五谷丰登,粮丁兴盛),三是一个造型独特的京都才有的“尖底鼓”。

可惜三支金笔途径福州南台时留传在那里,后据说,福州南台十万八千家,一家有犁耙不是姓林之家(意为林姓为书香门第),且人丁兴旺,贡米三升途径江西樟树,入店住夜林宗仁取贡米一两给店主煮饭,店主用照箩(竹制工具)捞饭,一直捞不尽,直至所有缸钵都盛不完,最后用尿桶装饭才没有了,店主从没有见到这么神奇的米,利用手段把贡米买了,此后樟树风调雨顺,成通都大邑。

汤坊林姓把林宗仁曾祖父千七郎尊为一世祖,祖父万满郎为开基祖,林宗仁和他兄弟(宗义、宗礼、宗敬、宗信)的后裔在汤坊繁衍生息600多年光阴,耕读传家,诗礼教化。林宗仁生二子春、宁,享寿68岁,葬于潭溪里回笼兔子地,传23—26代,有迁往广东、江西、浙江、四川等地。

林默涵、林伟都是为其后裔(林默涵为川坊18世,林伟为川坊17世)。

林默涵
林默涵的世系为:千七郎(汤坊1世)—万满郎—德荣—宗仁—能公—熊公—补祯—成乔—彦公—茂进—中鹤—生芹—友亮—孟伦—山珍—文宽—维源—如烘(默涵)。

林伟
而林伟的世系则为:中鹤(11世)—生芹—友碧—鼎伦—双喜—文桂(贵)—维诚(林伟)。

三、川坊人才辈出之谜

在这个弹丸之地的闽粤赣边小村落,近现代以来人才辈出,引起了本县和相邻县份民众的极大兴趣,这个客家村落除了秉承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外,还有什么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条件呢,笔者生于斯,长于斯,粗略总结可能有以下几条:

(一)是生存环境使然。川坊背靠大山,大山背后虽然有很多山场名义上是川坊人的,但离临县村场更近,不易管理,林木和其他资源大都被他人盗取,而大山前面山林少,耕地少,人稠地少,资源贫乏的自然环境迫使川坊人出外谋生者多,闯荡人生。

在民国时,各种手艺人和做各种生意的都很多,尤其是村民生活必需的木匠、泥瓦匠,钉砻匠人数众多,并且在上杭城和寨背墟开有店铺。在改革开放前,川坊可能是最多出外做工做手艺的,该村是有名的木工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几乎每家都有人会木工手艺,出门谋生足迹几乎到了江西的瑞金、寻邬、会昌,广东的焦岭、梅县、大埔,本省的上杭、长汀及武平等县,出外闯荡和谋生造就川坊人吃苦耐劳,见多识广和更加倾尽全力扶助儿女读书成才的共识和氛围。

民国时林大伟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独立旅第三大队大队长,1930年任上杭县县长。该村还出了一门爷孙三代出于名门(清华大学毕业)的佳话,第一代林登云,燕京大学(清华的前身)司法系毕业,毕业后历任宁德霞浦等地司法官,秉公司法有政声;第二代林如霞(霞浦出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服务扎根偏远的贵州,任高级工程师,现已退休;第三代为林光,清华大学毕业,博士后。

林默涵故居
这个仅二千人的村落,改革开放后已走出了200多大专以上毕业生,外出干部职工有400多人。

(二)是交通和人文环境。川坊属于武平县行政管理末端,是武平县边远乡村,在地理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和上杭县更有联系,以前到上杭城走小路只有30华里,读书做生意大多数到上杭城,上杭相对武平来说经济文化较发达,故川坊受其影响读书人多,观念也较开明,比如林默涵在上杭一中读过书,16岁到福州接受师范教育。在清朝该村就有私塾,民国初年办有新式学校杭武培英小学,培养了众多建设乡村的实用人才,故综合各方面因素,川坊村现代以来人才辈出,遐迩闻名,英才荟萃,是人杰地灵的客家宝地。


    关注 大客家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