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沃尔夫:我不喜欢“完美”的城市 访谈

 

他镜头中的城市,有密集工整到令人震撼的楼群,有街头巷尾不被人关注的生活杂物。他不喜欢“完美”的城市,他认为了解一个地方需要花上 20 年。...

▲ 《建筑密度》(Architecture of Densitiy),摄影:迈克尔·沃尔夫

影艺家按:他镜头中的城市,有密集工整到令人震撼的楼群,有街头巷尾不被人关注的生活杂物。他不喜欢“完美”的城市,他认为了解一个地方需要花上 20 年。他是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一位职业生涯近 40 年的严谨又有趣的德国艺术家。

本次采访来自《摄影之友》2016 年 11 月刊。

▲ 迈克尔·沃尔夫

“非典”,一个曾让全中国毛骨悚然的词语,然而,迈克尔·沃尔夫自己也没想到,这个非常时期的春天,却成为他摄影生涯的转折点。

在 2003 年之前,迈克尔是一名在香港生活了 9 年的摄影记者。在这些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为德国知名杂志 Stern 工作,这是本曾经拥有 118 万发行量,创刊 68 年的老牌杂志,在欧洲的地位与 LIFE 杂志不相上下,他曾因为这份工作而倍感自豪。
▲ 《建筑密度》(Architecture of Densitiy
▲ 《建筑密度》(Architecture of Densitiy

摄影记者这个身份,带他走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他喜欢上海的风情,惊叹于北京飞快的变化速度,擅长寻找二三线城市中有趣的特写。通常,他会花上 3 个月的时间深入到某地拍摄,去不同的地点、与不同的人交谈、了解本地文化、大量的拍摄是他完成一个图片故事的必要流程,而这一切的花销全由杂志社来买单。这几乎是每个摄影师梦想中的工作状态。

可事事都不可能一直那么理想完美下去。在 90 年代末期,由于互联网、计算机的出现,所有纸质出版物开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广告收入的降低导致制作经费的急剧压缩,迈克尔拍摄一个图片故事的周期不再是 3 个月,而被要求在两周内完成,1 年之后,甚至变为了 3 天。必然,这对他来说不再是一份乐趣十足的工作。他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拍摄方式,用自己的视角来代替“摄影记者”的视角。
▲ 《建筑密度》(Architecture of Densitiy
▲ 《建筑密度》(Architecture of Densitiy

在大量的外国人因为惧怕“非典”而离开香港的那个春天,他忽然发现自己在这里生活 9 年却没有拍下一张照片。妻子身边的朋友因为“非典”而去世,带儿子离开了这里,迈克尔却选择留了下来。

他几乎每天都出门拍摄,尤其喜欢穿梭在那些看似落魄、却极富生活气息的后巷之中。这种对自我视角的探索,让他对那些在中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都能见到的“椅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一把把“椅子”当成宝贝搬回家,甚至用上一年去研究它们诞生的理由,这些在别人眼中破旧丑陋的生活零件,在他镜头下成为趣味与智慧兼有的主角。
▲ 《随意摆放的椅子》(Informal seating Arrangements
▲ 《随意摆放的椅子》(Informal seating Arrangements

然而,这并不能被所有人理解,小到妻子的抱怨,大到被公安局拘留并没收胶卷,还有更多的人认为他的照片是对农村落后状态的审视。幸运的是,知名出版社 Steidl 愿意出版迈克尔的这些中国“椅子”,伴随着这本 Bastard Chairs 摄影集的出版,迈克尔终于迈出了从摄影记者过渡到艺术家的重要的一步。
▲ 《随意摆放的椅子》(Informal seating Arrangements
▲ 《随意摆放的椅子》(Informal seating Arrangements

在这之后,他对香港进行了深度的探索,花两年时间拍下工整密集到让人震撼的钢铁森林,用 13 年时间记录下后巷的日常,商业化的高楼大厦与挣扎于温饱和日常供给的老百姓仅距一线之隔。

他喜欢这样的深度拍摄,能够用照片挖掘出属于一个城市的性格。他把在后巷所拍摄的一切生活零件分门别类:手套、墩布、雨伞、胶靴和鞋、排气管道、丢失的衣服等,甚至用这些实物装饰了一面墙。
▲ 《丢失的衣物》(Lost Laundry
▲ 《丢失的衣物》(Lost Laundry



▲ 《后门》(Back Door



▲ 《后门》(Back Door

Q:何时开始对大都市这类题材着迷?

A:我从 2003 年开始拍摄这类题材,在这之前的 9 年,我是一名摄影记者。我会在一年之中在中国各地工作 6 个月,去过中国的很多省市为不同的报道题材拍摄照片,但从来没有拍过香港,因为我只把这里当作工作之外休息的地方,直到 SARS 来袭。

那个时候,大量的外国人离开了香港,包括我的妻子和儿子。但在决定离开之际,我忽然意识到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 9 年,却没有给它拍过一张照片,我感到很惭愧。于是我决定独自留在香港,从 2003 年 4 月开始了全新的拍摄项目,这里让我拥有了自己的视角而不是“摄影记者”的视角。这就是我如何对大都市感兴趣的过程,其实是如何对香港感兴趣,只是香港恰好是个大都市。
▲ 《透明之城》(Transparent City
▲ 《透明之城》(Transparent City

Q:除香港之外,还对哪类城市感兴趣?

A:我不喜欢“完美”的城市,比如巴黎。我喜欢能够看到历史、未来以及城市缺陷的地方,喜欢有性格的城市。中国所有的二三线城市都很有趣。不过我并不是抵触城市的进步和发展,我喜欢看到现代与传统碰撞的一面。我很喜欢上海,也喜欢亚洲。我更愿意深入了解一个城市而非走马观花。
▲ 《透明之城》(Transparent City
▲ 《透明之城》(Transparent City

Q:一般会花多长时间完成一个拍摄项目?

A:不一定,在香港我拍摄了 13 年,依然还没拍完。“东京压缩”这个项目我花了四年拍摄,每年用四周的时间。我的拍摄对象很明确,每天都在早晨 7 点 45 分或 8 点来到同一个地铁站,拍到 9 点,只有这个时间可以拍摄因为是早高峰。我连续拍摄四周,但因为我只能在工作日周一到周五拍摄,所以每年我有 20 天的时间拍摄,实际上,这个四年完成的项目,真正的工作时间只有 80 天。
▲ 《东京压缩》(Tokyo Compression
▲ 《东京压缩》(Tokyo Compression

Q:在你的摄影生涯中是否遇到过瓶颈期,以及难以克服的困难?

A:每个人都会遇到低谷期,我想我最难过的时期就是从记者到艺术家的过渡期。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去寻找合作的画廊,当时我已经快 50 岁了,但从来没有遇到过那么多次的拒绝,从出版社到画廊,每个人都会说:“这看起来很有趣,但似乎不太合适,请明年再来吧。”

我感到全世界都在与我为敌。我每天都要反复对自己说,你要振作你要让自己有趣一些,但每次依然是失败的结果,那段时间真的过的很糟糕。好在我并没有放弃,直到遇到了第一家愿意出版我作品的出版社,第一个接受我的画廊。一旦你有了第一个签约画廊,作品卖的还不错,后面就变得容易了,但寻找“第一家”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 《东京压缩》(Tokyo Compression
▲ 《东京压缩》(Tokyo Compression

Q:你曾卖出最贵的一幅作品是?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卖出高价?

A:最贵的一张照片是“建筑密度”系列中的一张巨幅作品,以 45,000 美元的价格售出。照片卖出高价有很多综合的原因,我只能说幸运也是其中之一。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出版 29 本摄影集为我的照片卖出好价格提供了重要的作用。基本上,买过我照片的人,大部分都有买过我的摄影集。

我在这方面一直很努力,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年出版两本书。我每天坚持拍摄,拍摄之外会与我的设计师一起工作,我负责提供照片并向他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是的,我也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当人们喜欢听你的故事后,就会愿意买你的照片。
▲ 《东京压缩》(Tokyo Compression
▲ 《东京压缩》(Tokyo Compression

Q:是否也在尝试做些与新媒体结合的项目?

A:运用新媒体搞创作的艺术家有很多,不过我不是很好的例子。2008 年我做过一个使用谷歌地图的项目,可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我想去尝试新媒体而去做的。

原因很简单,那时我刚刚从香港来到巴黎,一切都很陌生,我不喜欢这个城市,也没有出去拍摄的想法,直到我发现谷歌地图可以让我足不出户地看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我在我的电脑前支起三脚架,做了这个不需要离开我房间的拍摄项目,实际上我只是顺应我的情绪做了这件事。因为我搬到了巴黎,很想念香港,想去其他的地方看看。
▲ 《分界面》(Interface
▲ 《分界面》(Interface
▲ 《分界面》(Interface
▲ 《分界面》(Interface
迈克尔·沃尔夫

(Michael Wolf, 1954-)

德国艺术家,长年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进行拍摄。


撰文 → 周默

编辑 → 帕逻

影艺家微刊是杂志《影艺家》的延伸

由成都影像艺术中心(CDPC)主办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其个人官网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