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中追学妹的那些日子――一个非典型好学生的自白(下)

 

你们要看的非典型好学生的自白(下)火热出炉x0a在校生请勿模仿。...



题图来自作者:那些曾经的电话和短信记录,就如同青春的躁动一般慢慢褪色。直到最终只剩下回忆。

之前《非典型好学生(上)》发出后,很多人就在催下篇,以为是小编忘记发出来了。其实并非如此,作者实在太忙,小编也无能为力。昨天作者终于把稿子发给了小编,可是小编昨天加班到9点,眼都快瞎了,实在懒得看。今天闲下来一点点,就赶紧发给大家看啦。没有看过上篇的同学,可以点击文章最下方的“阅读原文”进行上篇的阅读。

据说这篇回忆的上篇发出来后,有好多同学强烈要求这个公众号的小编向我催稿。好吧,尽管平时各种忙碌,还是禁不住TA的软(tang)磨(yi)硬(pao)泡(dan),于是你们看到了这篇。这些事,其实好多年前就想写,只是始终没有勇气发出来。直到现在,当发觉对那一段往事真的释然了,便只会把那段时光当作人生中一次痛过却有益的经历而已了。

如果你读过上篇文章,一定会奇怪“无恶不作”的我,为何竟一点都没有写感情戏。其实,早在我班主任给我妈打那个告状电话的时候,我妈就有了相同的疑问。可当她直截了当地追问我是否还有早恋问题的时候,班主任却一反常态地给出了坚决的否定答案,这也使得我妈能够稍稍地松了一口气。班主任当然不会相信我能早恋,因为在他眼里的我,跟班里女生话都不说一句。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知乎曾有个问题:“在青岛二中就读是怎样的体验?”有位匿名答主这样写道:“就是从此再也看不上任何非二中的妹子。毕业越久这种感觉越深。宁肯单身,宁肯放弃很多别的好妹子也不愿意找其它的妹子。”此文一出,好几个朋友都来问是不是我写的,因为确实太像我写的了。其实是谁写的并不重要,但这话的确说出了很多我想说的。这篇文章,几乎都是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人来写的。她并不是我喜欢过的唯一一个二中女生,却是第一个,也是在校期间的唯一一个。

我知道我早晚会把那段时光记录下来。在过去了近10年之后的今天,或许终于到了可以写,却不再会对任何人造成影响的时候。之所以会把现在这个故事这么完整地讲出来,一来是因为对那段往事真的释然了,只是当做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事儿在二中圈子里早就人尽皆知。现在再写出来,并没有增添什么新的八卦。当然,如果有人连看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都兴奋万分当成新鲜八卦,那我只能告诉你,十年前人尽皆知的往事,早就不能称为八卦了,请歇歇吧,请不要因此去烦扰任何人——我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无论你是怎样的感受,是不屑一顾还是泪流满面,都请只把它单纯当做一段别人许多年前的经历而已就行。只是回忆,无关风月。

大幕拉开,故事开始。

1998年,我上三年级时,学校撤销,全班集体划拨到了附近另一所小学,而她正是那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彼时,我9岁,她7岁。据她后来说,她认识我,是因为我刚转去不久就代表班里参加了区演讲比赛的校内选拔赛,她也是选手之一。我还记得那次选拔赛我的讲稿叫《春天的思绪》,那是我的“保留曲目”。一番深情朗诵过后,我用一个略有夸张的动作作为结束,引来场下一片笑声。这次选拔赛,让早就在“小学生朗诵界”拿过多次奖项的我不出意外地在新学校再次获得了区演讲比赛的参赛资格,也让一个当时还不怎么认识,后来却一度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的——她——记住了我,直到10年后她还清晰记得我当时的动作。

可那次选拔赛并没有让我们从此熟悉起来,之后好几年,我们并没有什么联系。五年级时,为了能上个好初中,我再次转学到了另一所小学。虽然后来没去成最初想去的初中,却也去到另一所很不错的学校。巧合的是,在一年以后,她竟然也以特长生的名义来到了这里。当再次见面,我已初二,地点则是初中的团委办公室。学生会干部每天中午轮流在团委值班,第一次值班,我的搭档就请了假,叫来手下的学妹来顶替。那天是2004年3月29日,初春的青岛还有些乍暖还寒。初中要求所有学生都穿校服,可那学妹——上衣穿的是初中自己的淡蓝色校服,裤子却是天蓝色的青岛市统一校服。这么穿,并没有违反学校的规定,却透着一种与众不同。还记得那时的她,眼镜,马尾,俏皮地跪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歪着头问我:“你是不是也是XX小学的?我认识你呀!”

就这样算是正式相识,但直到初三我们互换了手机号后才变得熟悉起来。那时我是全年级成绩最好的男生,她则是下一级成绩最好的女生。我们两人,还有另外一个我们年级成绩最好的女生,三人组成了“上课发短信”的固定组合。那时的手机还是单色屏幕,跨网短信还要1毛5一条,在数字键盘上按半天才能编辑好一条短信的内容,不小心超了70字还得字斟句酌来精简。可这些麻烦都没有妨碍我们对上课互发短信的狂热,几乎每节课都在偷偷发短信中度过。每天少则十几条,多则上百条,聊天内容天南海北,从身边趣事到人生哲学无所不包,以至于每月面临高达上百块的话费时总要处心积虑向爸妈编造半天理由。晚上回家以后则改成聊QQ,经常一晚上就能创造出几十页的聊天记录。

后来我进了二中,和那位同年级的女生竟分到一个班。我总是不愿在同班发展出关系很近的朋友(直到多年后才听说了“舒适距离”这个词),所以发短信的对象就只剩下了她一个。那时的二中,手机在全校(不仅是教学区)都是严格禁止的,但这很显然也没影响到我。我依旧每天向她分享身边的趣事,她也不断向我更新自己的近况。还记得一天她懊恼又自嘲地说自己考试时整整一面考卷因为没看见而忘了答,等到发现时自己竟只是呆呆地一直笑到交卷,被我笑话了很久。

高一的一年,在几乎每个二中放假而初中上课的日子,我都会跑回初中。他们觉得我对初中感情特深,我只是笑笑。记得放寒假前那次回去,等到课间匆匆到她班门口见了她一面。然后,她发来一条短信:“你样子没变。”其实只有一个月没见好吗!

后来她开始叫我“大叔”,起因是某次聊天时她讽刺我的观点太陈旧了,我则以牙还牙地叫她“小姑娘”。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确定自己喜欢她,大概是终于等到她要直升的时候。没有喜欢过学妹的人一定不会明白,盼着喜欢的学妹升学到自己的学校(无论是初中到高中还是高中到大学)是一种多么让人幸福的期待。她来报名那天,我翘课搬来桌椅和一摞《交响》,以“给报名同学卖校刊”的名义在图书馆门口站了整整一上午,只是为了等到她来的时候可以开心地聊会天。其间还被刚下课的语文老师撞见,臭骂一顿后跑去又告诉了我班主任,不过我自是不在乎的。

她极其不出所料地被录取了。于是我邀请她在那个周六来二中看我参加的辩论赛。只可惜信心满满参赛却以失败收场。至今还记得那场辩论赛的题目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她说“当然是过程更重要”,可我抽到的论点却是“结果更重要”。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如果让我评价这一段对我影响至深却最终并没有任何结果的感情时,我却会毫不犹豫地感谢这一段让我成长的过程本身。

再后来,我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种技能——我可以不费太多气力就很快跟各种陌生的学弟学妹打成一片,特别是当对方都是令我欣赏的人的时候。不得不说,第一届改用面试选拔的直升班学生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活力是与之前笔试选拔的学生截然不同的。经过一个月的培训期和整个暑假,到了9月份正式开学的时候,2个直升班的100人其中一半竟都被我认识了,甚至我还可以很自然地打入他们内部参加聚会。可能有人会质疑我接近他们的目的,但我不得不说,其实多半原因跟这个故事无关。即使没有这个原因,我大概也会跟他们玩的很好,或许只是因为气场相合吧。在仅有的两届面试直升班的200人里,我认识的人在100个以上,只是可惜这么好的安排只持续了两年就取消了。当然,我还是几乎能肯定,跟一群学弟学妹玩得特别好又热心的学长(以及特别热心于回高中做大学招生的学长),大概八成其实心里对其中某个学妹是有想法的。笑。

玩笑结束,回归正题。那个暑假里和她的联系愈发频繁,了解和默契到了一种令自己都难以相信的地步。例如她曾经在百度贴吧匿名发了一篇帖子,寥寥数语,我却只通过文风和用词,一眼便认定那出自她的笔下,而求证的结果也一点都不错。以及还跟她很开心地约过几次饭,还记得是坐在现在早已拆除的台东邮局的椅子上等她从培训班下课。然后便是开学。期待了无数次的开学。

挺令我惊讶的是,她竟没有像我那样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她跟我说,几次小测验她旁边的几个人都比她成绩好,其中还有一次物理竟没及格。她嘴上说不在乎,不过一个向来要强的女生怎么可能不在乎。其实我是很着急的,可又能怎么办呢?想了想自己极其顺利的高中开始,和当时班里有些女生的因不适应导致的成绩下降,我一下子明白了:越在乎,越压力大,越不容易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可惜直到很久以后才懂得,对学习是这样,对感情其实也是这样。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开始频繁地打电话,时间通常是在每天晚饭后到晚自习前在宿舍休息的一个小时。我有时会向她说今天又看了什么课外书,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奥赛集训又跟他们在机房打了什么游戏。她则会跟我说起班里的趣事,或者女生宿舍里夜聊里出现的那些男生,抑或只是吐槽一下今天又没吃晚饭只能在宿舍吃泡面。不论聊多久,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在那个国庆假期又一次一起出来玩时,我一点点地解释她说觉得很难理解的地理课上的一些概念,用她拳头当地球比划地转偏向力和地球公转。那段时间,简单而快乐,不仅我每天都很开心,也明显能感觉到她的心情在一天天变好,压力在一天天变小。第一次月考,她考了年级第13,班里第5,和我通常的成绩几乎相同。她心情一下子变好了,而我也松了一口气。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不小心就溜走——转眼就到了10月底,我在她生日前的那个周末约她去海底世界,她没有一点犹豫就答应了。初秋的青岛已有几分凉意,不过海边的天气却让人心旷神怡,我觉得大概是可以表白的时候了。要说逃课翻墙玩电脑读闲书,我是高手,可追女生谈恋爱,这跟谁学去啊?即使身边有不少“高手”,可他们谁也都没追过这么优秀的女生(在当年,成绩顶尖的女生好像真没有早恋的),还得靠自己。

前一夜,却发烧39度,眼看着第二天的约会就要泡汤,心急如焚,只能祈盼着意念的力量可以暂时战胜一次病魔。令我惊讶的是,一夜过后,烧真的奇迹般地退了,只剩头微微晕。那天让我一直犹豫的是先表白还是就这样直接牵起她的手,最终还是在从水族馆走到海兽馆的台阶上鼓足勇气牵住了她的手。一秒,两秒……心脏几乎要从胸口跳出来,然后,还是被她甩开了。再试着握住,又被甩开……

之后的行程变得无比尴尬,尽管对高中生来说,100块门票的海底世界绝对算是高消费的享受,可再也没有心情去欣赏头顶游过的鲨鱼什么的了。各回各家,我还没从刚刚的变故中弄明白怎么回事。正常人的那时候的反应一定是赶紧道歉,希望这不愉快赶紧过去,把其它的想法都暂时搁置。可我偏要一意孤行,竟又编了一条表白短信发去,这真是火上浇油了,于是换来了一个表意明确的拒绝。这其实还不算太槽,还有挽回关系的余地,可我不知道被哪来的自信冲昏了头,心里暗想着“你拒绝我不是?一定是装出来的吧!哼,冷你一阵子,你就乖了。”然后就真的冷了她两个星期,连生日当天都没有说话。等到终于我也忍不下去,开始低声下气重新去找她说话和道歉的时候,她已经几乎不再理我了,任我再说什么都没了用。

现在想来,那时候完全是自作傻逼,活该倒霉。可那时候哪能理解到这些啊,着实狠狠地郁闷了一把。刚好那段时间大街小巷都在放王强的《秋天不回来》,甚至在二中操场都能听到对面烧烤摊传出的歌声:就让秋风带走我的思念/带走我的泪

我还一直静静守候在/相约的地点求求老天淋湿我的双眼/冰冻我的心

让我不再苦苦奢求你还/回来我身边/我身边冬天来了,和她美好的秋天再也回不来了。每每听到那几句歌词,心情都难以自已,每天唯一再能见到她的机会只剩下午饭时可以远远再看几眼。期中考试恍惚间竟考了年级130多名,创了历史最差(当然也有准备奥赛,一个月没上课的原因,高二早就不像高一那么容易吃老本了)。最最让心情雪上加霜的是,在即将出发去奥赛竞赛地之前,我忍不住跑到老师办公室去看了高一的成绩,在十几名的范围内找寻许久也没见到她的名字,直到无意中瞥见——她这次竟然考了年级第二!!尽管年级十几名的成绩我这样的人也能经常考出,可我心里很明白,经常考年级前三的人几乎都是固定的,那都是一些比我厉害得多的人啊!我彻底懵了。尽管从没认真学习过,可我终究是个“好学生”,成绩好坏我终究也是在乎的,特别是和最在乎的人之间。

带着这样的心情考了奥赛。4道题里有3道都几乎未答,只有一道感觉做对了。上午考完,当天下午在出成绩前竟又发现以为做对的那道题其实并没有做对,只要数据稍大一点,就会出错。这下彻底完蛋了!这意味着奥赛这条路大概是走到头了,就算高三再参加一次估计也很难得奖了……可再看看自己年级100多名的成绩,连高考都没法指望了。唉。谁知当晚评判时竟一个大数据都没有出现,使我唯一做的那道题侥幸得到了满分100分,而一等奖的分数线不多不少刚好是100分!一下午之间竟接连经历了从一无所有到直接获得名牌大学保送资格的大悲大喜。

回到学校,不再有未来的压力,我第一次决心要把成绩提上来——只为了不能比她差,太丢脸了!呃,说着轻巧,她这次考年级第二,那我得考年级第一才行,开什么国际玩笑……真的去看了这次考试我们年级第一的成绩,比我高了足足有60分!刚好班主任让大家写下自己对期末考试的目标,我就写了“比期中考试提高60分”,被和同学们写的目标一起贴在了后黑板上。有人看了以后笑我,觉得我异想天开,其实我自己也不怎么信。不过,不去试试,谁又知道呢?

那两个月,是我高中唯一认真学习的两个月。说是认真学习,其实照样每天翻墙出去玩耍,以及买课外书回来看。不过因为不再因为学生会,奥赛或者纠结于感情问题而占用时间,所以每天还是有一些真的学习时间的。直到期末考试成绩下来,连我自己都震惊了:竟足足比期中考试高了70分!全班唯一一个数学物理全满分!尽管因为那次试题简单,我并没有真的拿到年级第一,但也已经是一个高到我自己都不敢想象的成绩了。我更关心的是她这次考了第几,答案是我只侥幸比她高了2名……这还是在她没考好的情况下。不过,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已经证明了我有比她考得更好的能力。我很明白,从此我终于可以再也不用学习了。学习也不过是为了证明给自己看,给她看,现在已经证明过了。而即使我不学习,成绩也足够我保送的了。事实上,我的确再也没有怎么学习过。

寒假到来,或许是因为真的过了很久,她稍稍有点原谅我了;也或许是因为这次考得好,让我有了信心。总之就是两人的联系慢慢有了一点恢复,尽管对于关键的关系问题,她并没有任何的松动迹象,不过我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着急于改变现状了。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我们不止一次地聊过感情这个话题,她也不止一次地向我说起过她并不能理解爱情是什么,对谈恋爱也没有什么概念,包括之前博客风波那事情其实也印证了她所说和所做是一致的。只是我一直以为她对我是不一样的,我对她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到那时才慢慢懂得,并不是。在那之后,她一直不同意出来见面,用什么理由都不行。那个春节,尽管因为得到了保送资格和期末考试大爆发的双喜临门让我在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待遇,但却是我到那时为止过的最最郁闷的一个年。其实我们两家住在同一条路,我曾经用地图测量过,直线距离425米,实际走起来用不了5分钟时间。在之前很久我就曾去过她家借给她高中的课本看,还曾经一起在她家楼下的饭店吃过饭。于是我经常有意无意地从她家门口经过,总盼着哪一次可以撞见她,可是一次都没有。

再次开学,她已在忙于新的一届北大模联的准备。之前我那么努力想担任模联主席,很大程度是因为只有模联主席才能在高二再参加一次北大模联!于是,我不再有这个机会。当她从北京回来,又开始参与准备暑假里的二中模联,这让我终于找到了接近她的机会。

我们又开始每天打电话,时间则换成了10点下晚自习直到10点半熄灯的半小时,而内容则换成了帮她准备暑假的模联。在某个周末,我带着她跑遍了青岛大小印刷店,把制作模联纪念胸牌(蓝色圆形,上面写着We love MUN,不知道有多少同学见过)的价格成功从一年前的10块直接讲到了2块,这让我得意了许久。后来到期中考,她在月考就没考好的数学再一次发挥失常(哭着说“大题基本都空着”),这也让我很心急,还好帮她减压我轻车熟路,就一直安慰她,直到出成绩——因为她高居年级第5。是的,在数学只考了120分的情况下,呵呵。去追一个成绩好到这种程度的女生,每天在自虐中度过,这种体验真是独一无二,令人难忘。

再后来,通话的主题竟换成了一个我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她的班主任居然不断地劝她去学生物奥赛(这真是跟我班主任反奥赛的作风截然相反)!其实在搞信息学奥赛的同时,我还一直在学生物奥赛(别觉得我是学霸,我只是想在信息学拿奖以后再找个理由能不上课。那年考试前我曾经找心理老师借来了教学楼一楼的心理咨询室,窝在那温馨的沙发里看了快两个月闲书呢!),所以我太懂里面的情况了。就在那时,我刚参加完当年的全国生物奥赛,只拿到二等奖,跟我的第二个保送资格失之交臂。其实我的分数在全国除山东和江苏外任何一个省都足够一等奖了,在山东这种应试大省,跟别人拼死记硬背的东西,争全省只有20个的保送资格,就算保送了大约也只能在大学学生物学,绝对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更何况,她如果要学奥赛,就得放弃在学生会唾手可得的副主席和模联主席,这完全是毫无意义的牺牲。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怎么劝别人,苦口婆心劝了很久都没什么效果。听说她班主任竟然开始做她家长的工作了,我居然也给她爸写了一封长信阐述其中利弊(现在想起来,这真是碉堡了的行为)。后来我终于发现再那样劝她其实并不会有什么结果,最重要的是,我开始明白她的未来应该由她自己来决定。于是,在某个周末的下午,我把我所有的生物奥赛教材和笔记,足足一个旅行箱,直接从我家拖到了她家,并表示:我决定支持你学生物奥赛。三天后,她告诉我:她不学了。

之后她顺利成章地拿到了学生会副主席和模联主席,略过不表。那次期末考试她第一次考了级部第一,这其实也不值得惊讶。真的让我惊讶的是她超过级部第二的分数是:17.5分!我在二中两年,还从来没有见过哪次考试有哪个级部第一有这样的本事!

我一直怀疑她每次考得好的时候便会疏远我,只有没考好的时候才会纵容我的接近,却又没有证据。只是,那个暑假里,她确实又消失了,短信不怎么回,电话也不接。我只知道她去了北京学托福,之后又去韩国参加了一个对外交流活动。我只好给她写信。

信写了几千字,洋洋洒洒好几张信纸,可是寄到哪里呢?我居然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中找到了她参与的活动名称,继而找到了韩文版的主办方网站,从活动安排表里推断信寄到的时候她应该在釜山,然后又从主办方网站找到了韩文版的地址并译成了英文,再写上请转给参加XX活动的XXX,就这么寄了出去。没成想她还真的收到了。很久之后她才告诉我,信寄到釜山的时候其实她已经到首尔了,釜山的工作人员竟然找人一路把信又送到了首尔她手里!真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国度啊……

写完信还不过瘾,盘算着距离她回来还有10天,而我们从98年相识,到那时的07年,刚好经过10年。我开始回忆我们从相识后每一年发生的所有事情,再写下来,每天写成一封长邮件发给她,10天后写完,总数竟长达3万多字。后来到了大学,思修政治课的期末论文题目是:写自传。我又把那些长邮件删减了一些敏感内容后直接当做期末论文交了上去,年轻的老师毫不犹豫地给了我一个A。

其实那时二中在高三前的暑假还要补课几星期,那段时间我本该在学校上课的,只是很多天都被我装病翘掉了,即使在学校的时候也经常只是在校园里闲逛。直到有一天,闲逛的我和班主任撞了个满怀,他知道说什么都对我没用了,于是祭出了绝招:告家长。我天不怕地不怕,还真的怕这个,赶紧苦苦哀求。可是用什么理由呢?最出乎意料的理由最容易被相信,我装出一幅苦相:“老师,我失恋了,真的心情不好,求你别告家长……”

正如之前所说,班主任觉得我跟班里女生几乎都不怎么说话,怎么可能谈恋爱,自然是不信。我又解释,当然是真的,我不会傻到拿一个错误去掩盖了另一个错误啊。他终于信了(虽然不知道另一人是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XX啊,我知道你已经有保送资格了,怎么都能上个不错的大学,但,你不要影响我们别的同学……”我暗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啊!我再次使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老师,我真的……真的没有影响别的同学啊!你知道吗,她是这次高一级部第一啊!就是……那个……比……第二……高了……17.5分……啊!”(她这次考试的“壮举”早就在全校都出了名)一秒,两秒……时间仿佛凝固了,我亲眼看见班主任的脸由白变红,再变绿,然后头也不回地走掉了……在那之后,我的整个高三里,无论我出格到什么样子,班主任再也懒得管我了……

有趣的是,在我们毕业后,我的班主任又去教了她的班,我一直不确定他是否知道她是谁。直到在那次事件3年过后,同样是暑假,当我在人人网里发出了一些在那个暑假里和她两人一起旅行的照片的时候(不要问我为什么会两人一起旅行),他居然在下面幽幽地回了一句:“XX和XXX,都是我的学生啊!”我狂笑不止。再后来,班主任又成了比我小四届的某班班主任,当我们几个保送到名校的同学校看老师时,他兴奋地让我们给他班里的学弟学妹传授经验,然后指着我半开玩笑地说道:“你就算了吧,我怕你教坏我们班学生!”别看我在这两篇文章里写了这么多跟班主任作对的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也慢慢知道自己那时的年少轻狂和老师的苦口婆心。我不知道他会不会看到这篇文章,如果能看到的话,我想真诚地说一句,对不起。

回到正题,你们猜她回国后,看到那一堆“充满深情”的邮件时是什么反应?她当天深夜就发了一篇博客,回忆了在韩国的种种,在文章的最后她用一个PS写道(大意)“我怀疑有人是不是有强迫症或者妄想症”。我能猜到她会写博客,却没想到能来一句这么狠的PS。当在那个电闪雷鸣的半夜爬起在手机上读到这句话时,本想打开电脑写一些评论,却被窗外一个闪电,直接劈中电脑,打坏了电源和网卡,让全家跳了闸,也让我第一次懂得了“遭雷劈”的滋味。

高三开始,终于慢慢关系有所恢复。当她开始作为二中的模联负责人准备10月在北京的北大模联教师会的时候,正是我十一长假在二中加课的时候。为了帮她做教师会用的PPT,我又一次翻墙出校,却是第一次进了二中对面的网吧。在一群痴迷于游戏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间,我费了好大劲才给电脑装上Office(网吧电脑没有Office,也真是讽刺),然后花了全部三个加课日做好了PPT。另一位那次教师会的学生代表,杭外的学生会主席兼模联主席,后来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之一,一次她向我说起,在整个教师会议参会几十所学校学生的PPT里,唯一让她欣赏的,便是我的学校的。呵呵。没错,我总是可以轻易把与感情相关的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除了感情问题本身。

再之后,该到了我要选择保送去哪所学校的时候了。放在以前,我的学习排名足够被推荐去清华北大其中的一所,可我们那年的保送生居然各个都成绩优秀,清华北大自然是没我的份,不过我也并不在乎。我一直知道自己应该是会去浙大的,不仅是因为排名仅次于清华北大,而且我几乎可以肯定她会在一年以后也选择保送到浙大。那时,没有奥赛保送资格的二中学生也可以选择以小语种名义保送到浙大(然而很多人实际并不学小语种),他们借此揽走了二中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是,当复旦第一个到二中招生的时候,我不知为何竟直接报了名(每人只有一次机会,报了复旦等于放弃浙大),或许是真的想给自己换一种人生吧。在去济南考试前的最后一个傍晚,我约她到操场,两人就这么走了一圈又一圈,其实我期待着她能说出让我放弃复旦选择浙大,然后我真的会放弃。但她很显然没有说,只是祝我考试顺利。当走完最后一圈,她即将回班,我则要离开学校前往济南,在操场的楼梯旁,借着夜色,我第一次拥抱了她。

保送的笔试和面试对我当然都没有什么挑战,轻而易举被录取到了第一志愿的专业。当保送成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不去上课的时候,我却并没有回家去玩,而是做了另一件事。是的,当她第二次参加北大模联的时候,我终于圆了一年前的梦想:陪她一起去参加。却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几年前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给自己看,来怀念那段特别的日子。最近在硬盘的角落里竟然发现了这篇文章,干脆直接贴在这里:

我究竟在怀念什么》,写于2011年5月3

假期结束,深夜降落上海后的第一节实验课。整个上午的时间,本可以完成很多工作,却无心于此。关键词“PKUNMUN IOC”,百度完再Google,果然找到了很多很多之前未曾看到的文字。

上午的几个城市的陈述显得比较沉闷,但是最后一个的柏林显示出了强大的实力,他们的充分准备让他们看起来胸有成竹,也给了下午的第一个——我们很大的压力。

——美国代表 XXX

在我们之前,德国代表精心准备的发言让我们倍感压力。

——美国代表 YYY

至今我还难以忘怀那些出色的代表的精彩展示,德国的用心、南非的热情、韩国的默契……

——加拿大代表

不过还是想提一下柏林的陈述。看得出他们准备得非常充分。两位代表分站在屏幕两侧,大量影片剪辑从人民热爱运动,现代化宾馆,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方面给评审团深刻的印象;精心制作的地图标示清晰,易懂,意图明确;代表间的默契配合使整个陈述水平高出一般代表很多。——西班牙代表

最明显的就是德国,他们给出的统计数据之详尽、计算之精确都是惊人的,足见他们research的功夫。——韩国代表 XX&YYY(原谅我断章取义了……其实他们是想说德国太注重数据忽视的人性化的东西……但是我们人性化那方面真的做了很多工作啊,不信看我们的申报报告- -)

还有一些之前看过的评价,时过境迁,好多博客随时光而消逝,早已无处寻迹。让我欣慰的是,所有我看到的IOC代表的总结博文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德国,且几乎都是溢美之词。

看到这里,恐怕不知情的人都会以为我就是那个德国代表吧。可惜,我的真实身份却是IOC会场的Pager(传纸条的志愿者)。

北大模联用京外学生做Pager,后有无来者我不知道,反正08年前肯定无古人。很显然,这是我在写了无数封信苦苦哀求,甚至动用了XX姐,X头等等的私人关系后才勉强申请下的“待遇”。

说是“待遇”,一个高三保送生,放着好端端悠闲日子不过,却连续3个月每天花1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事无巨细地“给别人”(这是最关键的)准备冗杂的IOC申办报告,这还不够,还搞个假“Pager”实指导的名义一路跟到北京,每晚准备第二天的陈述,睡得比真代表还要晚——这,要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必然是“蛋疼”了。

每当有人问起我“高中最充实的是什么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起这一段时光。我学习太不认真太不上心众所周知,若是不太熟悉的人相问,我一般会打个哈哈,用一句“高中光玩去了,哪里有充实的时候呢!”应付过去;而若是相熟的朋友问起,我便会苦笑一声,一句“你懂的”总会得到朋友的会心一笑,是同情还是无奈,抑或嘲笑,我不得而知。

住在宿舍,每天6点40和还在上高三的同学们一起起床,匆忙吃饭,打开团委的门,搬出前一晚用过的从家里搬来的电脑主机,穿过狭长的行政楼与教学楼之间的走廊,再从平台走到实验楼,打开二楼借来的闲置已久的自治会办公室,再把主机接上用私人关系从心理老师那搬来的显示器,开始一天的忙碌。

要么是从鬼画符一般的德文网站中扒下需要的资料或者数据(幸好不是阿拉伯文……),要么是拿出高一给校刊排版时用的技术做长达百页,每页都得图文并茂的申奥报告。仅仅是图文还好,要是需要视频,得,自学Premiere吧。

临近中午的时候,那位令人又爱又恨的“别人”一般会偷偷地来一趟,我总会带着炫耀的神态给她展示一下上午的“成果”,交代一下接下来她要做的事情,然后在她临走时给一个偷偷的拥抱。为了不过于引人注意,甚至很少一起出现在食堂。

下午亦然。

在傍晚实验楼临近关门时,会走与清晨一样的路线,再将主机搬回团委。晚自习的三个小时通常用来与那个“别人”讨论:这一段陈述该怎么翻译比较好,那一部分该怎么设计,明天要做什么……有时可以小献一下殷勤,若她没吃晚饭,10分钟内我便会翻出校门买好晚饭再翻回来;若她感冒了,定会有一杯温度正合适的药水奉上;也因为小事而吵过,我一怒之下签条回家,留下她和那台她“并不知道”密码的电脑。呵呵,其实她当然知道密码显然就是她的生日。

经常会在团委与那对全年级羡慕的couple不期而遇,这里是他们的“秘密花园”。我总装作没有太注意他们,心中却是别样感受。那时的他们,在准备着保送申请、考试,从开始的忐忑甚至有点绝望,到结果出现,两人“双飞”,那一刻两人的惊喜,每一分每一秒,我都看在眼中。

更多的时候是各种小朋友来开会,有认识我(多是些高二的部长)的会相互打个哈哈,当然更多人则并不知道我这个此前并未见过的陌生人是什么来头。

就这样,每天从早8点到晚10点,14个小时,除去吃饭,几乎都在为了这事情而忙碌。从12月16号复旦保送考试结束,直到1月15号终于交上近百页的申奥报告,其间整整一月,周而复始。把这一切一直看在眼里的团委书记到了最后一天终于也忍无可忍,一句“何必呢?”,说者无奈,听者心酸,是苦是甜,尽是其中滋味。

那份报告令所有看过的人惊叹,毫不夸张的说,无论是内容的翔实程度,还是排版制作的技巧,绝对足以真的被一座城市拿去申奥,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的报告。这并非因为我强于别人多少,只是因为我是用“心”在做。(插一句,四年以后,我依旧这么觉得,不信你们看:http://pan.baidu.com/s/1c030rz6,欢迎下载)

忙碌远没有结束。整个寒假,依然沉浸在这事情之中。她在北京上新东方学GRE,我几乎没多想就跟去,报了个最便宜的四级班蒙过家里,本就不是为了去上课。那半个月的时间,每天几乎都在网吧中度过,当然不是打游戏,而是修改那份报告。也有快乐的时候,比如情人节的夜晚,烛光晚餐,第一次送她花,她的笑,还有深夜开出北京城的出租车。还有元宵节,新东方房山校区围墙外那段废弃的林荫铁轨,即使只是并肩坐在铁轨上啃着汉堡,也感到时间仿佛在那一刻永恒。(强烈推荐所有在那个校区上课的孩子们去那里转转,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绝对是世外桃源,与嘈杂的学校居然只有一墙之隔)

随后便是文章开始的那一幕,我想代表们一定都不知道这个打着领结,显得有点奇怪的Pager的真实故事。有趣的是,全场PPT唯一能与我的作品媲美的来自杭外的韩国代表,事实上,那件同样令人惊叹的PPT的真实作者的真实身份正是她的男友(是的,“男友”,很显然比我层次高),那个得了物理一等奖却放弃保送,最后考了省理科状元的牛人。

理科生的情感,不善言语,却都精心地埋在每一件作品里。

最终的结果,算是打了个平手吧——他们获得了申奥的成功,而我的那位“别人”得到了最佳代表。

(文章结束)

现在看起来,那篇文章应该是没写完,因为居然没有写到后面的事情:北大英杰阳光大厅,颁奖典礼。就在她上台领奖的时候,我冲到台下,用尽全部力气,大喊出了6个字:“XXX,我爱你!”场下近千人顿时一片惊呼。据说当时二中的孩子们包括带队老师各个面面相觑,见过我过分,却没见过这阵势。我想,我厚如铁板的脸皮大概就是从那时候起练成的吧。

那段时间还有很多有趣的经历,例如寒假里一天我实在是郁闷了,就到北大模联论坛上,随便找了个人,是代表英国的上海高一女生,不知怎的竟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跟这个陌生人把我的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她一直在听,却没说什么。直到第二天早上,我看到了后来她给我的留言:原来,她的男朋友也是刚刚保送的高三学生(去了清华),而更神奇的是,他们居然也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全都是同学,而他们走到一起竟然也是因为模联!(是的,又是一个“男朋友”的故事,你们知道我听了以后是何感受,可惜当年没有“虐狗”这个词)

就因为这种种神奇的巧合,因为这个故事,我和那女生竟一下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还让她男友一度误会吃了一些醋),而她的存在,也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这种优秀的女生也是有可能被追到的”有了很强的信心。直到几年之后,她跟她男友提出分手,她男友情急之下竟接连做出了很多和我之前的行为如出一辙的事情却依旧没能挽回。我这才明白,原来他们只是没到时候……

从北京回来不久便发生了著名的“4.28”胶济线事故,那趟往返于北京和青岛的卧铺列车,在寒假去北京学新东方和3月的北大模联时,我和她曾经都多次一起坐过。而她在那之前几天才刚刚去北京办美国签证,再次坐那趟车回青岛!我一遍遍幻想着假如她正在那趟事故列车上,我会不会不经过任何犹豫,直接冲到事发地点去。哦对了,办美国签证是为了参加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国际模联,那是二中第一次组团参加,我曾经努力了很久想作为高三学生破例参加,却没有成功。而就在她去美国的那几天里,发生了512地震,第二天我就拿出了之前业余写程序赚的一些钱,到红十字会捐掉,用的是我和她两人的名字。本只想自己纪念,却直接连我的头像带两人的名字都上了当晚的青岛新闻,还被各种家人看到,真是好不尴尬。据说那段新闻后来在青岛各种公交车上循环播了很久……

在北大模联时认识了复旦附中的代表,他们邀请还没正式入读复旦的我作为会场主席,参与组织暑假里的复旦模联,仅次于北大模联的全国第二大中学生模联。那时的复旦模联,还没有邀请复旦附中以外的高中生做会场主席的先例,但我终于让他们同意邀请她和我一起作为会场主席组织会议,食宿全包。这意味着我在入学前能带她来逛逛我未来的大学了?想得美,她自然是不会同意来的。理由也很充分,要考托福。

插一句,我倒顺便做成了另一件好事:复旦模联有个会场叫“商业挑战赛”,尽管二中模联不屑于参加复旦模联,可是二中的模经社能参加的全国会议却只有这一个。本来他们并没有邀请二中,是我找他们要来了5个名额。那年二中派出的仅仅5位小朋友,竟拿到了大会最高两个奖项之一的“最佳员工奖”,和4个次高奖项“最具潜质商业精英奖”中的2个,而且所有人参与的团队都拿到了团队奖。简单说就是,二中5个人,拿走了全场50个人所有的奖项里的一多半……去年,复旦模联的商业挑战赛第一次挂上了“全国”的名头,二中的小朋友们又不出所料地拿到了冠军,真是势不可挡……

回到正题。我还是在5月复旦模联教师会议结束,从上海回来后,约她在佳世客的星巴克坐了一下午,那天是5月31号。之所以能记得日期,是因为那天是超市塑料袋免费的最后一天,佳世客里到处是过量赠送的塑料袋,仿佛最后的疯狂。我给她看刚拿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送了她在上海时给她买的卡西欧表,尽管她嘴上说不会戴,但还是成了她在后来几年一直戴着的手表。

后来忘了因为什么关系又突然淡了下去,我再次很久都没有了她的消息,那是我第一次萌生了放弃的想法,大学里我要开始新的故事才对。就这样过了一两个月,突然在8月初的某天收到她一封短信(抑或邮件,记不清了,内容大约是我就要去读大学了,想见我),我顺势约她在7号一起吃饭。7号是那年的七夕,我想她是知道的。那年情人节、元宵节和七夕,三个情人节,我竟然都是跟她一起过的,我自己都难以相信。

我带她登上汇泉王朝楼顶的旋转餐厅,望着脚下变换的汇泉湾和太平山,跟她聊着我们各自对未来的憧憬。她说她还是想出国,还说起了几天前考完的托福。我当然学乖了,不再说任何别的话,直接陪着她到书城挑了好多有关出国的书。在出租车上,我如愿以偿得到了觊觎已久的她的学生公交卡的封面页。照片里的她,还在上小学二年级,而那正是我们认识的年纪!我则送给她一张我在同一时间的照片。如果我们都还是那时的年纪,该多么好啊。后来那张已有些破旧的卡片在我钱包里躺了许久,半年后我又直接把钱包也换成了她送给我的。

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那时的关系。尽管她一般从不主动给我发短信或打电话,但只要几天不联系她,她一定会主动发短信来,仿佛是一种默契。那年的8月31号,是大学开学的日子,也是我们相识整十年的日子。在上海的我跟她打了一通长长的电话,又在网上订了一大束玫瑰,送到她的宿舍。在那时,回想起整个高中对她的追求,我一直觉得那是我人生最深刻的经历,未来都难以超越。我不知道,也不敢想半年后,一年后和她会是怎样。那时的我绝对绝对不会想到的是,我即将面临的,却是一个比之前所有所有经历,还要丰富和奇特得多的复杂故事,很多缘由,让我直到现在都还弄不明白。

(全文完)

又及:

既然文章叫《在二中……》,写到这里也就该名正言顺地结束了。其实有一瞬间,我突然想写续篇,大约会叫《毕业后,我和二中学妹【们】的那些事儿》。当然一定不会真的写,虽然后面的事情比这篇文章里写的,应该还要离奇10倍,不,100倍。说白了,之所以敢写现在这个故事,很大程度是因为所有写出来的内容,早已都不再对我那么重要,相信对她也不再那么重要了。谁也不会把心底【正在】最最在乎的东西就这么简单粗暴地公诸于众对吧。所以,让等着八卦的你们失望了。

不过,可以友情奉送点后续片段:

三年后,2011年的暑假,在又经历了很多很多事情之后(有跟她的,也有跟别人的),我突然意识到,在整个过去,我最最欠缺的便是在感情中对对方的尊重。说白了,我爱的只是自己——成长过程中,一切都太顺利,我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不管那是一个冷冰冰的物件还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第一次出现了我拼了命都得不到的(人),激发了更多正反馈,却忘记了对另一个独立个体应有的基本尊重。可能有些女生虚荣心强,使劲追追也能奏效,不过对那样一个显然独立自主有想法有能力的女生,只会适得其反,让双方都受伤。

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之前她很多对我的抱怨和指责的真实含义,愧疚难当,给她写了一封长信,回忆和反省之前的错误,深深地道歉,题目叫《欠你一句对不起》。可惜,邮件发出,我等了很久,却始终没有收到她的任何回复。

又三年过去,到了去年(2014),我鼓起勇气又加了她的微信,终于又能像老朋友那样聊天。她告诉我就在那一个月前,她终于回复了那封三年前的邮件!而那个几年前还是我跟她专用的,private开头的邮箱,我已很久很久没去查看过了。幸好还能登录,得以让我看到了三年后她对整个事情的思考,题目叫《也欠你一句对不起》。其中既有她对自己的反省和对我的道歉,也有对之前的我的一些评价。其实她对我的道歉大多数我觉得都没有必要,因为显然是我的错误要比她大得多。就只把信中她评价我的那一段贴在这里吧:

其实我们之间的种种,真的都是因为不懂事。我从没质疑过你曾经对我的感情,也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很聪明很有责任感的人。但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为何一个口口声声说着如此喜欢着我的人,却也可以那么重的伤害到我。你没有足够的尊重我的意见,偶尔说谎,还会为了很多面子或者形式上的问题与我争吵,哪怕你深知自己的做法会为我的生活带来困扰,也会依然那样做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写下这些不是为了举例子翻旧账,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曾经因为这样一件连着一件的纠结而感到非常伤心和劳累。为什么彼此了解的过程不可以简单轻松一点呢。

在你11年夏天发给我的最后一封长邮件里,我很感谢你的那些话。如果我们之间有任何一方不那么任性固执,说不定事情的结局就不会到今天这样都不会彼此联系的地步。我也会为失去了一个朋友而感到痛心。但是过去不能重演,我需要的是看清楚问题,然后一步一步成长。我,完完全全赞同她说的这些话。

可能另一个会好奇的问题是我为什么敢说“真的释然了”。答案是因为我们都最终意识到互相真的不适合。之前曾经因为幼稚,因为异地,很多次觉得彼此不适合。可现在大家都成熟了,甚至连异地的问题都不复存在了,却意识到不适合并非【因为什么】,而是一种【本质】的问题。

文章最后,高三暑假里那段“我放弃——不联系她——过很久——她开始主动联系我——我再次动心——‘蜜月期’——她又疏远”,这种恶性循环,在后面短短的几年中,居然如出一辙地上演了四五次之多!时间间隔也从开始的一个月,到几个月,再到一年,发展到最后一次的三年。是的,上面那封信,就是最后一次循环的开始。突然在某一瞬间,我们同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确切说,她比我还早一点):之所以会不断经历这样的循环,是因为我们本身就不适合啊!如果说开始还有我幼稚犯错的诱因,到了后面就只剩下不适合。她说了这样一段话:

Why does life always fall back to the origin as if it traveled around a circle.Thought there was something new while it turned out to be just an illusion.

所以,这真的是个悲剧。

再后来,我曾发给她一首歌,《爱的代价》,完美地诠释了我那时的心情,也作为整个故事的结束的自白吧: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

也许我偶尔还是会想他/偶尔难免会惦记着她/

就当她是个老朋友啊/也让我心疼/也让我牵挂/只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

让往事都随风去吧/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都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她但愿我们都能从这个长长的故事中得到哪怕一点点成长的收获而不只是互相留下的伤害吧。愿你能幸福。愿你能找到幸福。

————————————

最后的最后,再强调一遍,

在校生们,

以上内容,

严!禁!模!仿!!

后!果!自!负!!

小编后记

没什么后记了,只能说是震撼吧。

还是要对关注我们公众号的二中在校同学说:作者的行为是特例,请勿模仿,请勿模仿,请勿模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好好学习就能去复旦这种事是万年特例,大家请勿模仿,请勿模仿,请勿模仿!再说三遍。

关于我们

最初只是小编想要自己开个公众号回忆过去,后来发现身边的小伙伴每每想起二中,总有一肚子的感慨,遂开了这个公众账号“青岛二中往事”,让大家一起分享在二中的点滴,和二中的经历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工作、生活的影响。

投稿方式各位已经毕业的二中各级校友,可以把自己在二中经历的故事、感想或者从二中毕业之后的生活经历、感悟写成文章发送给小编。字数不限,文体不限。写毕业后的经历和感悟能与在二中的经历挂钩更佳。

投稿方式:请将您的稿件发送至 qdezstory@163.com,文章可实名、可匿名。欢迎您的投稿!


回复对应数字回顾往期热文:

开篇就从马刺一轮游开始,请回复[ez1]

此生不嫁二中男,纵活千载也枉然,请回复[ez2]

追忆在二中逃课和翻墙的日子——一个非典型好学生的自白(上),请回复[ez3]

如何在青岛二中的宿舍里打够级——我们在二中做过的好玩儿的事儿,请回复[ez4]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请回复[ez5]

少年故事,请回复[ez6]

平凡之路,请回复[ez7]

聊一聊团委办公室和414,请回复[ez8]

我与你的时光,请回复[ez9]

此生不娶二中女,你就亏了,请回复[ez10]

当我爱上你,我的兄弟,请回复[ez11]

饥饿的青春,请回复[ez12]

那些花儿,请回复[ez13]

321,煎饼果子和永远不会完美的毕业,请回复[ez14]


    关注 青岛二中往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