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左手的画家 -【斑黛喀蒂】

 

斑黛喀蒂(Banteay Kdei),位于“塔布隆寺”东南,“吴哥城”之东。建造于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的...



斑黛喀蒂(Banteay Kdei),位于“塔布隆寺”东南,“吴哥城”之东。建造于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的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建筑风格为“巴戎风格”,与“塔布隆寺”和“圣剑寺”接近,只是规模和复杂度较小。



“斑黛喀蒂”为佛教僧院,中央寺塔及长廊都已坍塌。四门上都饰有神鸟伽鲁达浮雕,门上方也有四面佛雕像。



千山万水,飞越千里,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回到我身边的,正是麗莎在这里买的一幅画。



这张照片里所看到的其中一幅画,现在挂在了我家客厅的墙壁上。



其实这几天,无论是在“吴哥窟”景点区的一些寺庙里外,或是在市区的Market,都会看到不少卖油画的店,而当中的一些还会看到画家正在当场作画。看了一些之后,加上我本来又非常着迷“吴哥窟”,所以决定要买一幅。但是,看了很多,都一直没遇到一副我真的很喜欢的!大家知道,艺术这回事是很主观的,不是在于漂不漂亮,这些画其实都挺漂亮,都画得很不错,而且其实元素不多,主要都是寺庙、日出日落、丛林树木、佛头微笑,但重点是在于,我在找“那一副”,那一副我一眼看了就很喜欢,我一眼就“知道”它就是我正在找的“那一副”!



第一眼,不是画,而是“他”,吸引到了我的注意。

他是画家,这些画都是他画的,

他是残疾人,失去的,是右手,

他左手作画。



我也不知道,是否出于因此而衍生的“敬佩”,当我走进细看,发现了两幅吸引着我的画,最后在“重度选择困难症”发作后,纠结完,选择了一幅带有我非常喜爱的色彩,大量的粉红色和紫色晕染的,也是我其中一个最爱的地方 – 小吴哥,日出。

而且,本来是想买一幅小的,因为不是小的,不然就是很大的,而我之后还要走好几个国家不知道多少个城市,但最后,我还是用了稍高的价格,买了一幅大的。



这位年轻的画家,跟我成为了短暂的朋友,因为我们失去了联络,然后又联络了,然后又失去了联络。

通过聊天,我知道了一些关于他的故事。



他比我小两岁,家里有个妹妹,“斑黛喀蒂”里的这家店是家里的维生依靠,当然还有他的画,但是需要缴付不低的租金,而且他还要去上课,画画课和英语课,所以生活还是属于清贫。至于他的手,他说是因为意外造成,但我没多问下去。

以事论事,就画来说,他的作品不仅用色丰富,而且他富有创意,懂得改变、创新,同一个景,他画出来的都会不一样,稍有改变,在细节上也注意改进。

也许上天的确是公平的,也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你被夺走了、失去了某些,却又被补偿、赋予了某些。

我以后再回到“斑黛喀蒂”,不知道还会不会再见到他。不论如何,愿他一切安好。



最终,我带着这副画,走了两个国家,踏遍7座城市,不管陆路、水路,不管是长达10+个小时的大巴,在“寮国”的进岛历险,我去到哪,都带着它!而且无时无刻我都特别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它!

终于,在“寮国”的最后一个目的地时,因为行李太多,又要继续前行,需要把部份东西寄回国,我也决定把它也一同寄回去。

跟着我走过陆路、水路,最终它自己搭飞机离开我!( ¯▽¯ )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打遍了好几个城市的“中国邮政”和“中国海关”,气到冒火、急到想哭,然后又再等了两个星期,它,终于回到我身边!

打开箱子看到它,把它拿在手上的那一刻,我真的快要哭了!





这篇文章在说着“他”的故事。

其实这画,是在我参观完寺庙之后,往回走出去的时候才买的。

至于寺庙,因为规模比较小,建造结构也不复杂,但细致的地方也是有的,比如上图的一些仙女浮雕,跟其它大型重点寺庙的一样,如同一澈的精美!

也可能刚好这个时段没什么游客在这里,所以在走到某个“庭院”时,我仿佛自己享有了这里,独自享受了一刻的宁静!

我坐在这里独自放空、思考时的感觉,到现在都还记得。

在我思想的橫切面,

破繭出幽香的睡蓮。 x Lisa.



待续......

Ps:是的,在“小吴哥”穿紫色长裤的和这张都是麗莎自拍的。

下期预告:随写随影 -【比粒寺】【东梅奔

敬请关注: 麗莎的东南亚探索.

微信号: gooutwithlisa.

作者: Lisa

微博: @歌姬Shadow


    关注 麗莎的東南亞探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斑黛喀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