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委心任自由的日子

 

一些关于我的“非主流”清华故事...



写在前面

终于决定也加入公众号大军,开始写点东西。说来惭愧,一年之前,也曾经开过一个公众号,后来寥寥草草几篇封笔。然而,再次起笔,想写点故事,写点心情,写点“非典型清华人”的爱恨情仇。而第一篇,就想聊聊在清华里那些忙碌背后跟随自己心愿肆意行走的日子。



(插图:在新加坡玩的时候照的)

清华是个主流的地方,我记得听一位思源九期的师兄说“清华的最大特点,便是其对于优秀标准的界定”,我们知道什么是好,便知道如何如何可以成为大神抑或金光闪闪的塔尖人物。刚进大一的我,也着实曾经被束缚。我知道社会工作越多越好,我知道学习成绩越高越好,我知道所有标准,也仿佛看遍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记得大一春季,7份社工的我缠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赶场开会”和“硬性冲突”成为了主流词汇。我第一次知道,有需要为了活动而翘掉的课,有需要熬夜才能做完的事儿。老实想想,那时候的我并不快乐。我知道我有着许许多多头衔,有着许许多多赞许的目光,可归根结底,能体验感情的是你自己,只有你,不是吗?那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在一阵潦草中考完,突击三天的考试周,竟意外收获了95+的成绩,我知道,那只是命运的巧合。

那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比给生活做加法更可贵的是做减法。人永远有很多驰骋翱翔于天空的梦,而归于当下,却往往被林林总总所拖累。既是如此,不如委心任自由,听从你的内心,你想做什么,你又想去向哪里。那年大二,身处经管社工狂潮中的我做了一个惊人的选择:我几乎退掉了所有社工。除了在我心爱的思源里投入时间,更多的精力,我选择送给我自己。

也就是大二的秋季学期,我体验了清华的太多:和好友无数次的月光长聊,绕着校河骑车看景,下课绕远也要散散心,晚上去买个水果喝杯酸奶。自习室成了我的长居地,可以戴着耳机听歌看剧,也可以学霸一天的生活,让我着实感觉生活的本来面目。那一个学期里,我感觉到了清华作为高等学府的魅力所在:它给你无限可能,让你有空间去将生活中的苟且转化为真挚的爱与梦想。



(插图:和朋友一起的美食生活)

太多人问我,主流的选择你不爱吗?为什么不去选XX职务,XX奖项?为什么不在主流的舞台上发光发热?我想,答案求诸于内心。如果那是你爱的,你做梦都想获得的肯定和荣誉,那往前冲,周围的所有人都会成为你的坚实后盾。可如果你只是为了眼光为了期待,去追逐那些你并不完全具有热情的东西,那么也许,这一切就变成了一种生活中高级的苟且。

把文章看到这里的你,一定好奇,那个大一惶惑纠结却意外获得高分的我,现在过得如何?大二的秋季以后,我开始有了原则,只做我喜欢的我有热情的事情,只结交我欣赏的我希望结交的朋友。也许是变得学霸了,大二的秋季我得到了接近97分的GPA,大二的春季我申请到了我一直梦想走进的沃顿商学院的交换。到现在,除了在大学中胖了不少,感觉也没留下什么特别的遗憾。大学之于我,每分每秒,每时每刻,皆是“我乐意”的积分。我永远都在努力着成为想变成的那个自己,永远让自己快乐开心。四年光阴,诗和远方,一路伴我前行,心中关于自己的定义和了解,也越来越清晰。我知道,总有一个时刻,我要向生活妥协,但既然还在上着学读着书,既然还有着诗与远方、爱与梦想,为何不委心任自由一番呢?





(插图:在香港南端的小岛Stanley玩耍)

(其实写这篇文章只是不想写作业了,现在有心情继续奋斗去啦,希望在这里分享更多有趣的人和事)


    关注 行走札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