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书法十家”提名展书家风采——马晓红

 

马晓红,西安交通大学书法专业硕士,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学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河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天河学院讲师。广州汉魏书法院院长。...



岭南翰韵

原创 专业 高端

“广东书法园• 岭南霞光——第四届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提名展• 女子书法十家”
经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秘书处和“广东书法园·岭南霞光——第四届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提名展·女子书法十家”专家委员会推举,并由第四届提名展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女子书法十家”终选入展作者如下:
崔青云        陈爱弟        刘 晶       
李安林         张 惠         马晓红     
钟碧彩        徐 磊         张仁香     
吴少兰


展览将于2017年1月15号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隆重举行,届时大家将品尝到一场广东女子书法艺术大餐,敬请关注!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

广东书法园

广东省岭南书法院

广东省女书法家协会

高剑父纪念馆

2016年12月17日

马晓红

MA  XIAOHONG
个人艺术简介

马晓红,西安交通大学书法专业硕士,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学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河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天河学院讲师。广州汉魏书法院院长。

第五届全国妇女书法作品展获最高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百年西泠诗书画印大展多项兼能(西泠印社)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三苏奖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铁人杯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首届孙过庭奖行草书大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首届长江杯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海峡两岸女书法家作品联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作品












创作解读
吴让之小篆笔势刍议
/马晓红
小篆在明清时期是一个高峰期,对后世影响深远,吴让之小篆就是其中一个典范。对于吴让之篆书的学习,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其笔画的笔势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是能否领会其神韵的关键所在。

吴让之小篆的笔势之美,首先体现在飘逸的节奏,而飘逸的节奏,因与时代审美理念的转变有关,有其历史的原因。纵览小篆发展史,因受李斯碑刻篆书影响,用笔较为匀速、且以笔笔中锋为主。清代中期以后,碑学兴起,时代的审美观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篆书面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这一时期,更加讲究笔势的流转飞动,别开生面。如果说邓石如小篆笔力绵密雄强,那么吴让之小篆笔画则更具有圆劲飘逸的节奏之美。特别是在纵向的体式上,如《宋武帝与臧焘敕》中的顷、发、清等字,笔画流畅,字形加长,下方的纵向笔画,均以一泻千里之势来完成。在实际书写的过程当中,需注意起行收的轻重提按、速度缓急的变化,特别是收尾的地方,在略带铺豪的瞬间提笔,力求松动,气韵鲜活自然,忌呆滞刻意。

其次,隶意的表达。吴让之小篆吸取汉魏篆隶笔意,在笔画的笔势上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画的起笔圆中见方和收笔波挑之势。二是方笔的使用,重新诠释了孙过庭“篆尚婉而通”的涵义。

最后,圆劲笔势。关于笔画的圆劲笔势,可以用纵长笔画笔势的起、行、收三段论,来具体说明。纵长单个笔画,显而易见,呈现出两头重、中间轻,即起笔重、行笔轻和收笔重,三段即三个节奏的一个造型。在用笔过程必然是经过提和按来完成,因为在提笔的过程中,能保证中锋行笔,确保产生力透纸背、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笔势圆劲的艺术效果。另外,静观其细微处,在第三段,即后半段接近收笔的部分,笔画造型饱满圆融、挺拔峻峭,毫无弧笔媚态,书写的过程中,需注意造型之直挺、圆劲之势。这一用笔过程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赵叔儒小篆中可见一斑。

吴让之小篆的风格特点,不仅受到清代前人邓石如的影响,更多的是其博取众长、汲取古人,敢于突破樊篱,勇于创新的结果。因其笔意之纵横、笔势之圆劲,发于笔端,形成儒雅飘逸的气韵似谦谦君子,在清代篆书当中,独树一帜,无人相媲美,值得我们追摹学习。
岭 南 翰 韵
岭南书法院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
岭南书法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共有的公众微信平台
长期发布书法展览、学术、创作、
教育、出版、鉴藏、产业等资讯
为书法界所有朋友服务
为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助力
请予关注、支持!
如果你想和我们互动
请留言或Email:gdlnsfy@163.com
总策划:郑荣明
总编辑:罗锦芬
策  划:陈文辉


    关注 岭南翰韵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