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刷题,为什么总有孩子不提分?

 

同样是刷题,为什么总有孩子不提分?...

1
“同样是刷题,为什么总有孩子不提分!”

一位年轻的老师朋友这样诉苦道。

月考成绩出来了,她辅导班中孩子们之前题刷了不少,有考的不错的,有成绩保持的,这些都不是她烦恼的。

令她抓心的是,几个之前高分的同学成绩下降了,还有个曾经中等分数的同学这次居然不及格。

家长一定会质疑,“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提分!”

接下来要做的,她已经可以想象了:联系不提分同学的家长,分析原因,制订方案,加大关注力度,加大作业量,加班批改作业。

但这一波平息下去,下一次难保又不是其他同学。

总有学生不提分,总有老师在补救,这仿佛成了辅导圈中一种打不破的魔咒。
2
是老师不努力?似乎不是,她们比谁都辛苦。

是学生不认真?似乎也不像,老师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也没少花时间,负担比谁都重。

是家长不上心?这更说不过去了,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在教育上投入最多的,全世界都没有人怀疑。

但问题就在那里,不是今天他家孩子不提分,就是明天我家孩子不提分。

如何打破不提分魔咒?
3
解决不提分,先要弄清分数是怎么得的。

所有的考试逻辑都一样:正确答题、按点得分。

所有的出题逻辑都相同:划定考点、排列组合。

复杂考试向下兼容简单考试,高年级考试向下兼容低年级考试。就拿英语来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严谨点说是它的语文部分)向下兼容托福、托福向下兼容高考英语、高考英语向下兼容中考英语。

所以,想考好SAT、托福就得高分;想考好托福、高考也必须高分水平;想高考高分、中考必须完美。由于小升初不统考,所以中考成了中国学生英语程度的分水岭,是攻克更高难度考试必须完美拿下的堡垒。

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考试,以我国9年义务阶段要求为例,考察的语法知识点就有超过20大类、包含至少180个细节知识点、要求良好掌握单词1600余个、固定词组360余个,各地区在此基础上有略微差异。

每一个细节都是考点,到底有多少种排列组合,原谅我一个英语老师无法准确计算,或许超过百万吧。

学习其实就像一场贪食蛇游戏,学生吃掉所有考点(豆子);

考试就是要学生吐出吃过的豆子,并按要求排列组合。


要得分,

你得吃足够的豆子,覆盖所有考点。

你得认清这些豆子,正确组合排列。

但如此多考点,往往到要吐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没有吃到,那么路上掉了。这时再去捡,回去的路已经记不得了。

所以提分就是找到回去的路,把漏掉的豆子捡回来。

而且这一切,是限时的。

补习就是用每年满打满算的52个周末,返回去解决英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生物... N个学科的遗漏问题。

我隐约感觉时间不够。
4
我的学生中,即使分数相同,情况都很不一样。

有学生写作失分较多(有固定搭配使用问题、主谓一致问题、单词拼写问题)、有学生阅读理解失分较多(有审题不慎问题、考纲词汇认识不全问题、复杂语法结构不熟导致句意理解有误问题)、有学生则在同义句转换上失分较多(这又涉及了词形变化、近义词辨析、主动被动语态转换等问题)。

单凭周末一次上课,解决一群学生各种的问题,真的很难。

单单检查出每个人的个性化问题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从一年级就是自己上课,从不请假、从不缺课,那样一定可以保证进度水平相同(当个人学习习惯能力差异忽略不计时)。

但现实摆在眼前,每次上课,老师只能找共性问题,统一分析。

对于那些课堂上无法讲透、练透的个性化问题,老师们也只能交待给家长说,要督促孩子复习,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期待孩子自我领悟、自我驱动解决问题。

其实成年人都知道,过程不可控,结果就不可控。

这样的学习永远是拆东墙、补西墙。这周老师解决你的问题、下周老师解决他的问题。
以旅游为例:

一位导游,有三个游客,本市一日游;如果每位游客都是第一次来本市,路线可以一致,但若有一个人不是,则不可能路线一致。可惜每位游客都是重游故地,都有各自想要回顾的地方。

解决方案只有:

1 导游每天陪1位游客,3天解决

2 找到3位导游,各带1位游客,1天解决

第一种情况,很有可能游客没时间。

第二种情况,很有可能找不到导游。

其实提分和旅游一样,需要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回游路径。

传统条件下,要做到为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回游路径成本高昂。

要么耗时间,无限课时,地毯式覆盖,会的不会的统统再学一遍,一定可以覆盖。

要么耗人力,一对一辅导,一个学生多个老师,学几科就配几个老师。

不过,中国2015年就已经保有大约1.7亿中小学生,所以你真的相信上我们有足够的一对一合格师资?
5
但我们仍必须明白:

学习必须个性化!

学情不同,路径不同,不能学生等老师!

老师是每周一班的公车,能载你一乘。

但学生自己必须随时上路。”

孩子不是不会走,而是不知道路。

学生不是不会学,而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但我们太多的老师还只能让学生跟着走,做不到为他们一一指路。

他们是没有工具。
6
所以“同样是刷题,为什么总有孩子不提分?”

世界不缺刷题,缺的是个性化的刷题。

刷题其实是不加选择的做题,而成功者从来不会不加选择。

对于自己数量有限的学生,我与他们一一沟通,在他们能够理解的前提下,一开始就灌输完整的学习体系概念,绘制每个学生的知识图谱——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学什么知识、该做什么题目、以及做多少题目。

但不可能每一个老师都这样做,更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这样做。

如果你同时被两三人问路,你或许能请他们挨个等等,但是如果是100个、1000个、1万个呢?你一定不是去找一万个人来带路,而是希望有工具帮你高效解决。

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剧变。

导游与游客的问题,已有人工智能很好地解决,游客有了自己的app,网上查了攻略,租到了自己的车,根据GPS导航,找到了自己的路(只要雾霾不是那么严重)。

教育也同样在变: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投资的萨米特公立学校(Summit Public Schools),为美国的学生实现了大数据算法的自适应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不再需要耗无尽的时间、无尽的人力。

通过软件,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内容和学习项目;学生更会以自己的节奏规划专属的学习路径。同时,他们还和教师合作制订长期和短期目标,由系统和老师检验目标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整个学习的过程会被软件记录,供有经验的老师做出更为个性化的教学干预。

萨米特公立学校的四大核心理念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

学生应该有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以自己的节奏和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7
现在,美国的技术,也正在解决着国内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见到了留美14年,从事学习技术与大数据研究的王枫博士。王枫博士带领研发团队,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顶级常春藤名校从事大数据研究的教授,会同国内教材教研专家团队,研发了专门针对中国学生的个性化测评与学习系统。单单是他们的小升初和初中阶段的自适应学习体系,就几乎完美解决了我这个英语老师的数学学习问题。

在王枫博士团队开发的论答(Learnta)自适应学习系统中,清晰的描绘了中国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学科的知识图谱。基于PRISM自适应算法,通过论答自适应精准测评系统,有效检测出学生的薄弱环节,绘出个性化的回游路径,推送专属于每位学生的专项题目,并配有详尽解析以及海量视频讲解。有了这些个性化学习工具,在与教师会面之前,学生可以做到最充分的准备,最终只需和老师共同攻克最需强化的环节。

有幸试用了论答的测评后我发现,曾经很多需要等候一周解决的问题,现在学生不等见到老师就掌握了。现在我的学生,提分已不是他们的问题。由于提分问题得到解决,我们每周会面时才有机会才真正锻炼更高层次的语言实际运用。

作为老师,我也建议我们的老师、家长将先进的工具运用起来,利用科技做到真正意义的个性化学习,高效提分,进而做到分数背后的能力提升。
8
我们的孩子很不幸,处在一个高压的竞争时代,成长中每一次考试都奠定了他们人生的路径,且无法回游;

我们的孩子又很幸运,处在一个大数据的智能时代,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回游路径,可以用科技手段绘制。

愿每一位孩子,都能走自己的路。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论答(Learnta)自适应精准测评


    关注 妈妈之家孩子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