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  吃货的世界说完美真完美

 

我就是我,是吃不胖的吃货。...

梁实秋
梁实秋

(1903一1987)

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毕业院校 哈佛大学

代表作品《雅舍小品》《槐园梦忆》《英国文学史》





最初接触到梁实秋,是因为雅舍小品中的那篇《雅舍》,颇有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自嘲和洒脱。他的住所鼠子肆意聚蚊成雷,他的住所避不了风雨,屋顶崩裂泥沙俱下之状也屡见不鲜。换了杜甫则是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在他却亲切地称之为“雅舍”并说它“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你看鲁迅见谁骂谁,活了五十来岁已属不易;梁实秋躲进雅舍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于是很自然,活了八十多岁。别人笔下的怒骂与悲怜,在他笔下却是调侃与雅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与其被淫雨蛙声搅得心神不宁,不如淡然笃定的吟首小诗。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馋,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醋溜鱼--摘自雅舍谈吃

清梁晋竹《两般秋雨翕随笔》:

西湖醋溜鱼,相传是宋五嫂遗制,近则工料简濇,直不见其佳处。然名留刀匕,四远皆知。番禺方像枰孝廉恒泰'西湖词'云:

小泊湖边五柳居,

当筵举网得鲜鱼,

味酸最爱银刀鲙,

河鲤河鲂总不如。

梁晋竹是清道光时人,距今不到二百年,他已感叹当时的西湖醋溜鱼之徒有虚名。宋五嫂的手艺,吾固不得而知,但是七十年前侍先君游杭,在楼外楼尝到的醋溜鱼,仍惊叹其鲜美,嗣后每过西湖辄登楼一膏馋吻。楼在湖边,凭窗可见巨篓系小舟,蒌中畜鱼待烹,固不必举网得鱼。普通选用青鱼,即草鱼,鱼长不过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过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勾芡调汁,浇在鱼上,即可上桌。

醋溜鱼当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许酱油,亦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可以略撒姜末,不可加葱丝,更绝对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

现时一般餐厅,多标榜西湖醋溜鱼,与原来风味相去甚远。往往是浓汁满溢,大量加糖,无复清淡之致。






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梁实秋

读《雅舍谈吃》,愈发觉得梁实秋真是小资。这种小资不是当下年轻人蛋炒饭里加一点朗姆酒就意乱情迷的假小资,他的小资是老派的,甚至还有一点保守、俭省,但最是真材实料,好似一张明代茶案,看似朴素,实则韵味隽永。
写吃的最好状态是“馋”,梁实秋馋得文雅,不是饥肠辘辘时一碗饱腹的面条,而是餐后意犹未尽的小块甜点,永远带着八分饱的期盼,于是衍生了书中一段段关于吃喝的味觉记忆。吃食经过一番记忆提炼融注笔端的过程很微妙,笔下的吃不如现实中的吃来得直接,却充满想象,越读越馋,越馋越读,是旁人看来的自虐,自己的乐在其中。

------摘自豆友



芙蓉鸡片,狮子头,烤羊肉,水晶虾饼




【芙蓉鸡片】

取鸡胸肉,细切细斩,使成泥。然后以蛋白搅和之,搅到融和成为一体,略无渣滓,入温油锅中摊成一片片状。

片要大而薄,薄而不碎,熟而不焦。起锅时加嫩豆苗数茎,取其翠绿之色以为点缀。

【狮子头】

这样的狮子头,不能用筷子夹,要用羹匙舀,其嫩有如豆腐。肉里要加葱汁、姜汁、盐。愿意加海参、虾仁、荸荠、香

蕈,各随其便,不过也要切碎。

【烤羊肉】

烤肉不需多少佐料,有大葱芫荽酱油就行。正阳楼的烧饼是一绝,薄薄的两层皮,一面粘芝麻,打开来会冒一股滚烫的热气,中间可以塞进一大箸子烤肉,咬上去,软。

【水晶虾饼】

但是做水晶虾饼非白虾不可,为的是做出来颜色纯白。七分虾肉要加三分猪板油,放在一起剁碎,不要碎成泥,加上一点点芡粉,葱汁姜汁,捏成圆球,略按成厚厚的小圆饼状,下油锅炸,要用猪油,用温油。炸出来白如凝脂,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

说真的,这书吧,估摸着还真是不能晚上看。(羞涩脸)


    关注 扬子文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