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儋州有那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儋州作为千年古郡,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你知道儋州有多少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吗?其中又有多少是国字号的呢?据悉...





儋州作为千年古郡,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你知道儋州有多少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吗?其中又有多少是国字号的呢?据悉,儋州市获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汉族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200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80年代儋州调声老照片
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汉族民间文化优秀遗产。唱调声没有固定的场合和时间,主要在农闲或逢年过节,男女青年聚会于山野赛歌时传唱,特别是每年的“中秋歌会”尤其热闹,参加者往往成千上万。唱调声时,男女青年相对排成两列或围成圆圈,互相勾住手指,两手及身体随着歌声节奏摆动,载歌载舞。




市民自发调声“闹中秋”
儋州调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调声歌会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决定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调声节”,用以全面保护调声。
海盐晒制技艺
洋浦古盐田海盐晒制技艺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其原始的生产规模仍然保存完好,其传统的晒盐技艺还一直沿用至今。这在儋州乃至全省都是绝无仅有,足见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价值。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千年古盐田



传统海盐晒制技艺

千年古盐田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的儋州洋浦半岛西南处,临新英湾,现今保存了750多亩的盐田,7300多个砚式盐槽,晒盐泥地、盐泥池、盐卤水池各约八九十个,蓄海水池约六七十个。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点,也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田。



世代晒盐人向游客展示晒盐技艺洋浦千年古盐田海盐晒制技艺的主要工序流程为:利用海水涨潮时淹没蓄海水池,存蓄海水和浸泡晒盐泥地(盐田)里的泥沙。退潮后将海水淹浸过的泥沙翻耙曝晒两三天至干,再铺垫干茅草,夯填入堆筑起来的过滤池(盐泥池),接着把蓄海水池中的海水倒入过滤池,湮浸池中泥沙,海水慢慢渗漏到盐泥池底,透过石缝,积流入旁边低干地面的盐卤水池。次天上午再将积蓄到一定多并沉淀澄清的盐卤水直接浇灌到浅浅的石槽里,曝晒一大半白天,下午即可结成盐巴。


世代晒盐人向游客展示晒盐技艺

在盐田你会感受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独特的景观和制盐工艺使人仿佛回归自然,无数千余年磨砺的盐槽、祖辈们留下的盐田和晒盐方式,演绎出东坡盐槽、千年龟石、白玉盘、古盐铺、仙人脚等神奇传说。令慕名而来的游人及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儋州山歌
儋州山歌是我国的一种独有民歌,流传于海南省儋州地区;它旋律淳厚,曲调婉转悠扬,结构规整;歌词通俗易懂,通常以七字为一句,以四句或二句为一个基本段落,曲调以四个乐句为基础,可以独唱,也可以对唱,形式自由。人们无论在山坡野外,田头巷口,都可以演唱,而且出口成歌,你唱我答,对答如流。是儋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



儋州山歌独唱

儋州山歌有证史、补史的历史研究价值,有民间歌谣艺术的研究价值,有抒事育人、寓教于乐的社会价值,民间称它为“民间的教科书”。2009年6月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儋州山歌对唱

解放后,儋州山歌经过整理的有10多本。主要经典山歌有《孟姜女哭长城》、《岳飞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抗日状》等。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容娟美、麦秋荣、孙大相、羊二坚、高定植、羊令花等。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马井舞龙
白马井舞龙是一种民间舞蹈,也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也称龙舞;主要流传于儋州市白马井地区。舞龙分青龙、黄龙两种,以竹篾扎成骨架,龙皮以布为之。龙头长角圆眼阔嘴巴,口内含珠。龙的色彩鲜艳,造型精巧,栩栩如生,富有立体感,具有地方特色。2009年经儋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白马井舞龙

白马井舞龙活动主要是农历正月十六及民间重大喜庆日。白马井舞龙有其独特的风格,龙头以双人舞动,龙尾一人舞动,龙尾舞者动作较难,伴随龙头动作的变化而变化。舞龙者要高度的协调和统一,才能做到上下连贯,一气呵成。


白马井舞龙

白马井舞龙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渐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年轻一代的舞龙者在老一辈的传授和自身的实践中,又将舞龙的套式加以发展和创新,使表演更加灵活,更具娱乐性和舞蹈性。但双人舞龙头这一特点一直保持至今。
儋州排子鼓
“排子鼓”是民间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儋州市的中、西、北部的三都、木棠、峨蔓、光村、东成、新州、王五、大成、白马井、排浦、海头等镇。2011年经儋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儋州排子鼓比赛

“排子鼓”流传在儋州民间有着上千年历史,特别是在儋州北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红白喜事都会看到排子鼓的表演,儋州居民往往从当地请来一种叫“排子鼓”的民间乐队,例如出现在婚丧嫁娶、升学、生男孩满月等日子。


儋州排子鼓比赛

目前,在儋州市尚健全的排子鼓队约有八九支,都是自发性组建,年龄大约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群众,四十岁以下的人都不太乐意学也不会去组建这些在他们眼力较为古董的乐器。“排子鼓”在儋州市面临着断层和失传的危险。因此,抢救、保护“排子鼓”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泊潮端午节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儋州市光村镇泊潮村群众都会自发组织举办龙舟竞技习俗活动来喜迎端午。泊潮村紧临大海,是个半岛形的古老渔村,整个渔村像一根手指放进湛蓝的海里,在半岛的顶端,位于后水湾畔。



光村镇泊潮村举办龙舟竞技活动

端午节划龙舟是一项民间性、群众性的传统民俗活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泊潮村龙舟竞渡已有百年历史。2011年经儋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光村镇泊潮村举办龙舟竞技活动
村民拜龙头 祈福好运

泊潮村的村民与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已延续多年。村民把赛龙舟活动当作是一种祈福的习俗,祈愿出海捕鱼及外出工作的村民都能高高兴兴出去,平平安安回来。
儋州粽子手工技艺
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汉族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且风味独特。所有食材绝对保证原生态,没有任何的人工添加,现已成为海南畅销的地方特产之一,更是海南省三大知名粽子品牌之一。2012年经儋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儋州粽子

儋州粽子取材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儋州粽叶、苇叶,有一尺多长,叶色青翠,有清香味。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由猪肥肉、瘦肉、五花肉、鸡肉、咸鸭蛋、豆类、干红、鱿鱼丝等构成。在配料时,一般要用酒、蒜茸、五香粉、味精、酱油等混合腌制调料。



▲老外学做儋州粽



▲香喷喷的儋州粽令游客食欲大增

儋州政府专门举办大型的粽子制作与品尝大会,发掘评比出了一批继承了传统工艺的手艺传承人。当地老百姓遵循传统,家家户户逢节都会制作粽子。因为粽子的美味以及品尝的广泛,不只局限于端午节期间,日常生活中粽子也成了当地的一种特色美食,食用广泛。
土糖制作技艺
土糖制作技艺在儋州市流传非常广泛。位于白马井镇学栏村委会学村的吴氏传统制糖作坊是我市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制糖技艺作坊之一,拥有500多年的历史。该作坊制糖技艺世代相传,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技艺水准、土糖质量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016年土糖制作技艺入选儋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土糖制作技艺

传统土糖制作技艺,看起来简单,其实十分复杂,各种大小工序加到一起就有18道。传统土糖在儋州民间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主要原因是民间经过长期饮用,发现传统土糖有滋补养生的功效。


▲传承人在熬制土糖


▲儋州传统土糖

吴氏糖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儋州市有关方面决定投入1200万元,在吴氏糖寮基础上,规划建成融文化、旅游、生产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把白马井镇学村打造成儋州一个新的全域旅游景点,儋州传统土糖不仅要成为海南特色农业品牌,还要成为海南传统文化旅游品牌。
来源:儋州市文化馆、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关注 海南影视综艺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儋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