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他把两位乘客变成了自己的员工

 

一个网约车司机的故事……...



文 | 是有有

10月,北京最舒服的季节,夜里11点的中关村软件园,加班的白领们陆续走出办公室,准备回家。

老易已记不清,这是他开专车以来多少次光临此地,作为一个技术男出身的业余专车司机,这里也是他最衷情的地方之一。

这个被视为中国硅谷地方,他开着自己的大众迈腾转悠了两年多,接送了几百个乘客,也见证了好多年轻人为梦想而战,加班到深夜的故事。

有趣的是,在这里,他还成功挖过两次墙角,两个乘客最后变成了他的员工。

1

夜里11点半的中关村软件园。

老易一面开着车,一面盯着客户端。不期然,他看到送过一次的一位乘客发送了约车请求。有点惊喜,老易赶紧接了他的单。很快,接通电话,约好见面地点后,他开去了停泊点接人。

几分钟后,停下车打开车门的那一刻,小伙子愣了一下。

“哟,怎么是你?!”

“哈哈,就是我啊。”



老易笑而不语,其实,他很想说“不巧,我在等你”,他怕乘客被吓到,没说。就像《坏蛋调频》创始人,易到老司机王硕说的那样,有时候,说多了乘客会觉得这师傅有病,有时候不说话,“乘客会盯着你看”,所以,言止于此就好。

开动车,前往目的地。老易回想着上次拉这位小伙时的情景:边框眼镜,装着笔记本电脑的双肩包,由内而外散发着不可抵挡的技术员气息。只是这一次,他换了套行头。一上车,接了通电话,就开始跟朋友抱怨起老板对他的苛刻。

虽然听别人讲话不好,但老易还是边听边总结了一下:一个七八人的小组,真正干活的就两三人,他就是其中之一,上司对他不算友好,加班的人中,一直都有他。

老易确定这小伙子工作干得不开心。突然,想起之前备受好评的“一键直达CEO”、“一键呼叫投资人”等活动,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脑海:挖这个小伙子到自己公司。

等着小伙子说完“再见”,挂了电话。老易扭头看了一眼小伙子,他叹了一口气,脸上写满疲惫和不开心。

老易感觉可以跟他讲话了,就直接开问:“干得不开心,去我那里做怎么样?”说完,等小伙回复。

你大概也能想象他听完这句话的反应。小伙子没法掩饰地愣了一下,然后看着他说:“没想到你还是老板“。

两边惊喜,有戏,那就开聊,同行间能说的自然不少。

不觉间,小半个小时已过去,而在被送到目的地之前,意向大致已经确定。第二天,老易公司的HR联系了小伙子,一个月后,小伙子正式成为了老易的员工。

不久之后,这个“目的不单纯”的专车司机,又用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名年轻的乘客变成了自己的员工。

你看,神奇的事情总在发生。要搁以前,这种一举多得的美事,无从想象。而两次亲历之后,他津津乐道的告诉很多人,传说中的“一键直达CEO”是真的。

2

老易做专车司机的目的并不纯粹。

早在2013年,他就注册了易到的司机端账户,但一直处于静默状态,后来还注册过滴滴和Uber。但真正做专车司机是在Uber进入中国市场后, 他先试用了Uber,大约两月后,又转战滴滴。直到今年国庆节前夕,正式启用了静默了2年多的易到。

注册几家平台,在司机群体里并不新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易说,司机们一方面是为了能多接订单,另一方面,也是观察和了解几大平台。因为司机们总能用他们的方式发现,哪家最有赚头,然后趋之若鹜。

不过,老易说他不一样,原本,他就是冲着了解这几大平台来的,“找一个最中意的平台,然后做自己蓄谋已久的另一个生意。”但这件事,现在还不能说。所以,迄今,他坚持最久的滴滴也断断续续只做了不到半年。

老易说,自己其实是“共享经济”的坚实支持者,坚持早晚高峰期接单,只接3公里范围内的订单。

尽管没有刻意冲着单量去,但最近,他明显感觉下单的乘客越来越多了,他每天也能多接几单。不难发现,在这一轮的竞争中,充返力度不小的易到给了司机们趋之若鹜的理由,他身边,也有不少熟悉的司机转战易到。

老易的感性认知也有数据依据。中国IT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经过连续一年的上涨,易到Q3月均活跃用户已是去年Q4的3.6倍。而易到内部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易到平台司机注册率上涨了10%至20%,日活跃司机上涨了近20%。

老易说,现存的滴滴、易到两大平台,滴滴的强大,通过一个APP就能看出来,但紧跟后面的易到,一直在给人“渐好”的信号和信心。最重要的是,易到的司机和乘客,以白领居多,“确实有素质多了”。

3

每天第一单不是生意的生意——送四个初中生去上学。

这也是老易“业余”的典型案例。每个工作日,6点30分,他需要载着上初中的儿子出门,最晚6点40分,他要出现在小区门口,接小区另外3个孩子一起去学校。

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老易还记得第一次去拉其中的一个小孩,因为接单后去的很快,他跟惊喜的家长解释说自己也住在那个小区后,他在那位家长脸上看到了卸下重担的神情。此后,“那个孩子就彻底交给我了”。

另外两个捎着上学孩子的故事,也是这样发生的。

老易有时候会被这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震惊到,有时,也欣慰于这种“大胆的信任”。但不管怎样,做了专车司机后,这些事都让他遇上了。

所以,在我们的一次见面中,尽管只是讲他的故事,但他也能见缝插针,不少提及“共享经济”和“信任”这些字眼。老易说,做久了,你就很清楚什么样的乘客有话对你讲。有些乘客会讲给他ta的故事,甚至会跟他请教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类似孩子上学、人生选择等。

我们约好面聊的那天,老易也跟他的一个老乘客约好了,要聊孩子出国留学的事。“有时候,就是觉得很神奇,一个订单,就让你跟一个陌生人有了更多交集”。老易不禁感慨。

其实,专车司机只是老易的兼职,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他能自由支配时间,但也没法保证每天都出去接单。不过,早晨送这四个孩子上学,成了雷打不动的安排。

起初,老易说他会收快车模式下的油费,“到后来熟悉了,都不好意思要了”。老易说,真像他儿子起初建议他去社区做公益一样,他这个半吊子专车司机,现在很多时候也是在做公益,“送一捎仨,典型的闲置资源优化配置”。

4

双十一那天,他老易救了一个77岁老太太的命。

老易一直调笑自己做专车师傅的目的不纯粹。不过,如果一定要找一件纯粹的,这个肯定算。

早高峰,老易准备在上班前跑一单。开着车在龙旗购物中心附近转悠,他接了一个从西三旗到北医三医院的订单,叫车的是一位年轻人。

不过,老易赶到目的地时,等车的却是一位老太太。担心接错人,他确认了一下,老太太告诉他没问题,就是她要坐车,儿子帮她约的。

上车,关门,起步。车开动一会后,老易却发现老太太在发抖,“11月,车里不冷,也没有开冷气”。而且,老天太脸色泛白,不正常。

老易直觉是老太太身体出问题了。打了转向灯,减速靠边停车。

“高血压吗?”老易问完,老太太摇了摇头。

“低血糖吗?”这次,老太太点头了。



老易赶紧打给了那个约车的老太太儿子,“心够大”的儿子让他打给120。老易叫了120挂断电话后,放倒老太太的座椅,然后取了一颗备在车里的糖块,喂给了老太太。

120赶到,老易跟去医院。

等待,等待……

直到医生走出急诊室告诉他,急救顺利,老太太无大碍。说完,医生给老易投来一道赞许的目光,“幸好给她吃了糖,要不然就麻烦了”。

老易听着松了一口气,然后跟医生解释,他其实只是易师傅,一个网约车司机。医生又投给他一道赞许的目光。

后来,老易才知道,老太太今年77岁了,是一位大学教师,原本是去医院做检查,因为需要抽血化验,未吃早餐,半道低血糖犯了。路上发觉自己不正常时,老太太还自己发短信给32岁的儿子了,不过,到老易离开,也没见这个儿子的面。

好在有惊无险。

事后回想,老易不免后怕,“如果我没有备点糖块,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次经历之后,“车内常备降压药、糖块”成了老易跑车的工作信条,而且还把这个信条传播给了身边熟悉的司机们。

因为跟老乘客约好的时间到了,我和老易没再聊。

说来也巧,老易和易到同一个姓,有缘。所以,在换了Uber、快滴、滴滴以及易到几个平台之后,老易现在决定就待在易到了。

而且,他现在,对整个行业的门道想法也不少。从国内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易到,到滴滴,快滴,再到Uber中国,两轮吞并,持续了一年多的补贴大战,以为终于消停之时,而后又遇上了网约车新政。这个备受关注的新行业,可谓波澜壮阔。

老易说,很庆幸,这期间,他既是一个旁观者,也是一个参与者。流转于几大平台之间,摸清了这个行业的运行法则,也真实碰触了这个行业的良心和责任。

老易说,往后,他应该还会接更多的单,拉更多客人,当然,故事也会继续发生……


    关注 IAMSAYING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