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的“朋友”,不见面都是个联系人而已!

 

微信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都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只有见面才能让微信中的联系人,成为能够产生价值的“人脉”。...



本文源于两篇文章,先看了《有意思:与其删他好友,不如约他喝咖啡》,后来看了思齐圈发的《致那些死去的微信群》,我决定把前文放在阅读原文中,因为后文虽然直逼要害,但是前文是微信时代的解决方案。

黄太吉赫畅(GirlUp天使投资人之一)是后文的作者,他写到:“死掉的包括但不限于行业类别的群,营销主题的群,某些聚会产生的临时群(我在部分培训课程后成立的群不幸躺枪),某些共同投资人的群,某些兴趣小组(我的游戏化实践群也躺枪)等等,不一而足,全体灭亡,无一幸免。”

他在李善友教授的互联网思维的课堂上,听到这个结论:“微信群不是人的连接,而是关系的连接。没有关系的连接,即使出现在一个微信群里,这种连接也是死的。没有关系,就没有群,也没有价值。”



毕竟不是做互联网的专业人士,我不太理解这段话,只是恍惚觉得很有道理……我的理解是:微信群和朋友圈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如果只是分享信息和肤浅的交流,不能产生价值,就没有意义。我非常同意后文的这个观点:不要仅仅建立关系的连接,而是要让这个关系产生价值。

但是后文中的一个观点有点小问题:就是要把关系链做深而不是做广,忽视“弱关系”的价值。著名社会学家,现在是斯坦福大学教授Mark Granovetter,通过一个小研究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仅仅偶然能见到,意为每周见不到两次,但每年至少能见一次。甚至有些一年也见不到一次的弱联系,都比经常联系的亲朋好友作用大。该研究不仅仅发现了这个现象,还分析这背后的原因,这里我就不赘述,反正不要忽视弱联系就对了。



那么,如何维护微信中的强联系和弱联系呢?答案很简单:还是要见面——就像前文中的澳洲小伙Matt Kuleza做的那样。他约Facebook中的好友一起喝咖啡,他说:“一开始要跨出舒适圈跟不熟的朋友聊天,可能有点尴尬,但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我前阵子跟小学同学见面,上次看到他已经是1998年的时候了,现在他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师。”……这时候,价值产生了——这让他多了很多与不同类型的人对话的机会,Matt把自己想像成一个采访者,倾听别人的生活经验。

从微信到见面,用专业术语说就是O2O。思齐会长Clark在发了《致那些死去的微信群》这篇文章后,在一些微信群中倡议O2O,很多人响应。我不是互联网或新媒体专家,但是也在一年前就预言过,没有线下的面对面交流,微信群一定会死掉。于是每建一个群时,都信誓旦旦说要搞线下的活动,但就是光说不练,这背后也是有原因的……见面干啥?

老外约人喝咖啡,时不时搞个聚会,都不需要理由的。但我们中国人好像见面都需要有理由的,就是说一定要有“事情”。对此,一种解决方案是:找到有价值的事情,把“关系”吸引到一起见面。另一种就是改变一定要“有事”才见面的民俗。无论如何,还是要面对面,但打击我的是:有时候组织了一些面对面活动,都没啥人气,也就没心情再搞了,很难像思齐那样长期坚持。

一句话,微信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都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只有见面才能让“联系人”成为能够产生价值的“人脉”。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