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各地最强年俗汇总,湖口县是炭火烧通宵,来年红红火火

 

街道上,处处高挂的大红灯笼装扮着新春,浓浓的年味让人倍感温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流传了千百年,有着美...





街道上,处处高挂的大红灯笼装扮着新春,浓浓的年味让人倍感温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流传了千百年,有着美好寓意的年俗却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人感慨年味淡了,不知该如何过年。小编精心收集了咱九江各地的年俗文化,欢迎大家补充。

九江城区:年夜饭讲究“四盘八碗”
九江人的饭桌上讲究要四盘八碗,其中鱼、鸡、丸子、青菜和笋子这些菜是一定要有的,这些菜都有独特的寓意。



青菜表示“清清秀秀”,笋子代表“节节高”,九江人把年夜饭上的丸子叫做“元宝”。年夜饭的鱼可以是桂鱼、鲤鱼或者鳜鱼,但一定不能是鳊鱼”吃鳊鱼会被认为来年没有好兆头。
吃年夜饭要讲究年年有余,九江人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每样菜都要吃一点,但都不能吃完。“碗里的白米饭也不能吃完,还要夹点青菜和笋子,这样表示新的一年清清秀秀、步步高升。”同时,在饭桌上,大家要相互敬酒、说吉祥词。
瑞昌:上山砍柴图个好兆头


牵牛出方和伐柴:正月初一,瑞昌农民除相互拜年之外,还要将耕牛牵至栏外宽敝处,燃香放爆,喂以精饲料,再牵回栏,叫做“牵牛出方”。这一日,有些勤俭老人还要上山砍柴,图个“伐柴”(发财)的好兆头。

船鼓:旧称“龙船鼓”。原为滨湖水乡居民在端阳节龙舟竞渡时的演唱小曲,清代乾隆年间传入瑞昌。在逐步吸收当地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得以丰富和发展。伴奏乐器除原来的小鼓、马锣之外,又增添了欢乐的唢呐,形成独具风采的瑞昌船鼓。传统曲目有《闹端阳》、《花朝调》、《拜新春》等。

剪纸: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瑞昌素有“剪纸之乡”的美誉。瑞昌剪纸以简练优美、构图匀称、造型生动、剪法明快为特点。以剪刀为工具,阴、阳剪法俱用。题材多取民间传说、花卉鸟兽、戏剧人物等。
收兵:据说保护本族的大将军,他的神兵保护着本族的人们安居乐业,一年过去了,在大年三十,大将军放假让这些神兵和百姓们一起欢度春节,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再把这些神兵收营,再为百姓服务,所以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农村热闹非凡,各宗祠门口炮火连天,一直到下半夜。
湖口:炭火烧通宵,来年红红火火
湖口有一些独特的习俗。除夕年夜晚上乡村邻里互不串门,家家户户红烛高照,堂中燃起一盆炭火,烧上几枝松柏,香溢满屋,这盆炭火通宵达旦不能熄,俗有“三十夜里的火,十五夜里的灯”之说,以示来年红红火火。
午夜后喝岁酒,鞭炮齐鸣气氛热烈。酒菜上桌先敬祖先,为祖宗敬“三牲”(全鸡、全猪头、全鱼),向祖先叩头、放鞭炮、敬香,然后,一家大小上桌吃团圆酒。但在坐的为嫡亲,外亲、朋友、已出嫁了的女儿都不能在家过年;即使在家也不能入席。吃完团圆酒,全家人围坐火炉边,说着话,嗑着瓜子儿,吃糖果,守岁到深夜或彻夜不眠。大家换上新衣新鞋帽,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到戌时或亥时初(即深夜十二点钟之前),家里的男主人在门外放鞭炮,然后“关财门”,以防跑了财气。



除夕之夜至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德安县:非遗地方戏迎新春
德安县,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德安县吴山乡、爱民乡这两个乡的“六桂”、“三胡”、“二李”、“一陶”等12个村落,村民们都要开展一宗叫做《潘太公游春》的民俗表演活动,当地也称为太公戏,据唐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记载,传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潘公戏,又称布帐傩,源于唐末宋初,它最大的特点是开棚作戏,演员头戴傩面又跳又唱,唱段为当地原生态的民歌。乐器只有锣、鼓、笛三种,表演器具有木偶,面具则是樟木雕刻的各种 人头像。潘公戏表演都有严格的程序和各种仪式,既有人物故事、场次安排,又有歌舞以及唱、念、做、打、杂技等综合性表演手段,所唱段子的音韵都是傩歌《柳七娘子游春》音韵的主旋律。潘公戏的形式、表演艺术、内容、口白等地方特色鲜明,是赣北丘陵山区祭祀文化活动的宝贵资源,为傩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依据,为提高民俗、祭祀文化的品位,充实丰富中华民族“傩”文宝库发挥积极作用。
九江县:“拜四方”,四方平安
大年三十当天下午,家家户户才会杀猪,并张贴新的对联。对于已经离世的家人,每家每户还会自制类似灯笼的纸质“灯”,在世的子孙们会派出男丁代表,带着鞭炮和祭祀品等前往逝者的坟前,将“灯”悬挂起来。这种年俗叫做“挂灯”,寓意着辞岁。此外,全村的男丁还会在“挂灯”后聚集,一同赶到祠堂里祭祖。鲤鱼、猪头、骚鸡公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祭品,祭祖的场面总是很大、很是壮观。

祭拜完毕,村里的每个人都会尽早赶回各自的家里吃年夜饭。吃饭前要关门放炮,表示喜庆。随后,家中的中年人要给孩子、老人发放新年红包。年夜饭的桌上,鱼肉、猪肉、鸡和鸭都是必须有的菜品,鱼也必须吃剩下一些,表示年年有余。

除夕夜,每家每户还要彻夜开着灯,村里的老人们更是要一整夜在灯下守候。直到天亮,家中的壮丁点燃了新年的第一挂鞭炮迎来新年后,才可以回房间小憩一阵。壮丁放完鞭炮后,还需朝着东、南、西、北4个方向朝拜,俗称“拜四方”,寓意着四方平安。
大年初一的早饭一般是饺子和面条,代表着团圆和亲密。“大年初二,新女婿要在老婆或丈母娘的带领下,到全村每家每户拜年。而侄子必须先到舅舅家拜年,才能到他的姑姑、阿姨家拜年。”

值得注意的是,若家中近期有亲人去世,那么,家人都不准外出拜年,而是在家中摆设灵堂,坐等其他亲属前来祭拜;若亲戚家中有人在近期去世,拜年也最先从有逝者的亲戚家开始拜起。如果关系亲近,祭拜时还要带上5公斤猪肉、一挂鞭炮和些许蜡烛。初三以后,家中男丁会按照辈分大小的顺序,带上年货、红包,前往各个亲戚家串门和拜年。待拜年完毕,才能宴请家中所有的女客亲戚吃饭。每逢春节的初一和十五,村里的老人们还会‘吃花斋’,就是全天不沾荤腥,只吃素。
都昌:“年头”清点户名,大家心心相连
除夕全家人围坐火旁饮茶聊天,直至“开大门”,曰“守岁”,意在“暖暖和和、红红火火”辞旧入新。子时后,听第一声鸟叫“接年”,预兆新年年景。之后择时“开大门”。开大门时放爆竹,喝彩,如“开门大吉,万事顺利”之吉言。开门爆竹忌中间熄灭,为防不利,多数人盘着放。爆竹皮不准扫,待过了初三才可打扫。



初一清晨,有砍柴(求财)习俗。早餐吃年糕,意在“年年高升”;然后是“出方”,族人先聚于祖厅,给祖宗拜年;后相互串门拜年,奉烟泡茶上糖果。有新添男丁的,捧香烟糖果到祖厅“上谱”。初一一般不出村,初二始外出拜年。若先年有老去者,一般择初七、初八或后日,约诸亲集中“拜新年”,意在尊重逝祖。

正月十五夜晚,堂室厕遍插纸柱油灯,新旧茔墓点灯烛,名“散灯”。半夜时,全村丁壮孩童敲锣打鼓,挨家巡行,口呼“赶殇,赶殇!”把邪气瘟疫赶出村外。但各村之间都有界定,不得超越。民间艺术活动为全年之最,青年男女结伴而行,遂结良缘,故有人把元宵节称为“情人节” 。从正月初八起,就有龙灯上路,一直玩到十五夜。伴随龙灯往往还有划旱船、夹蚌壳、踩高跷、舞狮子、演地戏等多种艺术表演,一行百人上下。 “发灯”在哪村都高兴,而“下马”在哪村都不答应,一般出村后在野外熄灯收场。
修水:“有钱没钱,杀猪过年”
修水的年俗,一般是从腊月初杀年猪开始。修水人传承下来一句话,叫“有钱没钱,杀猪过年”。正常请况下,每家每年都要养上一头大肥猪,留待过年时宰杀。
修水的年饭是在中餐。人们一大早就得起来,匆匆吃过早饭,便要淘上一大锅米,准备做中午饭。中午饭要用甑蒸,不论人多人少,都要蒸上好多,留给年后吃,一般要吃上三四天。这也有个说法,叫做“吃陈饭”,讲究个年年有余。同时要从地窖里取出芋头,用竹篮挂在屋檐下撞皮,以便及时煮熟做大哨子。还要从炉火墙上取下腊肉,从房梁上拿下油炸豆腐,从鸡笼里抓出献鸡,到神台下宰杀。食物煮熟后,先敬祖堂上的列祖列宗牌位,再敬埋葬在屋后山窝里的祖宗坟墓。向先人作揖请安,祈求保佑,此后才开始吃中饭。下午人们准备树蔸以供晚上烧年夜火。俗话说:“三十夜里的火,十五夜里的灯”,一定要把火烧得通红明亮,为来年的丰收兴旺点个好兆头。火堆上面,还要挂上铁炉罐,里面是最好吃的,有鸡或鸭、腊猪肚、腊猪脚、目鱼干等等,以备到深夜里做夜宵。
到了正月初一,就要一切都讲吉利,尤其不能讨债,因此大年三十晚上就是追讨欠债的最后一个时间。而三十晚上是个吉利的日子,一般只要拿得出,欠债的就会把欠账还清,或是付给一部分。

新年初的几天,是最热闹的几天。白天是走亲戚。大人带着孩子,先是去外婆家拜年,再走其他的亲戚。那几天,路上的行人一群群一伙伙,也是扯锯似的不断线。大家喜气洋洋,见面都打躬作揖,说上一大套吉祥话。接客的,拜祖宗的,村寨里鞭炮声此起彼伏;晚上是看花灯。每年总会有几伙灯,在新年初的夜里出来,走村串寨,给人们送去喜气送去祝福。村里人也会热情接待。这种闹新年的气氛,要看年成的好差而定,一般的年头是闹个三五天,遇上好年头,就一直要闹到元宵夜了。
星子县:穿新衣,对春天的庆贺
曾经,星子的年味儿就是穿新衣。穿新衣是个古老的习俗,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就要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的气象,衣服就很像穿在身上的春联,表示对春天的庆贺。同时,穿新衣还有驱邪降吉祥这样一个寓意在里边。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到这个新年的时候,他都得在过年穿新衣。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过年前星子炒花生瓜子切糖糕是农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这些是要人员配合才能完成的,所以全家人凑在一起,互帮互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笑语喧哗,衬托出过年的喜庆气氛和称心如意的生活。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拜年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礼尚娱乐。
彭泽:“五猖兵马”驱除全村晦气
每逢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彭泽的家家户户很早起床,鸣放鞭炮,叫放“开门爆”,也叫“出天方”。意思为开门大吉,万事如意。大清早,小孩子穿上新衣,到长辈家拜年。成人相见,则拱手道贺,互祝吉利。近几年,对远方的长辈、亲朋打电话,发短信拜年祝福。有客到来,就敬之以糖果、茶蛋,叫“捧元宝”。而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也叫“灯节”。这一夜,全县城乡许多青年人聚在一起玩灯,灯有布龙灯、板龙灯、草把龙灯、狮子灯、蚌壳灯、船灯等等。往往鼓乐喧天,歌舞达旦。城乡居民,多在这天夜间,用糯米粉裹芝麻糖做成圆团,名叫“元宵“,全家聚食,以为吉利。


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又叫过大年,取除旧布新之意。居民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擦门擦窗,张贴春联年画,到了傍晚,摆上三荤三素,焚烧香纸祭祖。也有人携带酒菜上祖坟拜祭,名曰“送岁”。长辈给家中儿童发钱,叫发“压岁钱”。吃过年夜饭,家人均围坐在堂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节目,叫“守岁”。每家每户各个房间均灯火达旦。



另外,“赶野猫”是彭泽当地一种流传数百年的古老而独特的驱傩仪式。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活动的组织者从村里挑选一些善于奔跑、身体健康的男孩,将其画花脸、头裹黑巾、两耳边插上下尖上宽的黃表纸、用红布条在额前绾个小结,装扮成“五猖兵马”。五猖,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神,专门负责逐疫驱鬼。初七恰逢他们的差日,需要出来值班。在锣鼓的助威声中,“五猖兵马”手执三股钢叉,满村奔跑,挨家挨户“抄家”驱鬼逐疫,保证一年六畜兴旺、粮食满仓。



“赶野猫”活动持续一天,从清早开始,“五猖”们就聚集一起,敲打腊月新婚人家的门,向新娘索取涂脸的颜料,开始装扮。装束完毕,“五猖兵马”开始“抄家”巡逻,“前门进、后门出”,将屋中的晦气驱除出户,在抄家的时候还收集稻草,挨家讨取爆竹、草纸等,集中至村里的祠堂前,由村中的老人扎成象征晦气、鬼气、灾疫的“茅人”。扎好的“茅人”由一“五猖兵马”背出,藏到村口的小山包里,村里的成年人必须在下午四时许将其找出,重新背回祠堂。用铁链锁住它的颈脖,用一张画着凶相的纸,蒙住它的脸。



到下午,三次“抄家”结束后,村中成年人将“茅人”叉住,摔于背后飞速冲出祖堂,“五猖兵马”们手执钢叉,呼喊着将“茅人”赶出村子。为了尽快将“茅人”送出村子,成年人采取站站传递的方法,经过四、五站的接力,就把“茅人”送出到远离村子的河边。紧追其后的“五猖兵马”们用钢叉猛戳茅人,点火将茅人焚为灰烬,全村的晦气也就此被驱除殆尽。

在河边,“五猖兵马”们用草纸擦去花脸,用红带子包住钢叉,不敢喧哗,静悄悄地返回村中。
武宁:载歌载舞 唱采茶戏
武宁县过年总是载歌载舞,武宁采茶戏,地处幕阜山区的武宁县,境内盛产茶叶。由于当地有采茶歌流行,渐渐形成了采茶小戏, 名为“三角班”,大约在清代乾隆年间,武宁采茶戏就流传到湘、鄂、赣部分地区,后经许多艺人的创造、革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宁采茶戏;并以县城为中心,在修河上游称“上河派”,修河下游称“下河派”。前者受汉剧、湘剧、宁河戏等大型剧种影响,长于做功。后者受湖北黄梅、阳新采茶戏影响,侧重唱功。
武宁采茶戏现有大小型剧目150余种,多数为民间传说题材的文戏,其中也有少量的武戏。该戏的唱腔可分正腔、花腔、杂调三大类,它们是民间音乐语言和民间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唱腔优美、通俗易懂、有浓郁的地方气息。

武宁锄山鼓,又称“催工鼓”、“打鼓歌”。至今武宁县船滩、温汤、南岳、东林、里溪、扬州等乡甚为流行。它是民间独具地方风格的传统艺术,也是集体劳动中以歌助兴,击鼓作气,寓娱乐于劳动的一种活动。

锄山鼓多出现于集体挖茶山、锄油茶林、开荒垦地等劳动场地。几十人一字排开,由一人击鼓领歌;众人一面挥锄劳动,一边搭号相和,节奏快慢有致,旋律粗犷,格调高昂。锄山鼓点一般分为三番:初番弛而慢,二番渐转快,三番急而捷。随着鼓点节拍的起落,歌调节奏的悠扬,但见很锄飞舞,阵阵“喔唿”之声铿锵作响。
永修: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过年时间
永修,有的是白天过年,有的是半夜过年,有的是凌晨过年。若是夜里过年,家人会将门窗紧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年饭,直到天亮才开门。

永修各地从二十五日起,每天均有部分村庄住户过年,同日过年亦有早、中、晚之分。俗传,古代有一长者生三子,早、中、晚分别到三个儿子家过年,从此,各户均以此为大年之时日,相沿成习。除夕守岁,直至东方欲晓,永修人俗信以第一次动物叫声为接年,如狗叫称“狗接年”,牛叫称“牛接年”,以上预兆年景丰歉。

如今过年,好像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热闹了……久违的年味儿,似乎更多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每个人的小时候【浔阳晚报记者 刘翰 黄泰 高明磊 余超】


    关注 湖口微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