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失去的年味 — 做糖

 

(网络配图)

一个腊月的早晨,天气晴好,妈妈用筲箕(农村淘米做饭用的器具)装上已经晒干的小麦,用水...







(网络配图)

一个腊月的早晨,天气晴好,妈妈用筲箕(农村淘米做饭用的器具)装上已经晒干的小麦,用水淘净杂质,然后把小麦放入盆里,用厚厚的稻草严严实实的蒙上,放在阳光下一晃就是半月,等小麦发出嫩芽时,妈妈再用布把它包好,放在一个僻静之处,原来是快过年了,妈妈在为做糖做准备。

到了腊月二十那天早晨,妈妈叫醒我, 让我帮她忙,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很不情愿的离开温暖的被窝,穿好衣服,和妈妈一起来到村那头的舅舅家,妈妈让舅舅把石磨子(用来磨黄豆硬食品之类的工具)架好,石磨下面放着一个大的木盆,然后让我和舅舅一起帮着推拉石磨,妈妈就把早已发出芽的小麦一点一点的往石磨上添加,麦粉就从石磨滚动的缝隙里纷纷脱落,不一会儿十斤左右的麦芽已经磨完,打扫完战场之后,和妈妈一道回家。到家后,妈妈把磨好的麦粉放进大锅里,盛满满满的一锅水,用锅盖盖好,四周用棉袄之类的衣服蒙上,目的是不让热汽从锅盖上溜出,然后妈妈让我在灶台下架起大火,将锅里的水煮开后,再用小火慢慢的、持续不断的加温,这就是在自制糖稀,原来今天准备做糖了。

从早晨一直忙到下午日落西山时,一锅褐色的糖稀已经熬好,特别的黏稠,用手蘸点尝尝,特别的香甜。



(网络配图)

吃罢晚饭,全家齐动员,我仍然是负责灶台下的柴火,爸爸是总指挥,妈妈是总工程师,负责炒米和糖稀的搭配,但见妈妈将事先炒好的炒米放进热锅内,然后舀一点糖稀开始在锅内搅拌,等炒米和糖稀充分均匀糅合后,用干净的脸盆装好,再迅速的倒入做糖的模具中(模具是用木料做成的长方体),大哥熟练的用木料做的圆形的滚木开始来回的在模具中滚动,将炒米和糖稀的混合体在模具内碾压成一体,这样一块跟模具一样的长方体的糖块就完成了,然后将模具和糖块分离,用菜刀将糖块切割成一条条的小长方体,接着姐姐、二哥、三哥们动手将小长方体再切割成一片片的米糖,这样纯制的炒米糖完美收官,一个个躺在饭桌上被小老弟装入洋铁箱内贮存封好,待大年初一拿出来招待客人,当然如果要做花生、芝麻类的米糖时,妈妈会将炒米、花生或者芝麻和糖稀一块搅拌,同样的程序就可以做成你想要的米糖。那时一年到头盼望过年、盼望做糖的场景就在这样忙碌、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呈现!

时光荏苒,一晃三十几年过去了,每年这个时候,做糖的情景仍在眼前浮现,那时的年味真的纯、浓、甜,值得回忆!

作者网友@百漂人生


    关注 水阳论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