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回门是喜 团聚是福

 

今儿年初二,除夕的爆竹声还在耳边萦绕,春晚的节目还在电视机里一遍遍回放,到处都还在持续着灯火通宵的热闹劲...




点击上边玩转大宁乡,看下条!



今儿年初二,除夕的爆竹声还在耳边萦绕,春晚的节目还在电视机里一遍遍回放,到处都还在持续着灯火通宵的热闹劲儿。



拜 年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按好多地方的老习俗,今儿是走亲访友拜年的日子。丰子恺先生在文章《过年》里就写道:“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



回娘家
除了拜年,年初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回娘家。虽然也有地方回娘家的习俗是在正月初三,但无论是哪一天,新春佳节里,以“孝”为善行之首的中国人,女儿们都要携夫带子回娘家拜年,以示对父母的关爱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看过一首诗写得好:
七律 正月初二回娘家
丝丝柔雨漫无垠,
尚未梅花尚未春。
暖意忽从心畔起,
清芬何必岭南新。
轻车畅路如添翼,
晓雾低云权作邻。
已见家门红对靓,
点头先拜旧乡亲。
女儿回娘家,自然也会有很多讲究。比如带礼物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一般是四份,其中少不了鸡鸭鱼肉之类,正如民歌《回娘家》中唱的那样:“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同时还要准备一些饼干、糖果之类,然后由母亲分送给邻里乡亲。女儿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儿侄女等晚辈,当姑姑的必须要逐一地发给压岁钱。在过去,特别是许多农村地区,由于女儿出嫁得都不是很远,回娘家后与父母聊聊家常话,吃完中午饭稍做休息就要起身告辞,在晚饭前必须赶回婆家,而娘家人在女儿临行前,也要准备一些礼物,让女儿女婿捎回去,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这些都不是那么讲究了。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各地风俗
除此之外,大年初二习俗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习俗。

在潍坊,年初二放了鞭炮,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走亲戚旧时“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姥初四姑,初五六里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实际上,潍坊城里出嫁女多数初二回娘家。过去“进了腊月门,不进娘家门”的风俗,是说农村的出嫁女。在城里,腊月二十三“小年”(辞灶)这天,出嫁的闺女一般不去娘家了,还被许多人沿袭着。当然,年三十也有已经出嫁的闺女进娘家门的,另当别论。

在淄博,大年初二是媳妇们回娘家的日子,这一天作为娘家人是不接待其他客人的。媳妇们大年初二回娘家只是在女儿没有成亲之前。如果哪家媳妇的女儿已经成家,那么她们又会把这一天拿来招待自己的女儿、女婿。而自己回娘家,只好改在大年初三或是其他日子了。



大年初二吃什么?
大年初二是很重要的日子,不少地方很重视这天的饮食。那么大年初二吃什么呢?各地也不尽相同——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按照这一习俗,初二要吃面的,图的是条条顺,意喻着一年顺顺当当。还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也有这种说法,正月里吃面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事事顺利。隔年面流行于陕西、山西等地,在除夕擀好面条,放在初二或初三吃,意为连年丰收、吉庆有余。

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发糕
大年初二,恩平人用一种独特有趣的习俗“开年”:用一种叫作“发糕”的年糕,连同其他祭品拜祭祖先,拜完祖先全家吃发糕,还边吃边大喊:“开年吃发糕,财旺福又到!”

据介绍,恩平人年初二吃发糕开年的习俗源于明朝,相传当时恩平有一孤苦零丁的乞丐新年来临仍在街行乞。年初二那天,一个好心的点心铺老板收留了他,并教他做点心的技术,学成后又资助他回老家开点心铺。后来乞丐独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食品,挑到圩上去卖,人们第一次看到这种食品,甚觉新奇,问是什么东西,乞丐说是新年“发糕”,人们纷纷买来品尝。后来乞丐卖发糕发了财,资助穷家子女上学读书,一时传为佳话。此后,恩平人吃“发糕”拜祖开年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馄饨
还有的地方,初二早上,天没有亮的时候就要起床,煮馄饨吃,因为馄饨长得像元宝。

饵块
凤羽人的习俗,大年初一包元霄,大年初二吃饵块,雷打不动。当然了,这饵块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甜味的,一种是咸味的。

吃甜味是无可奈何,因为这一年家里没有杀年猪,没有什么可以用来煮饵块的好肉食,加上头天早上就吃的是元霄了,再吃甜的就重了。吃咸味的才最正宗,年猪杀翻后,在大年初一下午开始在灶窝里炖的那一大土锅肉食,就是为第二天一大早的煮饵块准备的。

开年饭
大年初二既然称为开年,这一天要吃一顿丰盛的开年饭,寓意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广东人尤其是做生意的人,相信开年与新一年的运情,有很大关系,因此,开年饭除了包括年夜饭必吃的好意头菜肴之外,有些家庭会斩些烧肉,取红皮赤壮,喻意健健康康;有些人会用生菜铺金菇,喻意“生财”及“金钱满地”等。

还有大年初二是女儿(皆女婿)回娘家给父母拜年。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东西,比如鸡,年夜饭是要把头,翅,脚,尾留着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还有年夜的饭要多煮,留下年饭初二开吃,必有腊肉香肠,鱼和面。

无论哪种习俗,无论哪种吃食,中国人的年,都离不开团聚和祝福两个主题。拜年,是一种传承,是一个团聚的机会,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回门是喜,团聚是福,“年初二,回娘家,表孝心,传孝意”,一年的忙碌,趁着新春佳节,也该让父母享享儿孙绕膝的福气了。



来源/阅读公社综合整理



    关注 玩转大宁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