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探索②│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成效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检验检疫系统通关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检验检疫系统顺应大势,加快推进“一体化”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外经贸企业的良好反响,为对外贸易的提质增效减负发挥了积极作用。...



:支树平局长在2017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统筹指导,整合系统内外研究力量和资源,特别是加强与各类智库协作,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质检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刚刚过去的2016年,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牵头承担“新形势下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创新研究”“质监体制机制改革与基层能力建设”“新常态下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功效、挑战与对策”三大课题研究,凝聚系统内外研究力量,坚持“站在质检看质检,跳出质检看质检”,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共计30万字的研究报告。

为贯彻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和深化质检发展研究,现将各分课题分别提炼成3000字左右的摘要,通过微信平台刊发交流,以期共同探讨、相互切磋,研以启智、研以致用,推动质检事业改革与发展。

从今天起,陆续刊发“新形势下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创新研究”总课题设立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现状与前瞻分析”“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成效”“新业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路径”“技术性贸易措施与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4个子课题摘要,以及与总局干教中心举办的第9期司局级干部专题研讨班“法检目录改革的分析与研究”“新常态下维护国门安全与提高通关效率关系研究”“推进检验检疫一体化建设的研究”“筑牢进出境邮件快件国门安全网措施研究”4个分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敬请关注。
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成效研究
牵头单位:江苏检验检疫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检验检疫系统通关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检验检疫系统顺应大势,加快推进“一体化”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外经贸企业的良好反响,为对外贸易的提质增效减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检验检疫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检验检疫一体化的改革进程。

取得的主要成效

1.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

检验检疫一体化,包含“出口直放”和“进口直通”两种工作模式,减免了进出口货物口岸查验、二次报检,大大简化监管程序,优化了通关模式,缩短了通关时间。

2.有效提升执法有效性

各地检验检疫部门探索运用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手段,通过规则布控实现高风险货物严密监管,中风险货物适度抽查,低风险货物快速核放后续监管,从而提高检验检疫执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有效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发展

深化新亚欧大陆桥检验检疫合作机制,支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检验检疫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支持国家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有效建立科学的工作模式

在检验检疫一体化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检验检疫监管职能和资源配置,优化口岸与内地的职能分工,强化口岸内地沟通配合与分工协作,各机构之间业务信息共享和互换。

5.有效构建更加优化的流程

以e-CIQ为支撑,建立全系统规范统一的业务规则体系、风险监控体系和流程管理体系,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提升工作效能。运用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理念,实施检验检疫业务流程再造。

6.有效树立质检总局在口岸改革中的地位

相对于海关系统2015年7月启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及2016年6月在上海试点全国通关一体化,质检总局的改革步伐始终保持在口岸监管改革第一梯队。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不匹配,改革措施缺乏依据。二是部门沟通不畅,改革措施效果打折。三是负面清单过大,改革措施覆盖面不够宽。四是资源配置不均衡,改革措施实施存在风险。五是信息化支撑不足,改革措施落地困难。六是代理报检企业不舍既得利益,改革措施受到阻碍。七是与相关部门改革匹配性低,影响口岸整体通关效率提升。

完善检验检疫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推进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构建“两中心、三模式”新型管理机制,推进“一号到底、一网覆盖、一令执行”工作流程再造。

1.修改法律法规滞后条款

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滞后性而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参考WTO和SPS协定中“适当保护水平”等相关概念,及时进行修改。

2.建立新型管理机制

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构建集中评估中心和审单布控中心,根据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原则,总局统一牵头规则制定;协调统一全国同一业务的处理模式处理流程;统一审单操作规范。通过两个中心的建设,解决跨部门沟通不畅的问题。打造集中受理模式,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模式或报检客户端模式,一次性录入报检信息,实施全国统一编号、“一号到底”,保障货物的溯源管理。分线监管模式、协同放行模式。打造分线监管模式,扩大一体化运用范围。将口岸作为一线,产地(目的地)作为二线,实施货物“一线负责高风险,二线负责中低风险”。打造协同放行模式,“审单布控中心”确定货物监管方式,实施“一令执行”,实现执法一致性。对查验中产生的风险信息,及时通过系统反馈给集中评估中心,为风险评估开展提供依据。

3.优化信息系统

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标准化建设。推进两个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增加权限设置,增加数据分析模块。强化双随机功能。建立风险等级库、风险规则库、风险应对库。建立自动放行规则,建立重点查验商品库,建立物流放行信息库。按照检验检疫一体化要求,推进“e-CIQ”的不断完善。

4.加强基础保障

加强查验场地建设,完善“查验设施及场所标准化”要求,提升查验能力。加强人员能力建设。由系统根据人员资质库和动态布控信息,随机分配有资质人员实施检验检疫工作,实现业务的统一管理。加强保障制度建设。深入研究一体化所涉及的计收费、检出率等问题,科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财务管理机制等内部管理保障制度,加强业务统计准确性,满足检验检疫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本文首发于:质检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号:aqsiqdrc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展研究中心出品


实习编辑:朱万新

投稿邮箱:aqsiqdrc@126.com


    关注 质检发展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