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说书】再救一个,不为功勋;再帮一个,不忘初心——一位体育教师观影后的体会

 

可能有的人要问我为什么等影片下映这么久之后才码下这些文字?我会告诉你是我在等网上的资源出来了再看一遍吗!...





小编Franck

作为教师,哪个学科不是“复姓”教师?只是,并非所有教师都是“复合”教师。作为体育组电脑最好,“IT”界体育最棒的80后教师,能如此用心去做他的本职和附加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必须是拥有未来的未来……

一转眼儿子两岁了,我也有两年多没在电影院踏踏实实的看过一场电影。

身为一名复姓“体育”的老师,非妄自菲薄,绝抵不上宋老师、李老师的人文精神,甚至可能不及学生对常用汉字3500的熟练。按照以往我的观影水平只能达到IMAX《环太平洋》的程度,进电影院无非是为了追求一下感官上的刺激,然而似乎每次对3D效果的新鲜感都被贴片广告消耗殆尽,索性和孩儿他妈选择了一部2D的某瓣高评分电影——《血战钢锯岭》,起初我俩还是有分歧的,孩他妈觉得名字起的这么直白肯定是一部“反人类”类似《敢死队》、《第一滴血》这样的无脑电影,而我只说了一句“我们很多文艺范同事都看了(时光兄),觉得挺好!”,遂小女子从了我……



影片以类似《拯救大兵瑞恩》的方式开场,这让我心头一阵,莫非现在的影评都这么靠谱!真的是《拯救大兵瑞恩》后最出色的战争片?但是影片进入正题后,我被它巨大而又冗长的尿点差点憋出内伤,专题片似的叙事,美丽的姑娘,男主人公贯穿始终的迷之微笑……除了心黑手狠的那一板砖,影片的前半部分实打实的令人昏昏欲睡。后来,多斯来到新兵营,电影又落入了好莱坞类型片的俗套:歇斯底里的中士,或冷漠、或暴戾的战友,官僚气十足的上司,为信仰坚韧不屈的主角……好吧,重拍版的《全金属外壳》,外加亲情反转,人情世故,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熟悉……正当我考虑该怎么和孩儿他妈解释的时候,好戏开场了。



血肉横飞的镜头和逼真的中弹效果,不禁让人隐约感到一丝肉疼,猝不及防的镜头切换让你悔不当初为什么没带个年轻妹子一起观影!抛开影片反战的主题不说,抛开叙事和表现力不说,当然什么都可以不说,以本人的观影水平有影片的后半部分就足够了。走出影院,在暗爽之余我和孩他妈进行了一段亲切而友好的讨论。



主角多斯是美军第一个非战斗人员拿到国会荣誉勋章的人,这是美军最至高无上的荣誉,一般情况下不会颁发给一个健全的活人。那么他凭啥?在我看来只因为他是一个奇葩!就好比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是绝无可能拿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因为他们总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上面有一个神经病不停地把人送下来”这是战友对多斯的评价——神经病,和报纸上树立的典型一样,除了执着的精神、诡异的行为方式和脱离群众外,这些怪咖在奇葩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另类的精英的心。既然我们不是这样的人,那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有啊,学生啊!相信教龄多年的前辈们,在你们的教学生涯中一定遇到过“骨骼清奇”不出事的奇才。虽然我还未曾有幸遭遇这样的学生,不过我想如果下点功夫真正走进他(她)的内心世界,没准就能引领他们走向更精彩的人生,孤立总是不好的,开放搞活才是出路。



回到电影,本片的角色塑造还是很成功的,除去自带主角光环的多斯,之前一直作对后来并肩作战的BAR男(卢克•布雷西饰),多斯的老爹(雨果•维文饰,有点跳戏,总感觉下一个镜头他要做出子弹时间的动作),在他们身上都很有故事,除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还或多或少的体现了当前美国国内的社会背景、民众价值取向。



总的来说《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对得起它的高评分,是一部值得花时间在影院静下心来好好欣赏的类型片。影片最后日军指挥官(八成是牛岛满)在地道中取出怀剑剖腹自尽的镜头无数次的切换,让我隐约有种是导演特意取悦中国观众的感觉,此时回过头来想想影片前半段的“尿点”,我似乎看到了梅尔•吉布森镜头后笑容的一丝狡黠……



(可能有的人要问我为什么等影片下映这么久之后才码下这些文字?我会告诉你是我在等网上的资源出来了再看一遍吗!)

编辑:Franck

审核:Franck


    关注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