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支走出高王院的杨家将后人

 

高王院位于北运河东岸。北运河是流经北京市东郊和天津市的一条河流,为海河的支流。干流通州至天津段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古称白河、和潞水河。...




欢迎您



高王院村位于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街,地处北运河东岸,103国道以西。

北运河是流经北京市东郊和天津市的一条河流,为海河的支流。干流通州至天津段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古称白河、和潞水河。又称"御河"。在明清时期是贯通南北的主要漕运。在通州、瀛西(河西务古称)、杨村等处都设有码头。

在明景泰元年(1450),北宋杨业19世孙杨洪官封昌平候,镇朔大将军,宣府总兵,封土昌平、宣府、独石。其弟杨清,随龙有功,文笔超群,景帝封世袭瀛西九千户,封土三河、白潞河至杨柳青。在大明时期,瀛西杨氏一族封地延白河,潞水河两岸30公里绵延八百里。地处北运河东岸的高王院村自然也成为杨家的封地。

景泰八年(1457)英宗复辟,杨洪长子右都督杨俊蒙冤被斩,其长子杨珎发配广西,次子杨珷隐遁浙江仁和,后世迁往四川泸州。杨俊其他三子留戍塞外。成化二年以杨能之功杨信之请平杨俊反,并在瀛西老家东南(今天杨村镇大岛附近)建“忠慜祠”亦称“杨公祠”,后杨俊之孙杨继隆授昭勇将军从左卫迁至杨村守“忠慜祠”。祠堂内树高大匾额上书“瀛西忠義堂”五个大字。“忠义堂”是景帝御批,大学士杨荣作序昌平候杨洪之堂号,“瀛西忠义堂”是用英雄名将杨俊的鲜血铸就。

     位于杨村的“忠慜祠”遗址

杨俊之孙杨继隆的长孙名叫杨记生七子,长子杨堤在明嘉靖末年迁往高王院管理自家封地,子孙后代渐又繁衍成族。

杨堤七世孙杨威生于清道光年间,自幼好学,勤于书画,当时在高王院乃至雍阳城都小有名气。但生于乱世,苦一身本领无以施展,只可帮助父兄打理家业。后因时代变迁,加之浑河水患,其长子杨振和(号德兴)驾船下西河(北运河支流)几经漂泊来到汊沽港镇北柳子村。北柳子原本为孙姓一户在此看池塘,故又名孙家坑。后孙姓迁出。杨振和到此后辛勤劳作,攒下积蓄,盖起房屋,娶妻姜氏。后姜姓、王姓、齐姓三户人家相继到此成村。因其位于苑家堡北,周围多是柳树。在杨振和倡议下取村名:北柳子。自杨振和(德兴)迁至本村至今已有八代,近两百年历史。

杨威次子杨振清守高王院祖业,三子杨振邦回宣化府左卫旧宅投亲。

杨振清生七子,义子四人,成就较大的是杨振清四子杨藻(大排行第七,称七老太爷),在天津开有当铺和其他铺面,还有著名的“三义金店”。杨振清三子杨萿在天津市内有膏药店。杨振清七子杨蒲在高王院开过棺材铺,与很多地方绅士交往甚密,如太平庄的吴廷所、庞庄子村的庞恩缘等。在1900年以后这支杨家人陆续牵离高王院。最先迁离高王院的是杨振清长子杨菭之子杨士宽,迁至武清黄庄乡城上村(古泉州城,瀛西杨氏先祖东汉杨球出生地)。


光绪十四年杨振清(当时已逝)的夫人主持七子分家另立门户

杨振清次子杨茳之次子杨士忠随七叔杨藻到天津学木匠手艺。杨士忠长子杨宝善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他自幼聪明,心灵手巧,性情刚烈,胆大心细。解放前曾因暴打伪警察险些入狱。后自做三轮脚蹬车拉客为生。解放后,经亲戚介绍到天津邮电局工作,成为首批工程师。他刻苦钻研,自学无线电技术。由普通工人到工长再到维修办公室主任,进而管理天津邮电局市区及塘沽支局的维修。在此期间,邮电局领导保送宝善公到天津土木工程学院工人夜大学习并成为天津市第一届工程师学会会员。后主持设计施工位于马场道一中心医院旁的天津市邮电医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天津市区人民生活非常困难。他毅然辞去邮电局工作于1961年携全家回到艾蒲庄,组装收音机销售以补贴家庭开支。后为艾蒲庄村引进安装第一台变压器,得到全体村民的拥戴。1984年自建养鸡场,并发展成为天津市最大的养殖基地。曾接待无数参观团其中包括国外参观团的业务洽谈,并接受多家媒体报道。


艾蒲庄村委会为杨宝善写的悼词

杨振清六子杨蓡之子杨士信约于1941年离开高王院,先在天津拉洋车,后被抓东北为日本出华工未归。约1943年杨士信之妻庞继贤携子迁往武清区陈嘴乡庞庄村。杨士信之孙杨建功(昌平候杨洪18世孙)自幼聪明好学,初中毕业后,步行到天津百货大楼购回一台收音机自学日语并考入天津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他又自学德语、西班牙语。毕业后工作于塘沽外轮代理公司。后因病离世,年仅39岁。杨士信次子杨宝林是天津市著名的装裱艺术家。他的女儿杨晓君是天津市著名工笔画画家。1986年参军天津武装警察部队,1989年舍身冰河救人荣立个人三等功。她的工笔画《回家》1997年曾获比利时“布鲁塞尔首届世界书画艺术作品展”荣誉奖,《去日无回》获文化部社文司主办的“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优秀作品奖。1989至2005年间,全国有近百家媒体分别报导杨晓君个人自强不息的事迹并三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做嘉宾。2012年初,开始创作《杨晓君菩提细语》。就在杨晓君书画事业发展最顶峰的时候,在创作最佳年龄的时候,她毅然隐退照顾母亲12年。十二年间她的的画风发生了重大改变,她不受任何束缚,意由心生,开创了“君体书画”的先河。她的画亦更加走向了禅意。



杨晓君书画 (点击这里了解杨晓君事迹)

高王院村养育了杨家将后人瀛西忠义堂九代人,高王院村虽早已拆迁,但这片热土成为瀛西忠义堂高王院支脉后人难以忘怀的祖地。2016年冬月昌平候杨洪“忠义堂”高王院一支后人再度将“瀛西忠義堂”旗帜高高举起,树立于瀛西大地之上,以示对先祖的缅怀之情,同时昭示后人勿忘祖宗恩德,勿忘祖根。









瀛西忠义堂 视频


    关注 麒麟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