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丨古代春节怎么过,你想知道么?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从殷商时期开始,以后每个朝代都过春节!

1
早在夏朝《腊祭》中记载,传说在腊月里,人们杀猪祭祀上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跳又唱,这便是春节的一种雏形。《尔雅》中云:“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商,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亦是关于春节的记述。

当然那时候过年不象现在这样,也没有固定的日子(也可能是历法的原因)。到了周朝春节的日子才固定下来。

古六历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历法,依次为夏历、殷历、周历、黄帝历、颛顼历、鲁历。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殷历以丑月为岁首,周历以子月为岁首,颛顼历以寅月为岁首,据说黄帝历以寅月为岁首,估计鲁历以子月为岁首。
2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我国的夏朝和汉朝直至辛亥革命前都称为元旦,它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腊日”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做“春节”,因为“春节”一般在“立春”前后。

现在的春节即农历岁首,从前叫元旦。我国有些朝代元旦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又恢复复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后历代至辛亥革命前相沿未改。民国始行公历,于是元旦以公历计算,原农历元旦就改称春节,此习俗延续至今!
3
唐朝: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 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 唐朝人过春节 要吃“五辛盘”,又叫“春盘”,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说是吃这种东西可以发散人的五脏中的陈腐之气。
4
宋代的除夕夜,据《梦粱录》记载,人们“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 除夕夜要守岁 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爆竹声便响彻天空,不仅宫中爆竹山响,要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寻常百姓也竞相燃放爆竹,开始了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的活动
5
元朝人的春节:跟现在的春节差不多 只是没有走亲访友 也有团圆饭
6
明朝:自年前腊月廿四祭灶之后,就开始准备挨新衣。各家都蒸点心,储备肉类,以备春节期间食用。除夕早上,就开始互相拜祝,称为“辞旧岁”。大饮大嚼,鼓乐喧嚣,以示庆贺。还要贴门神 挂福神 正月初一 互相拜祝 贺新年
7
清朝人过春节,比现在重视得多。一般从冬至开始准备,筹备年货,到腊月二十九全部齐备了!



这时家家张灯结彩换门神、联对、挂牌、新油桃符焕然一新。到除夕族长、最长者领着拜祭宗祠、上坟等。归来后,幼者上长辈行扣头礼。然后散压岁钱、荷包、金银锞等物。摆上合欢宴,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灶王前焚香上供,院内设天地纸马香供正月初一早起,祭奠列祖,回来。受礼。亲友来贺礼,请人吃年酒。


    关注 擎天助车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