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偶像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

 

距离产生美...



曾在书中看过一段逸闻,明朝一女子迷恋戏曲《牡丹亭》,愿托终身于剧本创作者汤显祖,不料发现对方已是耄耋老头,失望之下居然投河自尽了。

诚如钱钟书所言,写文章如鸡下蛋,如果喜欢鸡蛋,何必认识那一只下蛋的鸡呢。可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向来就,看到好的作品,总想要知道关于作家的一切,是好奇心的使然,也是对“大神”的仰慕所致。那位明朝的“狂热女粉丝”是值得同情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嘛。

推崇碎片化阅读的互联网时代,对于纯文学自然是一场灾难,但不得不承认好处也是相当多的。那些神坛之上的写作者,仿佛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莫言,余华,严歌苓,这些当代作家都有微博博客,虽然更新得不勤快,但也有一些更新得勤快的,一唠叨起来,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一点都不像想象中的写作者——多多少少有点酷的人。

所以矛盾的心情与之而来,一方面希望倾听大神们对于诸多命题的看法,最好能够透露一些个人生活的经历,满足读者小小猎奇的心理。一方面希望“大神”始终远离大众视野,这是作为一名“追随者”的私心。毕竟网络乌烟瘴气,太阳也自带千万黑子。而人是有“造神”需求的动物,有个崇拜者,好歹多加了一个精神寄托。离得近了,容易幻灭。

距离当真能够产生美。先不说,那些文笔好的男作家,长得好看的真是为数不多啊,甚至有的就是不修边幅。文笔固然幽默风趣,外貌却不怎么幽默风趣。或许读者们,尤其是想入非非的女性读者,就像那位明朝女子一样,容易分不清文本和现实的区别,把作者给理想化了。其实这写作者,也先得是个人吧。他们有写字上的天赋,不代表生活上其他方面就是品味出众的。

我从前把一个文笔很不错的作家,想象成是极其脱俗的,有目空一切体制的态度——这本身就是纯文学在超现实中担任的使命之一。他应该和现实生活保持距离,对于自己的负面消息做到不闻不问。这是偶像最理想的状态了,因为一旦开始为自己辩护,就将陷入没完没了的攻击和解释之中。直到我搜出他的照片,西装领带的,甚至有点油头滑脸——很抱歉没有别的词语,和想象中相距甚远。微博上呢,很着急地为自己解释,也讨论着明星热点新闻——虽然表达的是不关心。总之,创作之外的东西说得太多,一下子和“神”的形象就远了。

虽然如此,这并没有撼动大神的作品在我封神榜单上的地位。只要人品和文品不过分分离,其他零零星星的东西,都是无伤大雅的。

另外说个题外话吧,文艺因其非逐利性,固然需要适当独立于市场,但是在流行文化里,聪明的大明星最好也是适当沉默的(网络红人除外)。以前我可是忍着周杰伦千万不要开微博的呀。他大红大紫的时候,毁誉参半,相当多的负面新闻。随着那一批懵懂少年的成长,他的名气热度倒是有增无减,一个流行明星能红十年以上,对于现在的快消文化而言,可算得上奇迹吧。

说到底,那些经久不衰的大神最终只会变成一个符号,而这个符号本身已经和那个人关系不大了,寄托着的,是成千上万追随者们形形色色的私心和幻想。

无论如何,至少对于我这种喜欢自圆其说的人而言,看起来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对于诸位大神,想说的便是,“啊,请您不要靠近我们,就像星星一样在天上发光发亮吧。”


    关注 未准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