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如何援引《诗经》、《周礼》之义断案

 

于成龙常说:“经史子集千本万卷,无非仁义礼智四字;程朱理学滚瓜烂熟,无非天理良心四字”。于大人成人之美,判结良缘,在封建礼教盛行的年代,确实难能可贵。...



浅议关注民生的于成龙“婚姻不遂案之判”

本文作者翟书俊,原载《时代文学月刊》, 2008年第三期。
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1617――1684年),字北溟,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曾在明朝崇祯年间考取副榜贡生,但直到清朝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他45岁时才以“副贡”身份谒选清廷吏部,被授以广西柳州罗城(今广西罗城)知县。从此青云得路,累官至江南、江西总督,后又兼摄江苏、安徽巡抚。于成龙是“一代廉吏”,他为政清廉,苦节自厉,始终不渝,人称“于半鸭”、“于青菜”,深受百姓爱戴。于成龙更是“一代能吏”,他博学多才,擅书画,工诗词,加之当时行政兼理司法,他还是一位断案圣手,“判决明允,狱无淹滞”,被人呼为“于青天”。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于中丞》中,记述了两则关于他神乎其技的捕盗故事。1684年,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所病逝时,“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康熙帝亲自为他撰写祭文,赠谥号“清端”。康熙帝曾对大臣们说:“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本文试从于成龙所作的众多判例中撷取一则――《婚姻不遂案之判》,看看他是怎样一位爱民如子、关注民生、注重社会和谐的一代廉吏。

于成龙在罗城知县任上时,曾经一天内接到三起诉讼:一是冯婉姑诉吕豹变强抢民女;二是钱万青诉冯汝棠悔婚;三是吕豹变诉冯婉姑刺伤亲夫。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罗城人冯汝棠的女儿冯婉姑,姿容秀丽,擅女红,工诗词,与私塾教师钱万青两情相悦,私订终身,又托媒人说合,并得到冯婉姑父亲冯汝棠的允诺。市井无赖吕豹变,目不识丁,贪恋冯婉姑美色,贿赂婉姑的婢女,挑拨、离间婉姑与钱万青的关系,又托媒人向冯汝棠游说。冯汝棠贪图吕家钱财,毁弃前约,将女儿许配给吕豹变。迎亲的那天,冯婉姑拒绝上轿,被强行拖去。拜天地时,冯婉姑乘人不备,从衣袖中抽出事先暗藏的剪刀,刺伤了吕豹变。事出意外,乱作一团,冯婉姑乘乱逃出吕家,跑到县衙鸣冤,泣求于大人为她做主。钱万青也因冯汝棠毁弃婚约至县衙控告,肯求于老爷秉公而断。吕豹变经过请医生救治后,亦到县衙投诉,请求于知县严惩凶手。于成龙掌握全部案情后,派人传冯汝棠到县衙,当堂作出了传颂一时的《婚姻不遂案之判》:

“《关雎》咏好逑之什,《周礼》重嫁娶之仪。男欢女悦,原属恒情,夫唱妇随,斯称良偶。钱万青誉擅雕龙,才雄倚马;冯婉姑吟工柳絮,夙号针神。初则情传素简,频来问字之书;继则梦稳巫山,竟作偷香之客。以西席之嘉宾,作东床之快婿。方谓情天不老,琴瑟和谐;谁知孽海无边,风波忽起。彼吕豹变者,本刁顽无耻,好色登徒,恃财势之通神,乃因缘而作合。婢女无知,中其狡计;冯父昏馈,竟听谗言。遂以彩凤而随鸦,乃使张冠而李戴。婉姑守贞不二,至死靡他。挥颈血以溅凶徒,志岂可夺?排众难而诉令长,智有难能。仍宜复尔前盟,偿尔素愿。明月三五,堪谐夙世之欢;花烛一双,永缔百年之好。冯汝棠者,贪富嫌贫,弃良即丑;利欲熏其良知,女儿竟成奇货。须知令甲无私,本宜惩究;姑念缇萦泣请,暂免杖笞。吕豹变刁滑纨绔,市井淫徒,破人骨肉,败人伉俪,其情可诛,其罪难赦,应予杖责,儆彼冥顽。此判。”
一、经义决狱


清朝第一部综合性法典《大清律集解附例》(以下称《大清律例》)已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制订完成并颁行天下,为什么于成龙判案并未援引,却依据《诗经》、《周礼》之义?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让我们先看一看,假如于成龙依据《大清律例》判案,结果会怎样呢?

  1. 对冯婉姑刺伤吕豹变,如果判定他们“夫妻”关系成立的话,则《大清律例・刑律・斗殴下》明确规定:“凡妻殴夫者,杖一百;夫愿离者,听。至折伤以上,各加凡斗伤三等;至笃疾者,绞;死者,斩。故杀者,凌迟处死。”《大清律例・刑律・斗殴上》还规定:“折人肋,……及刃伤人者,杖八十、徒二年。”
  2. 对钱万青、冯婉姑“继则梦稳巫山,竟作偷香之客”,《大清律例・刑律・犯奸》规定:“凡和奸,杖八十;有夫者,杖九十。……其和奸,……男女同罪。”
  3. 对冯汝棠悔弃婚约,《大清律例・户律・婚姻》规定:“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笞五十;虽无婚书,但曾受聘财者,亦是。”“若再许他人,未成婚者,杖七十;已成婚者,杖八十。”
看来,若依据《大清律例》断案,本案的始作俑者――吕豹变倒可以逍遥法外,而钱万青和冯婉姑这对有情人却要鸳鸯分飞,冯汝棠和冯婉姑要骨肉离散。康熙帝曾说:“国家设立法制,原以禁暴止奸,安全良善。” 众所周知,法律的惩罚性乃是基于法律条文的事先假定,而制订法律的人又绝非神明,不可能预知将来可能发生的所有违法犯罪情形,那么就不排除在某些极其偶然的特殊情况下,法律反倒成了罪恶的帮凶、正义的陷阱。他赴任罗城知县之前,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某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既然不昧“天理良心”,“经义决狱”就必然成为于成龙的权衡之选。“经义决狱”亦称“春秋决狱”、“引经决狱”,是我国封建社会始于汉武帝时期的一种独特的司法制度。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对于某些具体案件,法官可以不引征具体法律条文,而仅依据儒家经典著作的义理来断案。李剑农先生曾说,我国封建社会向来“奉儒家经典为准衡,故六经就是中国的宪法”。所以于成龙援引《诗经》、《周礼》之义判决此案,恰好可以解决法律在本案中不能尽善尽美的尴尬。
二、劝善惩恶 
于成龙既然援引《诗经》、《周礼》之义判决此案,而《诗经・关雎》中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么,钱万青、冯婉姑“梦稳巫山”就是“男欢女悦,本属恒情”;“《周礼》重嫁娶之仪”指的是《周礼》规定的婚以礼成的“六礼”,即缔结婚姻的六道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采用非“礼”手段缔结的婚姻将不被认可,因为“夫唱妇随,斯称良偶”。这样,于成龙就使钱万青、冯婉姑这对有情人免于法律处罚。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类似的为伸张“天理”而设法“脱良人于刑狱”的事例。

于成龙在判词中对本案的始作俑者――吕豹变进行了义正词严地谴责和惩罚。本案中,尽管目不识丁的吕豹变已经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伤了脖子又跑了“妻”,于老爷仍然在判词中斥责他“刁顽无耻,好色登徒”,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恃财势之通神,乃因缘而作合”,采用卑鄙手段,“破人骨肉,败人伉俪”,而且不顾冯婉姑反对,强抢民女,“遂以彩凤而随鸦”,被冯婉姑用剪刀刺伤,实属咎由自取。于成龙因而判决:“其情可诛,其罪难赦,应予杖责,儆彼冥顽”,真是大快人心!
三、玉成良缘 


对钱万青、冯婉姑这对有情人,于成龙在判词中称赞“钱万青誉擅雕龙,才雄倚马;冯婉姑吟工柳絮,夙号针神”,特别赞赏 “婉姑守贞不二,至死靡他。挥颈血以溅凶徒,志岂可夺?”并夸奖这位自幼生活在深闺的少女“排众难而诉令长,智有难能”,因而判曰:“仍宜复尔前盟,偿尔素愿。明月三五,堪谐夙世之欢;花烛一双,永缔百年之好”。《论语・颜渊》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青年男女两情相悦,偶尔“梦稳巫山”,也是人的本性使然,尽管有违于“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法,但却合乎情理。于成龙常说:“经史子集千本万卷,无非仁义礼智四字;程朱理学滚瓜烂熟,无非天理良心四字”。于大人成人之美,判结良缘,在封建礼教盛行的年代,确实难能可贵。 

于成龙在处理青年男女因两情相悦而起的私情问题上,能够不拘泥于封建礼法,据理察情而断,判结良缘,为常人所不敢为,为常人所不愿为,为常人所不能为,不仅被当时人们所称颂,也为后世所敬仰。 
四、褒奖孝道 
于成龙在判词中谴责冯汝棠嫌贫爱富,悔弃婚约,一女两嫁,“利欲熏其良知,女儿竟成奇货”,本应“杖笞”,为什么他的女儿“缇萦泣请”,于成龙即判“暂免”?这里有一个典故,就是“缇萦泣请”。缇萦是西汉太仓(今江苏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淳于意有罪被逮捕,应当解送长安施以肉刑。缇萦随父入京,冒死到皇宫门前向汉文帝上书。书中说:“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少女缇萦愿意牺牲自己的自由,没籍成为官家的奴婢,以换取父亲免于刑罚。 汉文帝观书后“深悯其情”,下令赦免淳于意,随后又下诏废除肉刑(断肢体、刻肌肤之刑――笔者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缇萦泣请”。在本案中,于成龙判令“暂免杖笞”,一是为了社会公序良俗计,褒奖冯婉姑的孝心――愿意代父受刑,二是为了劝戒冯汝棠弃恶从善,“杖笞”仅是“暂免”,如若再有违法行为,一并惩罚。

精妙绝伦、备受赞誉的于成龙《婚姻不遂案之判》,也给我们留下一个深刻而又耐人寻味的问题:在类似本案的案件中,在缺失于老爷那样足够大的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下,是让坏人逍遥法外、让好人无辜忍受蒙着眼睛的正义女神挥出的利剑的惩罚呢,还是代表正义的法律的某些具体条文本身应该及时地被救济呢? 
往期内容:李猛丨吴飞丨甘阳丨刘小枫丨孙向晨丨张志扬丨陈建洪丨丁耘丨刘晨光丨崇明丨张国旺丨张辉丨苏国勋丨王钦丨陈平原丨李零丨钱穆丨黄宗智丨赵晓力丨萌萌丨贺桂梅丨蔡翔丨翟永明丨温铁军丨贺雪峰丨汪晖丨王绍光丨崔之元丨张爽丨张文涛丨 章永乐丨郑兴凤丨张巍丨王汎森丨张慎丨李泽厚丨徐戬丨罗岗丨任军锋丨强世功丨张祥龙丨梁漱溟丨熊十力丨马一浮丨许明龙丨娄林丨冯象丨王小波丨吴天岳丨曹元弼丨张文江丨周飞舟丨北岛丨渠敬东丨王希 丨徐梵澄丨阎克文丨刘小枫丨陈家琪丨渠敬东丨费孝通丨甘阳丨严海蓉丨男高音范竞马丨谢文郁丨致傅聪丨林志猛丨潘光旦丨李零丨张祥龙丨傅雷谈翻译丨刘小枫:我是如何“再也无法阅读垃圾”的丨李猛访谈:你们每天晚上睡觉前为什么一定要把门锁上? 丨陈嘉映丨史念海丨辛德勇 丨张旭东 丨赵月枝 丨朱良志 丨吴飞 丨 曹锦清 丨叶秀山 丨周飞舟 丨施一公 丨张五常 丨张雷 丨苏力 丨林志猛 丨彭磊丨陈众议丨张宪丨奥·施特劳斯丨海德格尔丨柏拉图丨亚里士多德丨色诺芬丨尼采丨卢梭丨洛克丨霍布斯丨黑格尔丨陀思妥丨巴赫丨莫扎特丨贝多芬丨皮埃尔·阿多丨《名人小传》丨莫米利亚诺丨托克维尔丨罗扎诺夫丨奥登丨里尔克丨纳博科夫丨古尔德丨舒伯特丨穆齐尔丨科耶夫丨哈姆雷特丨毛姆丨切斯特顿丨伯纳德特丨阿赫玛托娃丨吉皮乌斯丨勃洛克丨拉金丨诗人勃洛克丨舍斯托夫丨茨维塔耶娃丨塔科夫丨黑塞丨修昔底德细读丨布鲁姆丨黑塞丨曼斯菲尔德丨耶鲁政治哲学公开课丨萨赫斯丨吕新雨丨诗的意义丨在面对这两位女人感到前所未有过的彷徨时,赫拉克勒斯究竟怎么办了丨刘小枫《沉重的肉身》选读丨刘小枫丨阅读《水浒传》(上)丨阅读《水浒传》(下)


    关注 书影乐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